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子圣 《出版参考》2004,(18):17-17
本刊讯从2004年第七期开始,全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出品的核心刊<家庭>杂志将实行全新的稿酬制度:每月(上、下半月版)由读者评出"最佳纪实稿"共两篇,每篇含税稿酬达2.25万元(税后稿酬折合为2万元)!<家庭>杂志每期用稿,每篇最长不超过7000字,根据此比例,<家庭>杂志单篇文章的稿酬最高可达3000元/千字;如果是一篇3页的文章被评为"最佳纪实稿",稿酬则达4000元/千字,再创中国单篇稿酬新高!此外,作者一年内三次在<家庭>上刊登"最佳纪实稿",<家庭>将重奖轿车一辆!  相似文献   

2.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3.
张泽远 《传媒》2005,(2):24-27
本世纪开年,期刊出版界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疑问:上个世纪中国产生的几个"期刊恐龙"在新世纪出版生态里还能是保持优势的种群吗?这几个"恐龙"指的是期发行量超过百万的<读者>、<知音>、<家庭>、<半月谈>、<故事会>.因为前三者在刊物定位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笔者最近通过对比这三本杂志的发展态势,对<读者>的发展做了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社办期刊(含合并的报业期刊集团)共有文化、文学、教育、建筑、环境等12个门类的刊物24家杂志,占全省期刊总量的7%.文中涉及的社办期刊是15家,近两年吸纳的报业集团中的<老同志之友>、<青年科学>等9家期刊,因时间短,少代表性,故未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家庭杂志美国<读者文摘>正式申请破产保护.通过追溯美国<读者文摘>破产情况,可以给我国期刊行业,特别是大型期刊集团的发展提供以下五点启示:重视新媒体的培育、做好投融资风险评估、强化危机管理策略、实现多元产业经营、媒体财务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2008年对中国期刊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纪念中国期刊业改革开放30周年暨表彰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领域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确定报刊改革将分三步走;成都刊业实行大整合、<家庭>期刊集团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期刊跨地域兼并重组初展战绩.期刊产业的发展,推动着期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期刊的几个做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者按:期刊曾因反应快速、思想深刻的特点而被业界称为"中国最后一块暴利蛋糕",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产生、随着媒体的不断融合,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期刊,已辉煌不再,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期刊退市之声此起彼伏,去年老牌外国文学杂志<译文>经历了七年的风雨后,推出了最后一期杂志,即使在阅读率很高的日本,也有讲谈社主办的月刊<现代>、朝日新闻社主办的<论座>都相继停刊,以大量出版女性杂志著称的主妇之友社,其招牌杂志<主妇之友>也拉上了自己创刊91年的历史帷幕.  相似文献   

