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刘雁 《传媒》2014,(12)
正近期电视屏幕播出的电视剧出现一冷一热的现象:冷的是抗日"神剧",热的是描写小人物的都市情感剧。根据收视率调查,两种剧的主流观众竟然都是成年男性;而成年男性观众的这种理性转移,体现出了从"神剧"到"人剧"审美的回归。曾几何时,抗日题材剧雄踞电视屏幕,风靡大江南北。《亮剑》《雪豹》《打狗棍》播出时,就是男人的狂欢季,不管重播多少次,都有铁杆影迷追着看。调查显示,支撑抗日题材剧高收视率的是一批成年男性观众。男人都有"英雄  相似文献   

2.
2011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巳对抗日题材剧庸俗化、游戏化、娱乐化现象提出批评。时隔两年,这股庸俗抗日剧的浪潮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创作层面分析,抗日“神剧”的批量生产凸显出四对矛盾。一、同质化题材饱和与电视剧创新之间的矛盾 教条的历史没人看,敏感的历史又无法呈现,逼迫着创作者借历史的壳装游戏的梦,将抗日剧改编为一个个充满现代消费元素的舞台秀,披着政治正确和民族正义的外衣,行着肆意篡改历史真实的实际,在博取观众的讶异和谑笑时,把民族经历的残酷与创伤,转变成充满各种刺激元素的商业游戏。  相似文献   

3.
媒体扫描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创新金昌庆、易前良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现状及其创新》一文中指出,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势头很好,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创新。现实题材剧的创新,要注意处理好与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抗日剧最近扎堆荧屏的现象,引起了央视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关注,央视《新闻1+1》在4月10日“抗日剧可以这么拍”的专题节目中细数了目前抗日剧的数宗罪:叙事主题言情化,剧情设置天马行空,情节雷人缺乏逻辑,人物形象偏离年代偶像化,对历史缺乏严谨客观态度。抗日剧一直以来作为严肃题材电视剧不乏优秀作品,但近年来呈现出的言情化、偶像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文章在探析抗日剧热播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抗日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旋律电视剧一直占据着中国荧屏的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观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久而久之,"主旋律"约定俗成地被定义为一种电视剧类型。人们一提到主旋律电视剧,首先想到的就是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剧、军事题材剧、英雄模范人物剧,甚至一定要赋予某种政治意义才能称得上是主旋律电视剧。因此,主旋律电视剧和商业  相似文献   

6.
经侦题材电视剧《猎狐》作为2020年首部经侦剧,其在经济犯罪的呈现上下足了功夫。在这部电视剧中艺术地建构起家国形象和英雄话语地位,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国家意识形态再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纵观近10年荧屏上热播的农村剧,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都被具有浓郁北方气息的农村剧所占据,有学者指出"在强劲的东北风之下,南方农村题材电视剧集体失语"。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湖南的《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和吉林的《乡村爱情》对比,来寻找南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同时通过南北两种类型农村电视剧的比较,来观察地域文化、消费导向、语言障碍、经济环境等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艺术类型,自然具备电视媒体的艺术性、传播性以及教育性、娱乐性。按照不同题材分类,电视剧类型主要有历史剧、都市剧、乡村剧。近几年又兴起了以不同职业为表现题材的行业电视剧的说法,其中较为典型的医疗题材电视剧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结合电视媒体的特性试论医疗题材电视剧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1],反应艺术与社会的内涵以及寻求电视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反哺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杨平平 《新闻世界》2014,(5):222-223
近年来抗日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而抗日剧的娱乐化倾向严重,抗日剧一时"泛滥成灾"。抗日剧的泛滥主要表现在其数目之多和其情节之雷人。过多的行政干预、电视剧从业人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部分观众的需求是抗日剧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徽广播电视台2011年提出要从"影视剧播放大台向制作大台转变"的战略方针,安徽卫视要以"电视剧为核心的战略纵深推进,引发全媒体联动,剧行天下旗舰效应形成"。目前安徽卫视在大剧方面的主要动作有以下几点:一,将一批重大题材、弘大场景、热门话题、超强阵容、重金投放的重量级电视剧,组成豪华阵容,不断制造阶段性热,比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剧制作行业的发展和成熟,市场化生产越来越明显。市场化生产带来了电视剧制作的高速度和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电视剧题材类型划分的渐渐成型。戏说剧、秘史剧、武侠剧、推理剧、青春偶像剧、言情剧等等,不一而足。每种类型的电视剧又都是由内部各种类型化的元素组成,农业题材电视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围绕这两大历史事件创作的献礼剧成为我国电视荧屏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同时,现实题材电视剧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呈现出新的探索,穿越剧和翻拍剧也成为本年度电视剧创作值得关注的现象。纵观2011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情况,可以明显感受到电视剧创作者在弘扬主旋律与追  相似文献   

