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透视克隆报道姜在忠自英国人宣布克隆成功绵羊“多利”以来,新闻媒体对克隆的报道确乎热了一阵。我曾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对克隆技术和克隆成果有很多疑问不得其解,是别人都读懂了有关克隆的新闻报道而唯我独痴?后来我发现很多人也没有搞清楚,而且是严重地不清楚。比如,...  相似文献   

2.
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了世界上首只无性繁殖绵羊“多利”,被称为“克隆”。这一消息被新闻媒体竟相报道,并引起了各种争论和人们的好奇甚至恐惶,“克隆”也几乎成了“复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本来对此无话可说,可是由“克隆”而引发的另一现象却让人不能议论一二。这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新闻流行语现象。“克隆”本是一个科技用语,可是因为它太时髦了,竟被某些“新闻异常敏感”的人借用了。手头有两份很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克隆”是英文CLONE的译音,通常地称之为对原本的“复制”,大多应用于无性繁殖,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大技术创新。然而, “克隆”这种没有被推而广之的新技术,却与风马牛不相及的电视节目结下不解之缘,被电视界广泛运用,频频出现在荧屏,各家电视台“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家常便饭和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4.
一、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的表现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的示范效应促成了全国各地民生新闻栏目的遍地开花,但盲目的克隆,以及媒体竞争加剧导致的对新闻资源的争夺,使得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政协委员质疑名著“克隆”现象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我见过五花八门的《鲁迅全集》,或薄或厚,或大或小,尽管印刷、装订质量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盗版”。政协大会上,政协委员,今年72岁的鲁迅之子周海婴大声疾呼,一些地区的书刊盗版尤其是名著名篇“克隆”活动屡禁不绝,图书出版行业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广大专职和业余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宣传要有新进展,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加强;报道人员既要积极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又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在此,笔者针对近年来一些报道员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分析、透视,谈点粗浅的看法。“克隆”新闻要不得利用“克隆”技术繁殖的羊、猴等动物,就像从复印机里复印出来的,都一个模样。笔者对此不敢妄加评论,但对“克隆稿”的现象,却如骨鲠喉,不吐不快。“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克隆稿”,来源渠道有这样几种:旧闻翻新“包装”。有…  相似文献   

7.
承伟毅 《视听界》2001,(4):58-58
当今中国的电视屏幕,样式重复、名称雷同甚至表现手法都千篇一律的电视节目“克隆”现象有日趋严重的势头。如果说节目的模仿在中国电视尚在初创阶段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在电视已成为第一媒体的今天再纷纷走“克隆”之路,似乎再也说不过去。当然,就电视节目的分类而言,要求上千家电视台的节目形式和题材完全杜绝雷同,也有点勉为其难。问题是如今有些电视台的创作人员,根本就是连脑子都懒得动一下。你有“欢乐”,我也“欢乐”;你去“相约”,我也“相约”。从节目的整体设计、内容的构思,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8.
进入7月,有关克隆的话题再次“热”起来,继7月5日日本科学家宣布克隆成小牛“能都和加贺”之后,克隆羊“多利”也被验明正身,一个国际科研小组7月23日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培育成功三代克隆鼠,也就是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动物,实现了“克隆的克隆”。 克隆动物的相继问世,标志着克隆技术正不断取得突破,这给畜牧业和濒危动物带来了福音。不久前,中国科学家也宣布:即将利用异  相似文献   

9.
李晓红 《新闻爱好者》2008,(12):171-172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国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电视节目进行版式版权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正视克隆现象,克隆的根源何在?为什么克隆之风难以遏制?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克隆之路还能走多久?  相似文献   

10.
Kazuo Ishiguro,Never Let Me Go,Faber and Faber Limited,2005 [英]石黑一雄著,《千万别丢下我不管》,英国费伯和费伯出版公司,2005 1996年,一只名叫“多莉”的羊在英国问世,宣告了“克隆”这一新技术的成功诞生。这意味着人类掌握了复制生命的技术,同时为人类自身的“复制”提供了可能性。一些科学家马上对克隆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复制”人类自身将会产生包括道德伦理、人类内部的关系等一系列重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后期,关于电视节目版式的“克隆”侵权问题的大讨论终止于我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现实。事实上,全盘“克隆”节目版式根本上是违法的侵权行为,将会阻碍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对于优秀节目版式,我们需要部分的“克隆”,即科学“克隆”,方法是积极引进先进的节目样式,进行自我改造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临近世纪末的1997年,突然冒出一个具有世界级的、轰动性的事件: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Clone)首次成功地复制出克隆羊“多利”。这则新闻经英国《自然》杂志披露后不胫而走,立即被媒体传遍全球。美国《时代》周刊中的一篇文章意味深长地用了“克隆时代”(Theageofcloning)这样的标题。人类似乎一下子又将进入了克隆、时代,这大概是除极少数科学家之外人们做梦都没想到的。克隆羊一事可能成为一个契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不过我对有关问题并没有想清楚,但是我有一个总的感觉: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惠于科学技…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国热播的东方卫视《舞林大会》节目,在拿下巨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收获了官司。2006年10月,因涉嫌“克隆”侵犯BBC名牌节目《与星共舞》版式,其在华版权购买者世熙传媒宣称要将之告上法庭。~①这次的版式“克隆”侵权之争,使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这个曾被热烈讨论过却无疾而终的话题——如何对待电视节目的版式“克隆”。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克隆”节目版式的现象相当普遍,如国内许多青春偶像剧就是从日韩剧“克隆”而来。限于篇幅,笔者仅以“克隆”现象最为严重的电视综艺节目为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张楠 《青年记者》2010,(8):73-74
自从1996年7月5日,世界上克隆出第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之后,"克隆"这个名词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此后,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猪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电视行业内也出现了"克隆"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5.
龚劲  邱艳 《新闻前哨》2009,(8):76-77
在中国电视期盼大规模改良和创新的今天,关于电视“克隆”,目前大致有两种声音:一种坚决反对“克隆”.认为它阻碍了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唯有创新才是出路:另外一种则认为“克隆”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6年7月5日,世界上克隆出第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之后,"克隆"这个名词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此后,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猪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电视行业内也出现了"克隆"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从“克隆”报道看引导艺术陈祖甲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成功绵羊一事,是今年国际科技界的一件重大新闻。今年三四月间,国内的多种新闻媒体报道了克隆绵羊“多利”,可谓少见的火爆。生物技术是当前国际科技界关注的一个高科技领域。克隆(...  相似文献   

18.
多莉早夭     
多莉羊肺病不治被赐予安乐死,克隆动物早衰论再度流传。然而国内权威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定论克隆动物早衰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9.
如此看来,常祝人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未必真是好话。对喜欢胡吃海塞者,或许该祝其患轻度胃溃疡或者严重过敏体质;对控制不住要开快车者,或许该祝他得某种运动障碍病;对爱好出入红灯区者。或许应当祝其疲软无能……让其“不要太得意”,更不要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才好。要克隆一个著名外交家,得给这“举目无亲的孤儿”克隆一个与样本同样的成长环境(人群),样本的父母和重要社会关系一个也不能少,而如果让克隆人的父母也真跟外交家的父母一样,还得纵向地克隆外交家父母的父母……结论是,“你得克隆整个世界。少一点也不成。”  相似文献   

20.
潘海天创作的科幻小说《克隆帝国》于4月初获得了中国科幻小说的银河奖,这是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克隆帝国》描述了人类滥用无性繁殖技术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小说幻想在22世纪地球上形成了由克隆人组成的“帝国”,它大量生产克隆人,把他们作为奴隶和侵略工具,人性遭到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