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乃有邮筒寂寞。邮筒PO,乃记不起汽车号码X,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汽车寂寞,大街寂寞,人类寂寞。  相似文献   

2.
芝城父老.别来无恙!俟之诚久,其志弥坚。幸天地明察,乃有今日,乃有此刻,乃有此一选举.乃有我亿万美利坚大好国民——吾邦之大变革,方得自兹而始也!  相似文献   

3.
俳优之戏,以谏为本,以谑为形,亘古而来。戏之初,乃有之,传承至今,有插科打诨之说也非一目。安康剧种,立于汉水,生于巴山,其谐乃为本域之谐,其诨也为乡土之情。此外之剧种也大多如此,但剧种之差异乃地域之差异,而其本源则先秦既有,是谓有传承而生流变。  相似文献   

4.
曹丕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大有深意。若检索曹魏兴起之历史,则五都仿如曹魏走过的五个脚印。一言蔽之,谯乃曹操兴起之都,许昌乃汉亡之都,邺乃魏兴之都,长安乃稳定关中、凉州,防范蜀汉之都,洛阳乃混一区宇之都。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夏乃声音的季节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相似文献   

6.
一、高中语文第六册 1、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春蚕》) 句中“躁热”一词用字有误,遍查辞书,“躁”字均无“躁热”词条。细索句意,“躁”应该为“燥”,取“干燥”意,而非“性急,不冷静”之意。查《国语小辞典》,有“燥热”一词,释为“热而干躁”,根据文意,此句正应该用“燥热”一词,“躁”为“燥”的别字当无疑义。 2、只有浆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西湖漫笔》) 句中“欵乃”之“欵”是错别字。因为“欵”是“款”的异体字,“欵乃”应作“欵乃”。“欵乃”才为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或舟子摇船时应橹的歌声。柳宗元《渔翁》诗中有“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名句,唐元结亦有《欵乃曲》行世。“欵”与“欵”因字形相近而混,从《康熙字典》中引有“欵”(欵)字条释曰:“按旧注,引‘款’乃橹声。不知欵乃之欵本从矣,从欠,音倚亥切,乃相应之声,与款无取义,乃俗误书耳。”这段话很透彻地说明了“欵乃”实为“欵乃”之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这是古代妈妈的一封信。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短简,字微,充分发挥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着书以自见于后世。  相似文献   

8.
六) 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王念孙以为“乃逸”二字是衍文。其说曰:“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文义上下相承,中间不得有乃逸二字。且周公戒王以无逸,何得又言乃逸乎?乃逸二字盖  相似文献   

9.
一、欣赏1.书面感。(标句子为幻灯出示的句子,下同。)此人乃一知识分子,我遇到不懂之处,她都能一一解答。———许翔朔师:此人乃一知识分子,用现在的话怎么说?生:这个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生:他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师:此人乃一知识分子这叫书面语。我们平时用嘴巴说话,叫口语。起初,我们的作文怎么说就怎么写,后来,我们要走向书面语,走向文绉绉,走向此人乃一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0.
一、宽容学生——教师的基本品质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处处闪烁着宽容的思想。《易经》说"君子以容民畜众";《尚书》讲"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庄子主张"常宽容于  相似文献   

11.
司徒·曲吉迥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人,他生活在十八世纪。司徒·曲吉迥乃重建了八邦寺,主持德格印经院的早期工作。司徒·曲吉迥乃作为大学者在佛学、文学、医学、美术等多方面有极大贡献,得到世人的敬仰。  相似文献   

12.
题目求记梦厄十行 招 拓.(高中代数下册尸12,例8) 该题看似简单,内涵却极为丰富,笔者对其作了以下探讨.觅求多种证法证法1:因确 乃)2二9 2、俪<92丫砚=币 拓)“所以几十乃<了互 拓.证法2:因了互 拓一行一拒=招一拒 拓一乃=万 拒二止一一下二,一一下二>0乃十拓 所以拒 乃<万 拓 证法3:因乃 拓>丫厄 拒, 一1,1 石-二二一二二<下止一. 丫7 丫6了3 了2 分母有理化得厅一拓<万一拒, 进而巧 拒<万十拓, ~、J~万一乃拓 拒,二 证法4:因卜乡2崔二望二望丢<1. 一’一”一拓一拒行 万一‘’ 所以乃一招<拓一拒,故乃 涯<万 拓, 注:本解法也可通过构造双…  相似文献   

13.
《师道》2013,(7):17-18
“教育的伟大,乃在引领一群有热忱的人.驶向对的方向。 教育的可贵,乃在被引领且谦卑合作,共创相信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中规中矩的称呼,是避免师生角色失调的良方,它可以提醒学生:师生在学校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整个社会对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都有期待,偏离这个期待,就会遭到异议或反对(此乃角色期待),因此我们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此乃角色领悟),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此乃角色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位哲人说过:创新乃敢为天下之先,创新乃中华腾飞之翼,创新乃强国富民之本,创新乃东方巨人之魂.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师道》2007,(3):58-58
《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而“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说明节食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这是古代妈妈的一封简短手函,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颇有妙趣:"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然而由于教育的缺失,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对《楚辞》感到陌生了。近读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讲座》,我隐然看到了一座通向楚辞研究的要津。汤炳正先生乃当代楚辞研究大家,担任中国楚辞学会会长十余年,其《屈赋新探》、《楚辞类稿》为楚辞研究的力作,乃当今治楚辞学者之必备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朱永新 《新教师》2019,(12):13-14
乃桂先生教育文选《教育弘道》即将出版,嘱我写一小序。尽管近日手头有五个文债,但乃桂先生有恩于我,自当勉力完成。感谢他给我先睹为快的荣幸,我且写一点读后的感受,与读者诸君分享。我与乃桂先生是20世纪90年代初认识的。当时正值内地改革开放之初,一切百废待兴,教育科学的发展更是相对落后。由于各种原因,内地学者很难有机会到香港进行教育学术交流,更难有机会进行国际的教育学术交流。当时,卢乃桂先生任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创院院长,基于对内地与香港教育学术交流意义的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然而由于教育的缺失,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对《楚辞》感到陌生了。近读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讲座》,我隐然看到了一座通向楚辞研究的要津。汤炳正先生乃当代楚辞研究大家,担任中国楚辞学会会长十余年,其《屈赋新探》、《楚辞类稿》为楚辞研究的力作,乃当今治楚辞学者之必备参考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