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其主要突出的就是学生的技能和应用,根据实用和实践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有助于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中职学校电气控制课程的实践教学,以便于为相关专业课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正锋 《文教资料》2005,(19):96-97
洋思中学是普教战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次有幸参加了“洋思三日行”的活动,对我的感受颇深,对于这样的一所师资主要是年轻教师、学生素质并不好的学校,何以取得这样好的教学成果?通过观察思考,我认为关键在于洋思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洋思人的奉献精神,正是因为洋思有了创新的教学理念才使他们找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洋思人有了奉献精神才使他们能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成材,实现了他们对社会承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诺言。作为职教战线的一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洋思的许多地方与我们的职业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产生于社会,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就不能、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教育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原则)也应如此。随着社会变革出现的新现象,盛行多年的应试教育受到冲击,被提出质凝。伴随着商品大潮的席卷,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对教育的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可以说它们的培养目标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材不同,这就必然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之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从广义上讲“教”可以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等,而狭义上“教”可以理解为学校教育,这里的“材”从广度上讲指社会上一切受“教”的人,而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学校的学生。这样解释似乎完满,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1974年办起的一所初级中学,校舍狭窄破旧。前几年县里统一招生,先由各学校择优录取,最后剩下的才到六中。学生到这样一所“脏、乱、差”的学校读书,感到低人一等,不光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对自己的学校都没有感情,怎么能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呢?怎么能使他们安心在这个学校里刻苦学习呢?学校党  相似文献   

5.
七种武器     
古龙写了一系列小说《七种武器》,咱老师写的评语也有七种武器,如下: 拳头“该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忠于党和人民。”一看这评语我怎么好像一圣人似的,结果找其他哥们儿的评单借来了一看,怎么我的这帮狐朋狗友都变成圣人了?后来才知道这一评语是人人适用的,就像人人都会用拳头一样。要是有谁不热爱祖国不热爱家乡不忠于党不忠于人民的话那他还在学校里混啥啊?直接被开除了。长生剑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它反映了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两千多年来,历代教育家不断继承发展,赋予它的新内涵,它已是古今中外一致认可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普遍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学。何谓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两则著名案例,一可参阅《论语·先进》,二可参阅《荀子·子道》。从这两则案例可以看出,因材施教解决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思想、方法、策略等问题,是指针对学习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民主科学.个性精神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营造民主、生气勃勃的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管理好自己.”怎样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呢?那就是选拔、培养班组干部,让班组干部领导集体成员自  相似文献   

8.
根据四化建设的需要,八十年代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建设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差,不合格者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办得好坏,教师是重要的因素。现在的教师,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这样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又怎么能保证教育质量?因此要想办好中小学,就必须首先办好师范教育。目前各级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还不能满足各类中小学的需要,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题目上的两个短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我看来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就眼下的教育现状来看,我们过多地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果”而非学生的“成长”。每到一个考季结束的时候,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尽其所能地找自己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也都只是些考到名牌学校多少多少人呀什么的。毕竟成果才是硬道理,社会各界需要的就是学校要有这样的硬“成果”,至于说到让学生“成长”,那有谁看得见?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我们又似乎只能“失语”。看重“成果”是应试教育的死结,而在这个死结之下的学生也就只有读死书、死读书了。而实际上,就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对因材施教的古老教学原则予以反思,指出在古代社会因材施教存在逻辑缺陷。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必定无效。正是学生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为其赋予了最终意义。教师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局限于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力,刻板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这样的人不是创新的人。去除框架而不去判断学生之材,学生不同的、生机勃勃的生长目标才会出现。因材施教蕴含着潜台词---学生和教师并不平等,教师是先行的觉悟者、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真理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超越因材施教则认识到学生在逐渐发展,教师即使年纪较大、经验丰富,但教师也在发展中,教师并不完全掌握真理。学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师生完全平等。超越因材施教朝向学生变化的、超越想象力的未来,教师努力给予学生足够挑战。因材施教意味着规训,超越因材施教呈现出宽容,包括对学生不同于教师观点和研究方向的宽容、对失败的宽容,对学生不同于教师和家长发展目标的宽容。因材施教需要判断学生之材,然后决定施教的内容和方法。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教什么不再那么重要,学生选择学习什么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基于学生现在的内在动因,可能生发出超越想象力的意义,因而教师持续支持学生偏离常规的自我学习。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培养出完全超越自己的学生、具备并将创造力发展出来的学生,这是新的教学成功观念。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为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做准备、为学生必然将逐步变化做准备,而非将学生当作固定人才因材施教。国家教育系统也需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在人生不同阶段、在不同教育系统间、在不同学校间逐步选择、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1]关注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人、肯定每一个人的教育变革,也许还没有真正的开始。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这样的努力才是教育的方向和本质所在,我们谈教育怎么能不从一个个具体的人说起呢?尤其是校长,因为学校期盼的是一个个学生都幸福。有人还说,“学生是上帝呢。”  相似文献   

