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平面镜补助法测定凸透镜焦距是现行初三物理教材的学生实验内容。此法的详细道理,教材上是作为一道思考题,给同学课后去讨论的。实践中发现困难很大,笔者就此谈谈认识。平面镜补助法的根据,教材是这样叙述的:“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互相平行,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并附有光路图(见《初中物理》第二册P257)。对此,不少同学提出:位于焦点处的三角形孔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互相平行,是不能成像的;而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互相平行,再经凸透镜折射后,既然会聚在焦点,为什么在光源箱侧壁会成现三角形孔的倒像呢?  相似文献   

2.
用平面镜补助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在原教科书上并没有加以说明,所用光路图是发光点在凸透镜主轴上,当物象重合时,物距就等于凸透镜的焦距。见图1所示。那么,在主轴上的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平面镜反射后,再往凸透镜折射,最后物象重合,这时物距是否必定等于焦距呢?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测凸透镜焦距的10种方法兰州市十中王国士平行光会聚法如图1所示,让太阳光垂直射到凸透镜上,沿着主轴方向移动凸透镜,当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地面上的一点F时,测出F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距离。公式法在凸透镜前放一点燃的蜡烛,移动凸透镜另一...  相似文献   

4.
[实验目的]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平行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使发光体经凸透镜成实像于光屏上,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代入公式1/u 1/v=1/f即可求出焦距f.3.共轭法:保持发光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L(L>4f)不变,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发光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两次成像时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L~2-d~2/4L.  相似文献   

5.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原理]1.太阳光聚焦法;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焦点.2.公式法:当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测出物距u和相应的像距v,由公式1/u 1/v=1/f可求出焦距.3.共轭法:保持物体和光屏之间的距离ι不变,在物体和光屏之间移动凸透镜,使物体在光屏上先后两次成像,测出凸透镜的两个位置间的距离d,则凸透镜的焦距f=(ι~2-d~2)4ι.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道光学题:“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使光源向凸透镜移动2厘米,发觉像高由物高的3倍变为物高的2倍,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多大?”有的参考资料给出的解答是:只有光源在凸透镜焦点以内向凸透镜移动时,所得虚像的高度才是越来越小的,结果焦距f=12厘米。  相似文献   

7.
一、平行光法原理: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的折射后会聚于焦点.方法:如图1,让平行光源发出一束平行光(精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用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亮点,用刻度尺量出透镜中心(光心)到光屏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他们对于凸透镜和有关的光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刻,并且掌握一般光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跟这个实验有关的光学知识主要是透镜成象的原理。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物体上某一点发出的反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各光线成为会聚光束,并会聚在一点。这一点就是物体上某一点的实象。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物体上某一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各光线成为发散光束。所有发散光束反方向的延长线仍会聚在一点。这一点是物体上某一点的虚象。当学生懂得了这些道理之后,他们就能理解:作图成象时只要应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在各种光学仪器上,若透镜的焦距一定,则透镜的直径愈  相似文献   

9.
原题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线,则光源的位置应()  相似文献   

10.
例1(’98天津)有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光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解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设凸透镜左侧为物区,右侧为豫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P是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当物体…  相似文献   

11.
原题 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线,则光源的位置应( )  相似文献   

12.
1.凸透镜成像作图(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由位置①移动到位置②时,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如图1.  相似文献   

13.
修敏 《初中生辅导》2009,(35):26-28
利用平行光的会聚特点实验原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在焦点处会聚,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器材凸透镜、白纸板、刻度尺。  相似文献   

14.
凸透镜的焦距是指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它的焦距呢?(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P62、1)。1平行光会聚焦点法器材: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刻度尺、白纸屏原理: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一点,如图1方:法:将待测焦距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白纸屏放在另一侧,改变透镜和白纸屏的距离,直到白纸屏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f。2二倍焦距成像法器材: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原理:当蜡烛(如图2中的AB)离凸透镜二倍焦距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透镜二倍焦距…  相似文献   

15.
高考实验题考查的是考生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剖析考生这类试题的答题,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第18题 某同学用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在水平光具座上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先使小灯泡、透镜和屏的中心等高,再调节三者间的距离,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灯丝像.(1)测量透镜到灯泡的距离l1及透镜到光屏的距离l2,则可得到透镜的焦距f=  .(用l1,l2表示)(2)保持透镜不动,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一个焦距的距离,再移动小灯泡,使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指出该像…  相似文献   

16.
1.制作材料 凸透镜一片,圆形平面镜两片,圆形毛玻璃一片,双层硬纸筒一个。 2.制作要求 凸透镜直径,平面镜直径,毛玻璃直径,外层纸筒的内径都相同,约5~6cm。凸透镜的焦距约10~15cm。双层硬纸筒的长度25~30cm。根据三个镜片之间的距离可把内层纸筒分成四段,便于固定三个镜片。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时,一般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把凸透镜对着太阳光线,再移动白纸,使太阳光线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亮点(焦点),最后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但该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个人更不好操作.为此,笔者利用身边的相关器材组合了一套实验装置,不仅成功地演示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而且能快速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顺利地解决了课本上不易测焦距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刘振华 《物理教师》2005,26(8):12-12,14
原题: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图1A.应适当升高.B.应适当降低.C.应不动.D.无法确定.原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假设没有水,焦点处点光源  相似文献   

19.
考点一凸透镜例1在如图1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  相似文献   

20.
一、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光路图如图1所示,根据这个原理,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移动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点,这个点就是焦点,用刻度尺量出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