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瑞蕻,原学名赵瑞霟,后通用笔名赵瑞蕻;曾用笔名阿虹、瑞虹、朱弦、朱玄等。1915年11月28日(农历乙卯年10月22日,属兔)生,浙江温州市人。父亲赵承孝,字八铭,上过几年私塾,读四书、古文,会写一笔端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琐忆》一文的作者是唐弢,关于“唐弢”名字,还有一些趣闻呢!一、不是笔名是真名不少人以为“唐弢”是笔名,其实不然,唐弢进小学时,老师给他起名叫“端毅”,本来这两个字都是“立”字打头,也很有特色。但唐弢本人很不喜欢这个名字。有一年暑假期间随老祖母上山进香,他对庙  相似文献   

3.
蔡锷不仅注重武装斗争,而且重视舆论宣传,早年曾以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诗文,反对列强入侵,抨击封建统治,宣传革命理论。对这些笔名,蔡锷生前并未提及。蔡锷逝世后,虽然人们通过蔡锷年谱得知孟博、奋翮生、击椎生是蔡锷的笔名,但长期无人对其进行过论证。1995年,曾业英经考证后认为,不仅孟博、奋翮生确是蔡锷的笔名,而且蔡锷还有个"劫火仙"的笔名。而对"击椎生",他未及考证。近年来,殷英提出了击椎生不是蔡锷的笔名而是殷承瓛的笔名的观点。但经笔者多方面考证,"击椎生"不应是殷承瓛的笔名,而应是蔡锷的笔名。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鲁迅、徐志摩、戴望舒、莫言……这些作家的笔名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1.鲁迅(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多若繁星,丰富多采,起名方式,不拘一格,妙趣横生。作家的笔名,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志向、学识和情趣。综观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的缘由,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有所寄寓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主要笔名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据统计,他曾使用了140多个笔名,可列为“笔名之最”。鲁迅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说:“一个作家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鲁迅前期使用的笔名,如“戛剑生”、“索士”、“迅行”等。大都寄寓有自励,奋发、探索前进的意思。后期使用的笔名,“敬一尊”、“桃  相似文献   

6.
笔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在文学史上,有的作家笔名之多,令人吃惊,如鲁迅有130多个笔名,法国司汤达竟有200多个笔名。有的作家则一生几乎不用笔名,如诗人臧克家等。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笔名     
沈从文先生解放前的作品和文章,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数量是用不同的笔名发表的。今就我们在编《沈从文著作系年目录》的过程中见闻所及,将其笔名辑录如下,供海内外爱好沈从文先生作品的同志和朋友参考。所录笔名按使用时间先后排列,每一笔名尽可能列举一些例证,并标明各笔名使用的时期。他的乳名、学名、别名和部分不明出处的笔名也附在后面,以利学术界参照和进一步考证。有的笔名我们能解其意,也予  相似文献   

8.
网络小说作者在创作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其作品的内容来设定笔名,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小说作者笔名系统。受著作权影响,这个笔名系统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笔名形式多样、内容多样,呈现出独特的饮食文化语言特点,具有随意性、诉求性、人格化的特征,并从饮食类型、功用及文化内涵等层面阐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生用了157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他根据当时战斗的需要而使用的,都有一定历史意义。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鲁迅用过的这些笔名,既有助于研究鲁迅光辉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有助于对鲁迅斗争艺术的理解。为此,本文作者曾作过研究,写了《鲁迅笔名考》,共三万字,这篇文章作了压缩,仅对一些常见笔名作点考释,以期得到同识者的关注,把鲁迅笔名研究再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0.
笔名通常是在著书或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名所署的假名,其与"字"、"号"不同。与真名相比,笔名有更大的随意性,且在很多时候,笔名和真名并不存在对应关系。笔名通常被认为兴起于明清时期,是话本小说流行以后出现的。当时作者所写内容多属民间故事、村言村语,这被一般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对于吕荧的关注较少,甚至对于吕荧所使用过的笔名也尚未有一致的说法。经查阅相关资料和考证,吕荧曾使用过的笔名主要有林光耀、倪平、吕荧、何勤等,个别笔名还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需要具体辨别区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一生中用过一百多个笔名。他的这些笔名,有的犹如煌煌的火炬,照亮了人们夜行的路;有的犹如匕首、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从这些笔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的战斗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先生与敌人斗争的伟力。鲁迅的笔名能够产生这样突出的效果,与其笔名运用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一、节缩鲁迅先生的笔名大多采用节缩(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陈望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丰富的内涵。“索士、索子”是一九○三年鲁迅  相似文献   

13.
李边 《小学生导读》2014,(11):20-21
正我们熟悉的好多作家名字,其实不是他们的原名,而是笔名。给自己取个笔名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你知道一些作家的笔名是怎么来的吗?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笔名的:母亲姓鲁;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鲁迅笔名浅析蔡效淳鲁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文豪周树人先生的笔名,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他在3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变换使用过的笔名竟达130多个,就鲜为人知了。鲁迅笔名之多,堪称我国作家之最,在世界伟大作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据考察分析,他每个笔名都寓意着深...  相似文献   

15.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  相似文献   

16.
邓拓笔名考     
邓拓在杂文《你赞成用笔名吗?》里,举我国著名作家关汉卿、王夫之、鲁迅、茅盾等为例,说明,“历来许许多多严肃认真的作者,他们往往使用各种各样的笔名。”又说,“笔名的作用是颇为复杂而微妙的”。写作态度一向严谨的邓拓,也在不同时期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其作用也是“复杂而微妙”的。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作家都跟笔名——另一个自我,具有亲密甚至迷失的神秘关系,其造成的冲突经常是非常严重和不可逆转的。"不论采用某个笔名的初衷是什么,一个笔名一旦出现就能形成自己的生命。很多作家都跟笔名——另一个自我,具有亲密甚至迷失的神秘关系,其造成的冲突经常是非常严重和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8.
三位文学巨匠的笔名鲁迅、郭沫若、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位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纵观其笔名,曾超过百个。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尔后凡作以此名为多,何以用此笔名,他自释有三条...  相似文献   

19.
作家与笔名     
笔名是作家在发表作品时所采用的名字,河多作家的笔名.都是河用意、有来历的晚清时期的文学家曾朴,以“东亚病夫”为笔名,发表《孽海花》,表示人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弄和侮辱。鲁迅,原名周树人.一生用过一百三十多个笔名。“鲁迅”这一笔名是地19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第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的,也是最钟爱的笔名,因其含义h三:寄托着对于仁厚而善良的母亲鲁瑞的爱;蕴含“愚鲁之人应当赶快做”的自诫;古代中国周、鲁家于任,是毛泽东的笔名有次毛泽东从同学萧子境的手中借到《世界英雄豪杰传》一书,毛泽东X.Jt…  相似文献   

20.
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但文人学者常常除了其原名外,还有笔名。笔名,是著作人在发表作品文章时不用本名而另外起用的名字,因此也叫做“著作名”。如同探究古人的别号可见其性格、爱好、文化品味一样,文人学者的笔名一般也都有其独特内涵,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