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火”是春节期间汉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对维系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聚合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的社火艺术有旺火、抬阁、耍龙、高跷、旱船、跑驴、车队、大头娃娃、秧歌等基本形式,对这一地区的“社火”艺术进行细致深入的社会学考察,深入挖掘这一艺术形式独有的文化内涵、民众参与程度及文化认同就变得势在必行.对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简介 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1992年成立时为“傩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改现称)作为专业的傩文化研究机构,在傩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并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学术影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州民族学院与贵州省民委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贵州少数民族傩戏面具展”,首次将中国傩戏、傩面具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描述功能、本体规范功能、外向规范功能、“形而下”功能和“形而上”功能。在科学教育中,负载民族文化的主体很容易选择科学的描述态文化因子和物态文化因子,而忽视和排斥观念态文化因子。所以,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承的主要文化使命就突出地表现为强化科学本质观教育,传承科学的“形而上”因子。这一文化使命表现为强化科学本质观教育,传承科学的“形而上”因子。这一文化使命实现的关键是科学教育中科学文化传承的质量。根本途径是,科学教育工作者通过反思科学的本质,逐渐识别科学文化中的观念态因子,通过反思自我文化或本土文化的观念,意识到科学文化中观念态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改造自我观念,从而在其教学行为中加以积极主动的渗透,以推动科学文化在中国的深层传承。  相似文献   

4.
张邦启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32-34,50
《和番记》是安徽省池州市独有的傩戏剧目,与“宋元旧篇”南戏《刘文龙菱花镜》及广东潮州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等剧情内容一脉相承,演唱声腔与“徽池雅调”青阳腔、目连戏声腔构成皖南高腔体系,其兼容儒、佛、道等宗教合理内核,具有较强的文化功能。本文就傩戏《和番记》基本情况、与南戏之关联、声腔之特色、文化之功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08,(5):18-19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其中,始于汉初的江西萍乡傩,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6.
史前岩画、傩戏与中国前戏剧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中国史前岩画是中国戏剧的源头之一,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先导。“戏剧起源于很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村社的宗教仪式”。被称为戏剧发生学的“活化石”的“傩戏”正是脱胎于这种宗教仪式,孕育于这种宗教文化,进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神格的面具化是傩戏艺术的显著特征。如果说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傩戏,那么傩戏的源头则不难追溯到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中去。  相似文献   

7.
教学思路: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酬神还愿的戏曲表现形式。傩戏有着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流行广泛,我们贵州遵义就有仡佬族傩戏,但是本地小朋友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不够了解,传统文化需要认识传承,本土的传统文化更是应该带领小朋友们去了解感受。本次课程是选择软陶泥在瓷盘上表现的形式。首先是软陶泥可塑性强,可使用技法丰富,更容易堆叠,刻画出细节;其次色彩鲜艳,更能表现傩面具的夸张狞戾。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池州傩戏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蕴涵着诸多文化要素的一种古老民间文化。文章着重阐述池州傩戏对研究古代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信仰和皖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化石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但贵州薄弱的地区经济基础、保守的民族传统观念等防碍了其自身的开发利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导致其变异较大。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应建立政府管理、企业投资、社区参与、学者研究等多层次立体发展管理模式;重点塑造竞力类项目,走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道路;以熊彼特创新思维引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开展“侗汉双语教育”试验项目是由贵州本地的学者与外国学者联合策划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是通过一个文化交往的平台,双方建立起一种“语言发展合作伙伴”的关系,拟达到对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语言等的保护作用,使少数民族增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不断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主题发言及参会论文,从傩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傩文化与宗教的关系、傩戏的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傩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会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黔北乃至整个贵州傩戏傩文化的高度关注,从而有力地推动贵州乃至全国傩文化研究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傩戏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随着当下经济、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承与发展疲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从本雅明的“灵韵”“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这几个概念出发,研究傩戏作为一种有“灵韵”的艺术在当下的存在状态,对傩戏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傩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放在别现代视域下,从观众角度出发,分析观众的评价如何使得傩戏艺术中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裂变。同时,技术媒介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使得傩戏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裂变的程度进一步被放大,而且傩戏艺术的展示价值最终超过其膜拜价值而获得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13.
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本文主要从艺术文化学视角探讨德江傩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追忆德江傩戏傩文化的心理生理根源,并且从艺术文化学视角反观德江傩戏传承与保护,以期为德江傩戏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搭建可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4.
冯尧  彭蕊蕊 《贵州教育》2023,(Z2):111-132+110
<正>滥觞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各世居民族,依山傍水为居,纺纱织布为衣,锤银刺绣为饰,能歌善舞为娱,热情好客为礼;遂为“多彩贵州风”而风行天下十余载,外界很关注贵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指国学)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传承和发展,不经意间被世人忽略。中华传统文化与黔山贵水的相互浸润交融从“汉三贤”(汉代的尹珍、舍人、盛览三位贵州文化名人)至今,传薪继火、从未中断,一直在黔中大地传承、发展、升华。  相似文献   

15.
贵州的艺术文化里,少数民族的东西占了主要地位,民间绘画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民间绘画就开始出现和发展。贵州民间绘画在省内一些地区都有分布,如六盘水市水城县,黔西北大方县,黔东南麻江县、黄平县、剑河县等地的农民绘画都颇有特色,并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之乡”。民间绘画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生出它丰富的民族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当地的民间绘画艺人传承下来传统文化,把岁月的痕迹,经历的沧桑,用特殊的图案记录和描绘下来,教育他们的子孙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绘画。因为民族民间绘画自古以来就和教育有着很好的应用与结合,所以在研究民间绘画与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课的运用上就更有探索的价值了。  相似文献   

16.
穿青人是一支国家"未定民族","五显信仰"是穿青人有别于周围汉族、少数民族的标志。文章就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庆五显坛")进行介绍,并对穿青傩戏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远古社会中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之一,傩的产生、延续和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傩戏研究界有一种说法:世界的傩戏在中国,中国的傩戏在贵州,贵州的傩戏在铜仁。试图从铜仁傩堂戏的渊源、内涵以及特色着手,分析铜仁傩堂戏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其文化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贵州傩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庹修明 《教育文化论坛》2010,2(3):89-95,133-136
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为一个系列,即民间傩系列。彝族傩戏"撮泰吉"完成了傩祭向傩戏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属低级层次;汉、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是向单一的戏剧艺术过渡的中间层次;贵州地戏属于军傩系列,是傩戏发展的较高层次,是地道的"农民戏剧"。  相似文献   

19.
贵州傩面具类型完整、形态丰富,是傩面具研究的活形态资料。傩面具作为驱傩仪式与一般巫术的分界标识是,傩最直观最具象的表征性符号,从傩发展的早期开始就一直为傩事活动所运用。随着纯粹祭祀性傩祭向多艺术因子复合的傩戏过渡,傩面具在数量、造型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贵州现存的傩戏形态中找到不同层次的傩面具形态。在巫术性质的驱傩仪式中,傩面具就如同一张“神圣帷幕”分隔着角色的世俗性与神性,它在“陌生人的力量”的驱使下成就了世俗扮饰者的神性角色,发挥着傩的神秘巫术-宗教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佤族的巫舞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