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英国和日本是高等教育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这种管理体制的特征在于中央、地方政府、高校能够协调各主体共同行使高等教育管理权。我国实施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基本格局。如何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地方省一级政府的自主权,协调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通过论述德国、英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高等教育集权与分权协调管理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趋势,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区域自主性增强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也是由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决定的.省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需要从提升省级政府统筹能力、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布局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等多个层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从宏观上讲存在着三个层面的改革:第一个层面是以实行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扩大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决策权,理顺政府与政府(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第二个层面是以消除“条块分割”...  相似文献   

4.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筹建董事会的初步探索吴云鹏,任震,陈德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学校要善于...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权利仍然集中在中央一级,因此,引发了省级政府参与质量保障的积极性不高、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活动的实效性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运行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协调两级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配置。具体策略是加强立法,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的权责;转变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建设集权适当、分权适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992年以来,160所高校被调整合并为64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据统计,全国已有25个省级政府与42个中央部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高教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行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的高校达71所;实行多种形式合作办学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体制涉及方方面面,影响的因素千差万别,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①这即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同时也是明确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调节机制,指明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三者关系的大政方针。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寻求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关系协调一致政府、社会…  相似文献   

8.
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体制改革,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以确立,从制度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情也优化了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扩张高等教育的势头过强、高校功利思想过重、部分高校与产业的联系减弱、西部地区高教发展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政策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9.
教改动态     
教改动态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确定国家教委宣布:从现在到2000年或稍长一些时间,我国高等教育要着重抓好管理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结合的体制框架。(光明日报)1994年12月17日)李岚清谈...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思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邢元敏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中央一级统筹向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统筹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正从中央集中管理向中央与省级政府分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转变。这一进程是否可以称为中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处理高等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要科学地建立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高等学校、政府、社会是构成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高等教育渊源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同,甚至存在本质的区别。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已成为高等学校、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探讨的课题。 一、现阶段高校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 要正确处理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推进高教体制的改革。高教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这一问题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抉择。因此,理性地思考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内涵、构成及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分权改革和高等教育地方化共同催生了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然而,以行政型分权和以权力分散及权力委托为主的高等教育分权模式等因素导致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在实践中被弱化。要摆脱这一困境,须通过高等教育立法确定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制度保障下的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上世纪90年代的体制改革.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以确立,从制度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情也优化了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扩张高等教育的势头过强、高校功利思想过重、部分高校与产业的联系减弱、西部地区高教发展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政策加以调整.当前,政府仍需继续完善地方高校发展的制度保障,学校也要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中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结合许剑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  相似文献   

16.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协调,既能缓解中央高度集权带来的忽视地方特色的弊端,也能弥补高校自主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序和失序,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省级政府获得高等教育统筹协调权历经艰难历程,先后经历协助办学、分级管理、逐步确立、法律确权与不断扩权等五个时期。目前,省级政府主要拥有统筹协调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工作、高等教育收费与奖助学管理、免费师范生就业等权限,但其统筹权限仍存在不够科学周延及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应继续下放不必中央政府管理的高等教育权限,取消无须省级政府统筹协调的高等教育事项,通过法律形式明确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阐明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本文列举了西部高等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政府加强对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宏观管理的必然性;提出了政府强化宏观管理、推进西部高校大发展的四条对策。本文在西部高等教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中,强调了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行教育体制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变对高等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为宏观调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政策指导将成为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中政策指导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需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当前,要充分认清创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树立生态友好理念,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上树立服务理念,等等。明确国家和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管理层和大学校长是创新高等教育理念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20.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高度集权模式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吉林省通过确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目标,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体制;通过大规模的高校合并调整,对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校布局结构、提高高校办学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改革的力度和范围仍有待加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