10.
臻言 《传媒》2004,(3):24-26
新近出版的<期刊中国>一书中,体育类期刊的案例分析,作者选择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编辑出版的<搏>杂志,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搏>在中国体育期刊业界的特殊地位与代表性.的确,在中国大众体育期刊的发展史上,<搏>杂志的诞生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在突破中国体育期刊传统形象的同时,奠定了自己在体育期刊界的龙头地位,并树立起强大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彤 《传媒》2003,(3):41-42
现在,传媒业越来越意识到期刊在传媒中的地位,期刊的位置由传媒边缘走向传媒的中心,期刊产业规模也日益壮大,因而,期刊集团的组建与运作备受业界关注.截至目前为止,报业集团已成立37家,出版集团15家,广电集团17家,而期刊集团只有1家,并且组建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但这惟一的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的诞生,激发了业内人士的思考:为什么<家庭>成为第一家期刊集团,中国期刊业将走何种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期刊的扩容、提速是期刊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一种弹性需求,在需要被激发的情况下,会出现几何级的增长趋势,反映在期刊市场竞争中,就是越有阅读价值、越受读者欢迎的期刊,读者就越希望期刊能增加刊期,增加阅读次数.近年来,我国的不少名刊、大刊期刊,如<知音>、<读者>、<女友>、<家庭>等,都是在增加刊期的提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发行量也随着刊期的增加而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时尚杂志一直是高码洋月刊的天下,但自去年底开始却有一些时尚杂志逆潮流而动,以亲民的低价姿态、时效性更强的"周"为出版周期杀入市场.使得一向竞争惨烈的时尚期刊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股周刊浪潮的始作俑者是<优家画报>,国内最大的民营纸媒出版集团之一--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第八本杂志.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杂志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杂志.自1981年创刊迄今,<读者>历经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发展到2006年超1000万册,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兰州人的城市名片、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活类期刊的危机以及内容定位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本文所界定的女性生活类期刊是指<家庭>、<知音>、<婚姻与家庭>之类以女性为阅读主体的生活类期刊.这类期刊已经进入了市场倦怠期,也许由于体制的保护尚未完全被打破,或者发行与广告等经营方式的改进,单从发行量与广告额的绝对数据上,还不容易看出这类期刊的衰退迹象,甚至有少数明星刊无论广告还是发行继续走高.但如果深入考察整个女性生活类期刊,我们便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文化产品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跨国媒体,而我国的期刊,尤其是经济期刊,要想到世界市场上施加影响,简直是困难至极.虽然我们现下也有不少的经济期刊申请到了国际刊号,但真正能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一家杂志就可以吸引全球的目光,实在困难.<福布斯>杂志几乎成了经济界的绝对权威,<财富>杂志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到世界各国搞经济专题的论坛,且出现多国争办<财富>论坛的现象,这些都不得不使我们冷静思考:面对已然入世的现实,我国的经济期刊该如何应对?难道就只有做"羊"的选择吗?毕竟,经济建设也已经是我国现在及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这就更让我国的办刊人感到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华读书报>一篇盘点2001年国内期刊业的文章<2001年,期刊年>这样说:"<求学>实现了当年创刊,当年赢利,提前进入了期刊成熟期,为现代报刊快速进入成熟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营销模式."在以后的短短几年里,<求学>杂志独特的盈利模式在高考生、中学、老师、家长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对考生选择高等教育资源的直接影响力;引起了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国内高等学校的重视,它们开始将<求学>杂志作为宣传推广的平台,投放学校形象和招生广告,他们开始演变成为<求学>的原始资讯提供者和广告载体的消费者双重角色,从而形成了<求学>特有的闭环自增强盈利模式,<求学>也改写了中国教辅类杂志广告版面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淮茗 《编辑学刊》2002,(5):58-59
谢其章先生的<漫话老杂志>一书是属于那种拿起来往往要一口气读完才过瘾的书籍.原因很简单,其引人入胜的内容、图文并茂的编排、娓娓道来的文风,使人在得到许多知识之余,也得到不少阅读的乐趣.该书不仅谈作者收藏期刊的甘苦,谈有关期刊的掌故趣闻,而且还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现代文化史料,比如<北平沦陷时期杂志过眼录>、<上海沦陷时期杂志过眼录>、<南京沦陷时期的两本杂志>诸文,对抗战时期沦陷地区期刊发展情况的描述就很有价值,可以补现代期刊此项研究之不足.再如<<大众>话语>一文介绍的<大众>杂志所刊周越然、钱海一诸文,为研究现代藏书者提供了重要线索.全书此类内容还有不少,只要认真阅读过该书,相信都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细分:期刊的卖点--从《生活》停刊谈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时代一华纳集团下著名的期刊--<生活>(Life)月刊宣布于2000年5月出版最后一期.以后,它将转向网上发展.这已是这本美国历史上最悠久和最有名的图片期刊的第二次停刊.<生活>1936年创刊,是美国新闻图片期刊的先驱者,在其顶峰时候,<生活>的发行量达到800多万份.但1972年时停过刊,那时是来自电视的冲击.1978年复刊,由周刊变为月刊.  相似文献   

20.
亢小玉  姚远 《编辑学报》2009,21(6):485-487
通过原始期刊文献考证,以<学艺>和<科学>杂志扶持华罗庚为切入点作个案研究.结果表明,华罗庚在<学艺>和<科学>杂志编辑的指导下撰写出否定苏文的完整学术论文,从而一举成名,并在熊庆来等科学家的扶持之下由一名自学青年最终成为著名数学家.认为:科技期刊不仅具有科学信息传播功能,而且有很强的识才、育才功能;期刊编辑不仅应具有娴熟的编辑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