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力求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依据青年学生心理特征,比较系统地分析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征和正负功能,提出了引导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策略原则,从一个侧面,对优化学校和社会环境,加强和深化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群体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广泛地存在,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熟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自发性、多样性。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要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必须区别对待,即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要加强引导教育,又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班主任要提高非正式群体明辨是非的能力,淡化非正式群体的本位思想,加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沟通 ,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帮互学,逐步树立起勤奋、求实、进取的良好风气,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 ,分析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 ,提出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途径 ,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高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后,认为在企业的正式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提出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除发挥正式组织群体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向健康...  相似文献   

5.
高校导师制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和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籍自实行学分制管理以来,班级、团支部等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作用日益削弱,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剧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整体工作有着双向作用,尤其对高校学生工作更具直接影响,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当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和谐教育。文章就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高校导师介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和谐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和谐教育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对新时期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涂德祥 《教育探索》2012,(8):117-11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活跃在高校校园的特殊群体,类型多样,特征明显,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利影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正式群体建设、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关注其领导人,要切实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行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途径,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短期内就形成了众多非正式群体的现象令人深思,究其心理原因在于大学新生相似的心理基础、共同心理需要及从众心理的作用。研究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对待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即正确认识、加强教育、积极引导、营造氛围,从而减少大学新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普遍性高、凝聚力强、约束力强、信息沟通迅速等方面的特点。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观念和品质等;客观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应正确认识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其融入正式群体;有效引导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增强其在班级的影响力;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促进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困、类型、特点、作用、对待方法等方面对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众传媒进入人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愈发明显,也极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开展大众传媒素养教育愈发显得迫切,但是,面对大众传媒不良信息的挑战,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学校开展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策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传媒教育实施途径和以社会组织为背景的传媒教育平台,并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2.
The discourse of urban science education is often framed by discussions of achievement gaps and limited resources. Although these realities are part of the urban education landscape, they focus on deficits—what urban youth and their teachers and schools lack. We argue that it is more productive to frame urban science education as a function of place. Place, in the urban classroom, accounts not only for the physical spaces of the community but also for the historical and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that play out as people interact with and in place. We argue that becoming an insider within the multidimensions of place is critical to science teaching environments that value and sanction their students' unofficial and often non-dominant ways of knowing.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团员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加强青年群体的舆情关注和思想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共青团组织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合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热点,进一步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工作,增强团组织的活力,是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高校共青团基层调研活动,就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引导青年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力争围绕大局有新作为,服务青年有新成效,自身建设有新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团的活动中去的一些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甚至整个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在当下大众媒介营造的单一娱乐化偶像崇拜语境中,青少年对娱乐偶像狂热追捧和崇拜,而这对青少年极其不利,因此加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教育引导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的青年教育思想,形成了新时期创新性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正确认清形势,做好青年工作,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青年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道德价值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道德价值教育中,导向教育是核心,人生目的和信仰教育是重点,而思辨性、实践性和审美性教育是其基本原则,只有正确把握了道德价值教育的核心、重点和原则,才能使对青年进行的道德价值教育具有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符合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综合要求。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充分重视非正式学习的潜能和作用,能够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共青团是服务高校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大研究意义。针对高职校外实习生工作,文章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以实习基地为阵地,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组织模式,成立实习生临时团支部等措施。该支部应明确共青团组织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并以学生为本,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规划指导、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基础竞争力培养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创建高职校外实习生团学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benefits of using Facebook groups attached to university courses, largely around connectedness, engagemen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However, thus far, there have been no broad-scale investigations on the potential outcomes of course-attached Facebook groups. The current study use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group analyses on 471 participant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ourses with an attached official or unofficial Facebook group was related to increased student engagement (in the categories of relationships with faculty members, peer relationships, behavioural engagement, cognitive engagement, valuing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degree identity compared to courses without Facebook group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reported interacting more with unofficial than official Facebook groups. Courses with an official Facebook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taff connectedness compared to courses without an official Facebook group, while courses with either an official or unofficial Facebook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er relationships compared to courses without any Facebook group. Students with either an official or unofficial Facebook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ense of belonging. Though students with either an official or unofficial Facebook group reported higher degree identity, this may be primarily due to the unofficial, rather than official Facebook groups; this difference may only exist in the unofficial, but not the official Facebook groups.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性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前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对青少年的性观念做好价值引导。要解决好性观念的价值引导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青少年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