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如今教学改革方面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日本文学课程对于培养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和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重视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日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本文论述了高校日语听力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以跨文化思辨培养为导向的日语听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入手,明确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周燕 《百科知识》2023,(18):73-74
<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我国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语言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且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全不同。鉴于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需要,各高校相继设立了日语专业且加强了日语教学,日语教学为跨文化交际发展和跨文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提高日语的教学水平,也需要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文化的渗透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金艺兰 《科教文汇》2011,(13):138-139
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得。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日本文化,是赋予新时期日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赋予高校日语专业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教学任务。日语教育不仅是语言教学,还是综合性跨文化教学。从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时期国际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日语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通过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提出了日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提出了日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骏琳 《科教文汇》2013,(27):43-43,45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效率的综合日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茆蓓蓓 《科教文汇》2012,(31):109-110
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的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英语教学不仅应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成为我国文化、科技、经贸交流的重要伙伴,学习日语的人数每年剧增。高校很多学生也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首选。而目前全国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普遍是学生多,课时少,教学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因此,二外教学面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二外日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严峻考验。为此,笔者对近几年的二外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提出若干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小柯  江静 《科教文汇》2011,(13):137-137,153
随着我国开设日语专业高校的日益增多,在高校任职的日语外教也越来越多。日语外教的参与使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外教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小凤 《科教文汇》2020,(9):104-106
近年来,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网络营销的方式方法、工具体系不断更新,使得我国网络营销课程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课程内容过于传统等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浅析,并对SPOC混合式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将SPOC资源与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应用到网络营销的课程中,对教学过程与评价考核进行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5.
2013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中国引起了极大关注。在线课程项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注册的中国MOOC用户达到13万,位居世界第九~([1])。近年来,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名师相继开设MOOC,但普通院校教师没有MOOC平台的控制权,只能用学者身份登录,不能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MOOC。MOOC在普通院校层面存在短板,为了弥补不足,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课程应运而生。采用SPOC同步或异步的方式,普通院校可以定制符合本校学生的MOOC,同时结合教育信息化的成果——翻转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该文围绕"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总结了教学经验与改革反思。  相似文献   

16.
于岩  朱鹏威 《情报科学》2022,40(5):59-64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MOOC+SPOC”信息 资源管理模式正是在此环境下应势而生,它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提 高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方法/过程】在对 MOOC、SPOC相关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论述 了何谓“MOOC+SPOC”,分析了互联网++SPOC 模式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势,构建了“MOOC+SPOC”信息资源管 理模式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MOOC+SPOC”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实践分析。【结果/结论】“MOOC+SPOC”信息 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传统单一管理模式,使用方可以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实现 MOOC资源多样化管 理。【创新/局限】解决了传统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万鹏 《科教文汇》2012,(7):119-120
英语课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往往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他们不愿意在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上花过多的时间,因此很容易忽略无法用考试来检验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全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党风琴 《科教文汇》2012,(14):133-133,138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而给其带来语言障碍,本文从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的效应出发,从改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非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等方面,论述怎样在英语教学中贯穿文化、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雷炎炎 《大众科技》2012,(5):152-155
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与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文章主要阐述了对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及原因加以分析,由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如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教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