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在全社会范围内来看,纪录片从"冷话题"再度变热,一系列积极向好的现象,共同构筑起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全新图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看清当下发展的真实状况。一、主流电视媒体领域呈现多层级传播格局2012年,中国纪录片以播出平台为突破口,通过新平台新时段的纪录片播出,形成了多层级的传播格局。具体来看,央视综合频道开辟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不  相似文献   

2.
张建宁 《视听界》2009,(5):102-102
当前国内纪录片的生产播出,仍然没有走出投入少、收视率低、播出时段差的低迷状态。纪录片收视率普遍很低;除了央视、上海台等专门的频道以外,纪录片的播出在各地电视台普遍被安排在晚间很晚的时段,或者仅在白天播出;各地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人员很少或没有。  相似文献   

3.
李建 《视听界》2010,(2):105-106
2009年4月10日-12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主办的“2009国际获奖纪录片专题片解析及社教类节目创作研讨会”在浙江临安举行。金坛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成员与会,观摩了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50多部获奖纪录片,以及2008年和2009年的国际最新纪录片,与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黄河电视台《黄河通讯》报道:2000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网)外宣专栏节目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共播出3115部专题片和纪录片,总长度652小时(注:各台(网)站平均播出数为100.48部,平均长度为21.03小时)。而绍兴电视台的《中国绍兴》栏目播片数为155部,长度22.43小时,均超过了各台(网)在美播出的平均数及长度。这样好的实绩在全国地市级电视台中仅此绍兴电视台一家。  相似文献   

5.
《太湖仙岛情》作为对外宣传的电视纪录片,1997年曾在中央台《故乡情》栏目中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播出,后又送美国美洲东方卫视和斯科拉电视台播出,受到中外电视观众的欢迎。本文想就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谈谈电视纪录片以小见大之魅力。《太湖仙岛情》的以小见大主要通过抓住线索、深化主题、注重技巧、以情动人这几个方面来表现。  相似文献   

6.
由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主办的2005年国际优秀纪录片观摩研讨会于8月2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46家电视台和电视制作单位的120多名纪录片的创作者、管理者、制片人、编导、总监、台长们,观摩了19部来自9个国家的不同风格的获奖作品。大家一致感到: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步伐较快,尤其是人文类纪录片创作.可以说与国际上获奖的纪录片相比差距不大。但自然类纪录片差距较大.这里除了资金投入方面不如欧美国家外.创作理念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融入美学,审美,丰富创作手段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向国外纪录片人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空前繁荣,仅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都在干部(集)左右.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固定的纪录片栏目,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和传播开始走向成熟.那么,当我们回望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否能找到一条指引它发展和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和理念呢?……  相似文献   

8.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过三年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创作了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为了可爱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第一部分十集近期在江西卫视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是一部以人物访谈为主的口述历史文献片,每集讲述一位人物、一个故事、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9.
我们肥城电视台1987年12月31日正式建台开播,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抓好新闻改革,办好本县电视节目的同时,一直重视以内保外、以外促内,相得益彰。从1991年到1996年,每年都向上级台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新闻片,在中央电视台上稿5条以上,在山东电视台上稿100条左右,在泰安电视台上搞300条左右。我们还独立采制或与中央台、省台合作采制并在上级台播出了多部专题片。特别是专题片《桃乡肥城》,1995年在美国洛杉研熊猫电视台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些在上级台和国外播出的节目,有力地宣传了肥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  相似文献   

10.
林鹏华  蔡毅 《今传媒》2013,(2):97-98
2005年起,笔者所在的县级台才开始尝试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从几个编导最初一年做一个片子来参与上级台优秀节目的评选,到如今有了一个固定播出的栏目平台、成熟的创作团队与相对稳定的创作环境,我台的纪录片栏目《武荣纪事》倾向于地方文化类的题材,不仅在每年度的省市级纪录片评选活动中屡有斩获,在所在地域也获得较大的关注和影响力。在县级台的纪录片创作中,到底要如何忠实纪录社会,关注人文?如何通过展现独有地域文化,从而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本台的《武荣纪事》在不断的学习、模仿、实践和探索中,有了自己虽仍稍显稚嫩却日渐自信的影像风格。本文通过对具体节目的分析,结合县级台实际创作环境,谈一些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获奖     
《视听界》2014,(4):10-11
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获国际奖项在目前举行的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上,由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制作的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参加了大会历史单元提案预售,  相似文献   

