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保险法》第124条"保险公司应当妥善保管有关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帐簿、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帐簿、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10年"。依据这一原则来确定保险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则至少保存10年,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原则,而在保险公司对业务档案的实际管理与操作过程中,如果所有保  相似文献   

2.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凭证 (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等 )的保管期限一律为 1 5年。由于有些类型的会计凭证保存 1 5年实在太短 ,按期销毁会带来很多意料不到的问题 ,所以许多单位的会计凭证超过保管期限很多年也不销毁 ,仍然全部保存 ,造成会计凭证的保管付出了很大的但没有必要的代价。分类确定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 ,对于加强其保管和开发利用 ,都是十分必要的。一、不同价值的会计凭证应规定不同的保管期限不同会计凭证的价值及其发挥作用的时限是不同的 :原始凭证不同于记账凭证…  相似文献   

3.
1.年度——类别——保管期限法。即把会计档案按年度分开,每个年度内再分为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材料四类,这四个类别顺序一般为报表、帐簿、凭证、其他,然后在每一类别中按保管期限长短进行排列。例:1988年,报表;永久,5年;帐簿;永久,25年,10年,5年;凭证:永久,15年……。  相似文献   

4.
科技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主体,200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档案的规范、标准里就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分别作了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档案局10号令的贯彻实施,更让档案工作者对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有点模糊不清.在笔者从事档案业务工作中,也经常有同行探讨这个问题,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作者梳理了几个有关科技档案、企业档案的标准,结合工作实际,从而探讨出科技档案保管期限的准确界定,在此提出,请各位专家和同行品鉴.  相似文献   

5.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5,(11):34-34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这规定了会计档案的建立、保管、销毁等准则,从而将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如何规范与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呢?  相似文献   

6.
《新上海档案》2005,(11):30
刘东斌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上撰文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了比较。我国把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而美国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规定得很详细,保管期限规定得很明确。其保管期限规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25年、56年、75年、100年、永久等。日本的档案保管期限则分为1年、3年、5年、10年、永久等5个等级。俄罗斯的档案保管期限主要分为永久、长期(5—75)、短期(6个月至5年)三种。这同我国规定的保管期限差不多,主要区别是长期保管档案的期限比我国长。  相似文献   

7.
《会计法》第23条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该条原则规定了会计档案的建立、保管、销毁等准则,从而将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正处在变革时期,规范与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对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档案》2007,(8):32-32
按:上一期我们对历次“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发展简况,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及其形式和适用范围作了回顾比较。本期将对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方法、条款的设置及有关方面进行比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会计档案是整个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历史记录。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会计档案已纷纷到期,甚至早已超期。对于这类档案,是鉴定后销毁还是保持现状、无限期留存,已成为某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对的一道比较现实而又尴尬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17日,国家档案局颁布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以下简称10号令),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以下简称8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9号,以下简称9号令)颁布之后,国家档案局制定颁布的又一项重要档案工作行政规章。10号令对新形势下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做了新的规定,对企业建立科学合  相似文献   

11.
谈加强档案保存价值鉴定工作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章从档案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针对档案保存价值鉴定及保管期限的确定,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入研究其原则与方法,同时呼吁档案人士应重视各种各类档案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的研究,引进“必要件”概念建立“必要档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严云 《兰台世界》2008,(12):48-49
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明确细化保管期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论述了划分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4.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明确细化保管期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论述了划分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技档案鉴定工作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科学地制定科技档案历史与现实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科技档案鉴定工作是通过以下两个过程实现的:保管期限的鉴定和保管期限的复查.  相似文献   

17.
《四川档案》2011,(3):56-56
2006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僦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发布实施,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笔者对其中8.6.2条“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的保管期限定为10年”,认为期限太短,不符合工作实际情况,对今后的查考利用工作将造成损失,建议更改为“30年”期限,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查考档案价值,确定档案的不同保管期限。这和收集、整理、保管同样重要,贯穿于整个档案工作的全过程。在收集阶段,《保管期限表》是收集范围的向导;在整理阶段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在保管阶段是档案再鉴定的衡量尺度;在利用阶段,保管期限作为鉴定工作的成果,为利用者提供便捷而有效的服务。可见鉴定工作确实是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国家档案局8号令对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做出新的规定,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在实际工作中常听到”文书档集的保管期限是发生了改变,但与过去差不多”的说法。笔者刚看到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时,也认为”与以往一样,长期改为30年、短期改为10年就行了。”经过反复学习后,发现《规定》的精神实质并非如此,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刘丽 《兰台世界》2004,(7):22-22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根据统一的鉴定原则和标准,对档案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拥有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和鉴别,以重新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然后划分出不同的保管期限,并针对重要档案给予妥善地保管,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着规定予以登记销毁。正因为此项工作决定着档案的生死存亡,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