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时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深入钻研教材,挖掘隐合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德育渗透,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时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深入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德育渗透,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的到来冲击了高校德育。作为试图走出德育困境思路之一的生态学方法倍受青睐。按照德育生态的观点,高校德育需要对德育过程的构成因子进行优化,需要结合德育生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中呈现的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比例的失衡、德育资源的损耗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德育结构,强化整体德育观念,协同其他德育形式,构建良好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4.
以“需要”为视角构建高校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育需要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德育需要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德育需要为基础,建立包括德育对象、德育认知、需要培养、情感因素、德育接受、德育实践、德育选择、德育环境、德育境界及德育评价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系统化高校德育机制,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间接德育是培养学生德行的有效德育途径之一,许多德育专家强调间接德育。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的间接德育却存在着被动应付、形式化、弄虚作假以及生搬硬套、简单与机械地渗透和结合等比较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把间接德育直接化了,变成了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就应当间接地进行,“间接地进行”就是要自然而然地进行、按照事情的本质与规律去进行,不为外在的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曹坤明 《考试周刊》2007,(16):102-103
高等院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德育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德育观念、德育素养以及德育智慧直接关系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为改变当前高校德育课程重灌输、轻启发,重说教、轻实践的状况[1]p350,高校德育教师要更新德育观念,提高德育素养,开启德育智慧,进行德育创新,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彻底改变德育课程的现今面目,使德育课程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对高校德育现代化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从德育内容科学化、德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德育研究视角全球化、德育教育要个性化与社会化、德育队伍的现代化、德育机制科学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的到来冲击了高校德育.作为试图走出德育困境思路之一的生态学方法倍受关注.参照生态学的方法,高校德育需要对德育过程的构成因子进行优化,需要结合德育生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中呈现的德育资源输入与输出比例的失衡、德育资源的损耗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德育结构,强化整体德育观念、协同其它德育形式,构建良好德育氛围等方面的综合平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4):152-15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但德育概念泛化、德育目标空洞、德育方法单一、德育主体偏废、德育环境复杂、德育评价不合理造成德育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应进一步明晰德育概念,将目标分层分级,选用多样且适合的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健康安全的环境并进行个性化的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德育生活化要求通过学生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高尚的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德育评价五个角度对初中生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德育实践中的德育话语存在着失当现象,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与政治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与扭曲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及与生活的疏离、德育方法的单一性与强制性等;深入分析其背后原因,在健全德育目标、完善德育过程、更新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等方面积极进行改进,有助于改变德育话语失当的现状,实现德育话语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网络德育在德育现代化中的地位、网络德育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对浙江工贸学院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的尝试和探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分析,认为网络德育是实现德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载体.  相似文献   

15.
高中思想政治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学科,它是对高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本文将从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角度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精准德育。  相似文献   

16.
德育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德育课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始于1960年代的西方国家,到80年代,德育课程已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对德育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早期的德育著作和教材都没有对德育课程进行专题研究。例如,影响比较大的德育原理教材,像胡守棻主编的《德育原理》、华中师大等六院校编写的《德育学》、鲁洁与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胡厚福的《德育学原理》、黄向阳的《德育原理》等,都没有对德育课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鉴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实施整合,要从德育课程、德育资源、德育内容、德育理念、德育评价等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视野对德育进行伦理文化的反观,有助于准确把握德育的时代转型。文化与德育深切关联,文化意蕴着德育,德育体现着文化特质。增强德育的文化底蕴、优化德育的文化环境、提高德育主体的文化素质、拓展文化生活实践的空间、引导文化选择的合理向度,是现代高校德育文化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视野对德育进行伦理文化的反观,有助于准确把握德育的时代转型。文化与德育深切关联,文化意蕴着德育,德育体现着文化特质。增强德育的文化底蕴、优化德育的文化环境、提高德育主体的文化素质、拓展文化生活实践的空间、引导文化选择的合理向度,是现代高校德育文化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中学德育,单纯的说教式德育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年代的需要,无法走进并打动学生的心灵。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开展素材型德育;创新活动体验型德育,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型德育活动;借助校领导、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等外力来进行中学德育,从而提升中学德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