12.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13,(10):45-47
到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已经一年半了。我国的纪录片无论是播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观众评价更是好声连连。虽然不能说完全实现了频道总监刘文所说的“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但也为推动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那么现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和发展还缺什么?品牌栏目有了,高质量的精品有了,忠实的观众有了,每年5000万的资金投入也有了,还缺少什么?笔者认为,中国纪录片现在最缺的是保存有文化价值的、需要抢救的人类学的影像素材。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海峡电视台的前身是福建东南卫视国际频道,2005年10月应加强对台宣传和文化交流的需要,独立成为海峡电视台,播出呼号改为"海峡卫视",但同时仍然作为福建省的国际频道,承担着对外宣传的任务,是国家"长城平台"的成员台。这个沿革变迁,使得海峡卫视在全国电视大家庭中显得有点特殊——它是一个"专门对台又兼顾对外"的卫视台。那么,对台宣传和对外宣传是可以兼顾的吗?乍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走出去工程",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软实力,我国多个省市电视台都成立了国际频道,对外播放精彩的节目。广西台基于立足东盟,面向全球,宣传广西的理念,于2010年初成立了国际频道。目前广西台国际频道汇聚了台内各优秀节目,传播内容以文化类节目居多。综观广西台的经营状况和节目安排,笔者提出政府应加大重视力度、国际频道做好受众分析、在节目内容制作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主持以及向兄弟省级台学习的建议等。为国家的对外传播贡献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CNC),是新华社音视频部主办的、面向海外播出包含多个电视频道在内的电视网.它是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新技术发展引发的全媒体格局、丰富健全通讯社业务形态的一项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增强国家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影响世界的另一种延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CNC已形成以CNC中文台、CNC英语台、新华手机电视台、新华网络电视台(中文台、英语台)为主的"四台"业务格局.2010年1月1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正式开播;7月1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正式开播.两台开播并一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播出,标志着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发展全面启动,自此新华社拥有了自己的电视台.在开台的同时,按照"阵地前移"的战略措施,有重点、多渠道、分步骤开展落地工作,以亚太和北美为突破口,逐步扩大播出规模.至201 1年7月,CNC在海外以直属台方式建成了亚太卫星台、北美卫星台、非洲卫星台、英欧卫星台、泛欧卫星台等五个直属卫星台,并通过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及IPTV进入了美国、新西兰、奥地利、蒙古国以及撒哈拉以南各非洲国家等,实现了跨国播出规模,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王平 《传媒》2017,(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纪录片屡获佳绩,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士及西方主流媒体的认可.《中国面临的挑战》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外宣纪录片,第一季、第二季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播出.2016年12月,第三季《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北京召开启动会.该纪录片自2012年第一季播出后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季除了在国内主流媒体播出外,还在全美PBS公共电视台的210个加盟台播出,播出总数超过4000集次,且目前仍在持续播出.除此之外,该节目还在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媒体平台播出,并在2016年获得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的"最佳社会与法制类节目奖",这是中国主流媒体机构首次在国际上获此殊荣.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成功打通中西舆论场的经典案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闫成胜认为,该片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进入美国市场之后,之所以没有遭遇强烈的"文化折扣",主要在于其媒介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河南电视台创作的纪录片《养蚕人家》,在卫星频道播出以后,反响不错。这是河南电视台重点创作的4部大型纪录片之一。《养蚕人家》讲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任远一、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其评价在已经过去的十余年来,特别是最近的四五年间,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电视纪录片制作、播出数量,仅在中央电视台(CCTV)每年都在千部(集)左右,制作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纪...  相似文献   

19.
江峰 《今传媒》2010,18(9):77-78
2005年,《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宫殿,通过大量故事性的细节和生动的情景再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像奇观"出现在荧屏上。从此,纪录片的国际化创作手法和运作理念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现在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强调故事性,纪录片的市场化要求运用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乡情》是秦皇岛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视播出后,获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并被收录在全国百部优秀纪录片之中。笔者参与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颇多心得体会。现梳理出来与业界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