13.
鲁剧是指由山东省国有和私营影视制作机构拍摄的电视剧作品。"鲁"在这里主要指向的是"山东省"这个地理区域,并不等同于电视剧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国内电视剧业界已经形成京派、海派等比较有名的地域品牌,鲁剧还未能独立体系,我们只能说鲁剧这个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一.鲁剧的艺术风格分析山东是中国最早生产电视剧的省份之一。1978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人民的委托》是鲁剧创作的起点。经过30多年的艺术积淀与探索,鲁剧正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以正剧为主,以主旋律为主,题材严肃,表达方式含蓄内敛,风格凝重大气。  相似文献   

14.
尹晓雯 《今传媒》2013,(6):75-76
2012年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表现为演员年轻化、偶像化,剧情融谍战、动作、偶像剧等剧种特点于一体,引起广泛热议。本文首先厘清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几种常见类型,以抗战剧年轻化的嬗变分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抗战剧年轻化趋势的特点及其热播原因,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杨金平 《视听界》2013,(1):50-51
近年来,视频网站加入竞争,省级卫视集体发力,加剧了电视剧市场的高位盘整,本已浮躁不堪的电视剧创作、生产乱象丛生:题材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导演演员漫天叫价,电视剧价格居高不下;电视剧乏善可陈,缺乏精品力作;现实情感剧闭门造车,不接地气;战争题材剧胡编乱造,充斥荧屏。地面频道面对的现实状况是,  相似文献   

16.
严谨 《视听界》2011,(1):28-30
我国电视剧产量大精品少,特别是国家广电总局限制涉案、公安、反腐类题材的电视剧的数量,不许其在黄金时段播出,并进一步严格历史剧、古装剧的审批后,电视剧题材更是匮乏,通常存在同一时期同一题材“井喷”式涌现,或者诸多频道争播同一部剧的现象。如此竞争之下,哪一类剧会脱颖而出,掀起下一拨荧屏收视风暴?  相似文献   

17.
经典热门剧目"翻拍热"是我国影视界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更愈演愈烈,成为了一条博取观众关注的"捷径"。国产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却鲜有精品,翻拍、跟风抄袭等反映出国产剧创造力不足的弱势,在美剧、韩剧的强势"围攻"下,国产剧陷入"走不出"、"迈不动"的窘境。从大学生视域看目前国产电视剧翻拍跟风泛滥的现象,以创新为核心,深入分析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在题材、编播制度、编剧管理和审查制度方面的可学习借鉴之处,以期国产电视剧能在进行本土化合理改造后更好地迈向海外市场,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品牌。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受众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观看行为来研究人们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并以众所周知的"抗日神剧"——《抗日奇侠》中的片段为例进行调查。将集体记忆与抗日题材影视作品联系到一起,关注在情节夸张、违背史实的"抗日神剧"中,人们的集体记忆是否会被消解与解构,以及是否与原本的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目的相悖而行,以及进行集体记忆断裂与连续的争议的思考。期间在借鉴其他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适用于问卷调查的集体记忆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问卷,并最终通过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重构。加强叙述抗日历史的电视剧的创作与审核,尊重事实,推陈出新,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大众媒介产品对人们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4):69-74
作为健康传播的电视剧实践,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在近六十年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追求。从社会价值方面来看,它不断发挥"社会问题剧"的功能,直面人性善恶,正视医疗困境,缓和医患关系,传播健康知识;从艺术价值方面来看,它秉承了现实主义美学传统,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主题呈现、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从产业价值方面来看,它渴望实现新兴类型剧的产业化,持续推进类型化、精品化、产业化等。与此同时,中国医疗剧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如专业性、现实性、可视性不足。未来中国医疗剧的进一步发展,应当主要从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三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0.
献礼剧通常是指专门为庆祝重要纪念日而制作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制作,并于2012年9月3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就是为庆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的一部朝鲜族题材献礼剧,其形态特色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