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的标点     
一篇文章,因为有标点而存在变化,使读者随标点所在而去抒情,去辨析;人生也像文章一样,因标点的存在而变得精彩、繁华。  相似文献   

2.
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书先要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读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也都没有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3.
梁文道  小山 《高中生》2010,(13):48-49
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书先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读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以前也都没有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4.
巧改标点     
使用标点,不可随意而马虎,因为同样一句话,标点不同,语气和声调是不一样的,有时意思也会发生较大改变。请看:“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这几句文字相同标点不同的话,朗读的时候,语气、声调是不一样的。第一句有“口欲言而嗫嚅”的恳求的意味;第二句是一般的表述句;第三句有一种斩钉截铁,下了决心的意味;第四句是反问句,表示讲话的人并不想跟着走,或者对于跟着走感到怀疑。正因为标点符号有着上述作用,生活中也就有了不少巧改标点的佳话。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东北沦陷区写了这样的标…  相似文献   

5.
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书先要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读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也都没有标点符号。看来,不只中国,全世界的作者都喜欢折磨他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6.
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书先要学句读,自己去给文章加标点符号。这个任务是渎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原来也都没有标点符号。看来,不只中国,全世界的作者都喜欢折磨他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7.
<正>"文本空白"指的是作品所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读者可透过感觉到的内容结合文字去思考去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利用标点,进行补想标点符号是课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老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难句新解●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孙新对于《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一个疑难句段“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的解释,争议多年,终无定解。试把各家不同标点及不同见解,略加比较:各家不同标点注家标点余冠英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的《墨子间诂》新点校本与之前出版的点校本相比,其点校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在标点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标点体例不一、标点脱落、标点衍出、标点误用、书名号使用不当等。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学之本,对学生具有强制性和示范性,特别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性。通过学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发现其在运用标点符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标点误用;标点残缺;标点多余;标点不一致;标点位置不当等。  相似文献   

11.
去学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1982年版295页。以下只注页数) 以上三家无注。谨按:《汉书·项籍传》记此事为:“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 (中华书局标点本1796页)《汉书》两用“去”字,表义明确。《史记》少用其一,易生“去学剑”之歧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从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写作风格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中的重点语段的解读,则主要通过语感去体味感知。有时,标点也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我们解读重点语段的深刻含义。因为标点不仅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说的信息,还可以表现语气的变化,反映复杂的情感。鲁迅先生不仅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还是运用标点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断句、标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不明《正字通》体例导致断句、标点不当;2.因节引不当导致断句、标点不当;3.因割裂词义导致断句、标点不当;4.因误解泛称而导致标点不当;5.因引文脱落而导致断句、标点不当。  相似文献   

14.
标点大餐     
<正>啊,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今天,我准备去"标点美食大街"刚开张的"标点欢乐餐厅"吃一顿"美味大餐"。"您好,您需要什么?我为您服  相似文献   

15.
北大标点本《礼记正义》乃呕心之作,嘉惠学林。然整理者因文字误读、误解语词、句法分析不当、不察古代名物、不详古代典章等,而影响了对典籍的正确标点,以致瑕疵尚存。本文勘正其书存在的问题14处,并进行考证,以期该文献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6.
标点是文章的关节,错用标点会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另外,标点也是每年的必考项目之一,1998年全省各区的九份中考卷,有八份都考查了标点的使用,可见,无论是作文,还是应考,正确掌握标点的用法都非常重要,而及时发现错误,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标点使  相似文献   

17.
先看一道试题:选出标点错误的一项。A.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B.“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D.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要选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要了族马解引号前后的标点及其位置,即弄清引号前是逗号,还是冒号,引号内的句末标点位置应该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我们知道,引号除特殊用法外,主要功能是表引用。具体处理引文内外的标点及位置,须遵循三个原则:一、如果引用部分是完整的句子,且是“独立运用”,引文…  相似文献   

18.
唐圭璋先生主编之《词话丛编》是中国古代词话的总汇。在标点方面存在体例不一,标点不当,断句错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点校本)是对《十三经注疏》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由于规模宏大,内容艰深奥涩,整理的难度大,《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点校本)的标点存在很多问题:该断未断;应该属连却断开;引文的标点出现错误等。  相似文献   

20.
无标点文字运用的条件、范围和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标点文字运用的条件、范围和量度曹德和一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中青年作家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无标点文字修辞方式。所谓无标点文字,指的是作品中某些语段本该用点号而不用,并不是象五四以前的书面语通篇不加标点。有人说无标点文字把标点的修辞作用扫荡一空,批评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