12.
如同任何群体中的人都有高矮、胖瘦、贫富、聪愚的差别一样,学生群体中也有着从个性到背景的种种差别。这些差别中的一部分是天然的,另一部分则是人为的。社会以及教育的公平与否,都是就人为部分而言。教育是国家尽可能减少差别保证公平的重要期望机制,因此教育的理想就是有教无类并因材施教。现在问题在于迫于种种不合理的压力,教育对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批评:教育正在造成新一代的贫富差距!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利、学生资质的不同以及其他身心方面的障碍,每个地区和每所学校都会有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2l世纪的今天,要培养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学校教育就必须紧紧围绕"因材施教"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题目大做文章。教育基于行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在做"因材施教"这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学校遵循"学生为本"和"实践第一"的原则。"因材施教",我们赋予它新时代丰富的内涵。1.因不同天分而教。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学生在没有进入学校以前,天资禀赋和智力发展的水平都会出  相似文献   

14.
<正>"工作室学校"颠覆了当下传统概念中学校的定义以及运转模式,已经不仅仅是"小班化教学",而是一种"个体化教学"。对职教人来说,"工作室学校"的成功,至少有以下两点触动。一是在"温水效应"的日常课堂面前,我们有没有勇气做出全新的改变。职业学校的学生原本就是学校教育的"边缘人物",他们早就对相对封闭、难免枯燥而又冰冷考核的学校教育充满着抵触情绪。时下的职业教育又偏重于技能却往往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够生存却很难谈得上懂得生活。日常的职教课堂,形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倾向,针对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职教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没有职教特色等问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H县是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一座小城.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多年来H县的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就是这样一个教育特殊县,在经过了寄宿制学校的初尝成功后又进行了全县学校大规模舻布局调整,那么,H县调整是怎么具体实施的?调整后的学校布局是怎样的?学校布局调整后对于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何影响?研究者带着这些疑问进入H县实地考察了该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历程.  相似文献   

17.
只有学校做真教育,才有学生走正道路.职业高中的教育宗旨是什么?就是为这些"曾经失败"的学生搭建一条"突破阴影"、走向成功的大道.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个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有梦想,并为学生的梦想实现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从敢于"做梦"到确立职业目标,再到明确责任意识,最终走向人生成功. 一、爱岗起步,规范入手,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 "做个有能力的好人"是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什么是"有能力的好人"呢?就是个体幸福、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人.培养"有能力的好人",既满足学生升学、就业的双重需要,也是学校办学三个理念——教育服务理念、精致教育理念、人的发展理念的集约化表达,更是学校人才培养方略的行动指南.如何在短短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里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的做法是:爱岗起步,规范入手,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模式是其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前者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由社会市场需求决定;后者确定培养内容和方法,要有教育教学规律决定,两者有机统一,构成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从社会需求及培养问题现状的分析出发,探讨科学可行的计算机职教师范生培养模式,有望促进计算机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主要途径 ,只有因材施教 ,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要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取得良好效果 ,因素固然很多 ,但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一、转变观念 ,认识到位。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 ,因材施教主要应强调 ,在同一班级内、同一课堂上 ,对不同的学生体现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方法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进步。具体而言 ,就是在以课堂为中心的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 ,做到培养优秀生、帮助困难生、发展特长生。只有这样 ,才…  相似文献   

20.
言论五则     
《今日教育》2013,(4):9
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道出了自己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