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语,顾名词义就是成型的语言、现成的语言现象。就是说,成语的语言结构和内涵意义是相对固定的,不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汉俄成语的结构及语义特点王冬竹成语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结构固定和语义的统一。固定性是指它的组成和词序是固定的,任何一种语言中的成语,都无例外;语义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构成成语的各个单词,有的已经完全丧失其独立性,有的相对丧失其独立意义,而溶合成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丰富多采,言简意赅,在语言中被广泛地运用。汉语成语的意义和结构是完整的统一体。结构不同,成语的意义也往往不同。我们要掌握汉语成语,不仅要了解它的意义,还应进一步从语言形式上了解它的构造。汉语的重迭式构词法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用在成语中就构成了成语的  相似文献   

4.
成语,熟语的一种,语言中现成的简短有力的固定短语。成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意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意义往往超出字面。第二,结构上是固定的,现成的,不能随便改动。第三,功能上,成语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词。第四,字数上绝大多数成语都是四字格。非四字格的成语很少。运用成语恰当,可以做到言简意赅,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成语呢?根据成语的特点,在使用成语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它具有意义上的整体性和形式上的稳定性。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达到某种修辞的目的,可对成语加以翻新。现举例如下:1、变义式。即改变成语的含义,当然这种含义是临时性的。如钱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下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语。它具有定型性、简洁整齐性、习用性、整体性等特点。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在新闻语体中,因随意增减成语的构成成分,褒贬不分,因同音字、形近字,不理解成语的意义,搭配不当等原因,常出现误用成语的现象。要用好成语,必须了解成语的特点,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遵循规范,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成语。它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成语形式简练 ,形象生动。有的意思明显 ;有的含蓄 ,意在言外 ,可引起丰富的联想 ,有的可能包含几种意义 ,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也是翻译的难点。因此 ,研究和探讨成语的翻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这里所谈的成语是广义的 ,凡社会上口传耳闻 ,常为人们所用的谚语、习语等皆称为成语。一、英汉成语的差异1 历史背景不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农业有关。例如 :瓜熟蒂落 …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它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只有掌握成语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才会在运用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0.
成语在结构上相对定型,意义也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一般不得随意改变。但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增强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改换它的成分,拆散它的结构,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活用成语的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浓缩一般是缩减成语的字数,使之更加精练含蓄,读者一看就知道它是由某个成语变化而来的。例1这一着反成蛇·足·。(画蛇添足)例2梅·竹·之情总难忘却。(青梅竹马)例3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知识财富,使之薪·传·于后。(薪尽火传)例4对于这个问题,我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纯属管…  相似文献   

11.
成语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但也有一些成语,在它的常见意义外,还有一些冷僻的义项和用法我们并不熟悉。例如——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比词大,但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其特点表现为: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意义的相对稳固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是汉语的精粹。在汉语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成语的意义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选用成语时也会做栩对的加工改造,比如临时放弃该成语的坂本内涵,灵活改变成语的用法,使成语有机地融入语言情景之中。这种用法称之为成语的活用。成语活用,给语言带来迷人的魅力,给文章增添无限的情趣。常见成语活用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陈玉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2):42-43,101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炼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英汉民族语言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成语,由于语言之间,不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两种语言在成语上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本文旨在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成语是语言交际中形成的定型化的固定词组或短句。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汉语言,向来以丰富多彩的词汇而见长,在浩瀚的语汇中,成语乃是最为夺目的语言之珠。相比而言,成语有别于一般词汇,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定型性的特点。大概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人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就显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有大量的成语(idioms),又称习语、熟语和惯用语,它们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相对定型的片(phrase idioms)、短语(clause idioms)句子(sentence idioms)。它们的意义往往不等于其字面意义的总和.因此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成语(尤其是那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是我们英语学习者和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智慧的积累,是该民族文化的结晶,而成语是语言的精华,与该民族具体的风俗习惯,社会、政治、经济及宗教生活等。即与该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成语教学的两个结合安徽巢湖市烔炀中学程海林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的固定短语。成语虽小乾坤大,它具有形式精练而内容丰富的特点。由于成语是古汉语以“集成块”的形式遗留下来的语言文物,所以,它和文言文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一、成语教学结合古汉语知识教学成语,...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人们把它称之为“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它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短短的四个字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成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正>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虽然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意义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但是这并不排斥在运用上的灵活性。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  相似文献   

20.
在汉民族语言的宝库中,珍藏着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成语。成语是具有十分精练和鲜明修辞色彩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然而,我们在教学中普遍只注重成语的使用,却忽视了读——成语本身具有的内部节奏——停顿。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理解了成语的意义才能准确读出成语的停顿,同样的,读准了成语的停顿,才有助于正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因而,在成语的教学中,成语的朗读停顿不容忽视,应该有意识地读出它固有的语意停顿。   由于成语以四字居多,并且以并列结构形式为主,朗读时往往也以两字一顿习以为常。比如“争先 /恐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