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已越来越多地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要形神兼备地翻译网络热词,就要把握网络热词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研究网络热词的来源和特点出发,探讨了网络热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标新立异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新速度快,文化依存度高,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使得其英译成为一大难题。本文尝试从创译原则及理论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多种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及技巧,探索如何把握网络热词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形神兼备地翻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发展及盛行,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同时带来了语言表达的新方法。这些语言紧扣社会热点,由此产生的"网络热词"也常常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受到大众网友的推崇。随着网络热词更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其英译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之一。网络热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翻译时需综合考虑。本文以"佛系"这一网络热词的翻译为例,探讨网络热词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热词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进口电影成为近年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理论上揭示这一现象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以翻译策略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展开多视角探讨,认为:1)从翻译专业眼光衡量,本土化翻译是一种迎合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归化翻译策略;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本土化、特别是网络热词是顺应观众“审美体验”争取电影受众的一种手段;3)大众文化理论揭示了翻译本土化是商品化娱乐性电影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热词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这些网络热词在给人们带来很多欢乐的同时,也给对外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中国网络热词的英译进行研究,并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网络热词的翻译可使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的方法,以此让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最新的文化动向。  相似文献   

6.
该论文主要研究网络热词及流行语英文翻译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网络热词和流行语进而对构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网络热词及流行语英文翻译方法主要有:完全汉语拼音式翻译法、来源于发音的翻译法、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搭合成法、运用英语构词法、中式英语翻译法、直译和意译等。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5,(6):71-74
简介翻译目的论和网络热词概念,举例说明以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为出发点的网络热词英译策略,即:回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注释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热词"是热门网络词汇,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的文化存在不容忽视,这些新词为我们提供生动表达的同时也给翻译者带来巨大挑战。如何保留其新意又不失其准确性,该文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结合网络热词的实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热词”是热门网络词汇,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的文化存在不容忽视,这些新词为我们提供生动表达的同时也给翻译者带来巨大挑战。如何保留其新意又不失其准确性,该文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结合网络热词的实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归化和异化、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及翻译标准等问题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可以从理论角度较好地解释上述问题,进而开启全新的翻译理念。  相似文献   

11.
满静 《华章》2013,(24)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Gutt提出来的,是语用学关联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关联理论强调,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说话者,为了传递信息,达到最佳关联,所以要使其尽可能的吻合读者的期望。所以,在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值得商榷的,本文集中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的特点,并对其反思。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认为翻译属言语交际行为。而在口译这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中,译者需要对源语与译入语做出选择、加工和转换。文章从口译的理论研究和特点出发,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及翻译观,举例探讨如何在口译过程中实现关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是由认知语用学派提出的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但其对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科技英语翻译的要求与日剧增.关联理论对科技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都取得了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的过程.本文在对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技文体的特点做出分析后,重点阐述了如何运用关联理论的指导,寻求最佳翻译策略,提高科技文体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马秀华 《海外英语》2014,(12):137-138
该文通过分析网络新词汇的特点,试图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通过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和方法,努力构建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创造出既能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又能让英语国家人们易于接受的译语,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范畴,该理论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这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有益启示,我们可以依据关联理论来阐释翻译活动及翻译的本质特征。本文运用语境及关联理论分析翻译中的误译、"对等"与"非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婷 《双语学习》2007,(11M):195-195,197
本文根据认知语用学家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和认知语用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巨大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2015年两会上,网络热词"任性"一夜走红。两会译员张蕾将"任性"翻译为"capricious",广受网友追捧。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等效"理论为指导尝试分析两会上"任性"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网络热词通常围绕社会日常生活和社会重大热点事件话题展开,是社会人以网络主体身份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具有时代性﹑丰富性﹑互动性﹑新颖性﹑多样性﹑简明性和风趣性等特征;网络热词因其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中的难点,译者应根据语境﹑文体﹑目的等因素来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认知环境对意义理解有制约作用,而翻译的本质要求译者在原语和译语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通过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新闻模糊语言的特点,试图证明关联理论对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论,并认为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在传达原语交际意图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实现最佳关联并收获最佳交际效果。新闻模糊语言的翻译可灵活采取虚实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