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刘莫 《垂钓》2004,(4):43-43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鱼类诱食剂:它没有香味,不依赖于鱼儿的嗅觉以及饥饿程度,也不局限于某个水层的鱼儿。  相似文献   

2.
下棋的时候,能在对方空里闹事儿出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这需要对棋形有敏锐的嗅觉和精准的计算力,我们来看几个实战例。  相似文献   

3.
减肥也搞怪     
刘家玉 《健与美》2020,(2):94-95
虽然有些举动看起来稀奇古怪,但真的把它们付诸于实践,确实能对减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去闻诱人食物的气味老鼠的嗅觉在身体控制饥饿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去除嗅觉功能的老鼠消耗了更多的热量,减轻了体重,而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了。为了进一步证明气味会影响肥胖,研究人员硏制出嗅觉功能超强的老鼠,它们的体重增加并变得肥胖。  相似文献   

4.
浓引淡钓     
张炎冰 《钓鱼》2013,(24):11-11
钓鱼人早就知道,水生的鱼和陆生的动物、人一样,具有嗅觉和味觉。科学研究发现,包括索饵、生殖、集群、防御、涸游在内的鱼类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嗅觉和味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每个钓友都会遇到鱼不咬钩的情况。以往我们都是从水温、气压、水体含氧量等方面去分析解释的,这些分析解释也是正确的,科学的。那么,在温度、气象条件都正常的情况下,鱼仍不咬钩,会不会还有其它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鱼被钓滑了。长期的垂钓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鱼是通过它自身的听觉、嗅觉和视觉去寻觅、发现,吞食食物的。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鱼的听觉分辨力、嗅觉分辨力和视觉分辨力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探讨一下鱼被钓滑过程中所形成的拒食现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韩国人开了"暴力围棋"的大门。 从此,棋盘上的血腥味越来越浓。敏锐的嗅觉和超常的力量正是制敌利器。 这有一点像狼的本性。 本站NEC杯的两盘棋则更加强烈和血腥。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消费市场.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大量的社会资本犹如饿极了的狼群,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任何可能获利的领域.伴随着2016新年钟声的响起,这群嗅觉灵敏的家伙,不约而同瞄上一个新的目标:电子竞技.于是电竞馆加盟成为很多投资者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嗅觉十分敏锐,要比味觉敏锐1万倍。嗅觉的利用最先体现在医学上,气味诊断法便是中国医学的首创。中医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中的“闻”,就包含嗅气味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如何稳持对称阵形的先手 如何把握死子不急吃的关键 如何粉碎对手泡沫攻势的骚扰 如何培养弃子作杀的嗅觉 面对这一道道难题,特级大师赵国荣用理智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浦鸣 《中国钓鱼》2001,(9):33-33
嗅觉是鲤鱼觅食的主要功能。因此,我选择味浓持久、穿透力强的大蒜主攻鲤鱼嗅觉,只需用发酵法除去大蒜的辛辣属性就行。 经过多次试验,我将用料和制作过程定型为:1千克玉米酒糟加工成酒糟泥,一头大蒜也加工成  相似文献   

11.
鱼鹰子  陶世君 《垂钓》2010,(8):36-38
五、鱼类的感官及食性概述: ①鱼类的感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敏觉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器官。鱼类主要通过化学感受器感受周边物质的存在。嗅觉和味觉分辨的都是味,对同一物质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气味与口味。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据《新科学家》最新报道,信鸽以它们穿过几百公里不熟悉的范围后能成功返回家中的本领而出名。但是,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说,鸽子利用它们的嗅觉,还有一些人认为鸽子是利用地磁导航。然而现在的研究可能会最终把争论定格在嗅觉上。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信鸽必须使用一种罗盘来指示方向。但和人类的罗盘相比,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信鸽使用哪种感知器官,又是怎样实施这个过程的?这至今仍是生物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难题。目前最时兴的理论有三个:视觉、磁力和嗅觉,你相信哪一个呢?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信鸽必须使用一种罗盘来指示方向。但和人类的罗盘相比,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信鸽使用哪种感知器官,又是怎样实施这个过程的?这至今仍是生物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难题。目前最时兴的理论有三个:视觉、磁力和嗅觉,你相信哪一个呢?  相似文献   

15.
胜利的姿态     
《新体育》2008,(5):13-13
好的摄影师就像好的猎人,嗅觉无比重要,好照片就摆在那里,就看你在什幺时间按下快门了。春天需要振奋和高亢,要符合这个季节的气质。莫过于酣畅淋漓的胜利场面。连老虎伍兹这样的闷骚男人都忘情欢呼了,更何况那些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家伙。幸好我们抓住了这一刻。N  相似文献   

16.
清淡饵     
张炎冰 《钓鱼》2012,(6):23-23
鱼饵浓腥浓香是为了刺激鱼的嗅觉,即使是混合型的腥香饵也有偏腥或偏香的倾向。可是有些饵味不浓,淡淡的,一旦鱼招来后就赖着不走了。鱼和人一样,嗅、味觉联动。当水流通过鼻孔,嗅到熟悉的味道后鱼就会趋近并激发食欲,此后味觉、触觉、视觉主导摄食行为,嗅觉不再起主导作用。所以诱鱼到位后,钓饵的作用变了,适口性第一。  相似文献   

17.
郭全刚 《钓鱼》2014,(22):46-47
野生鲶鱼是属于淡水中古老的纯肉食性鱼种,是淡水中主要靠夜行捕食的有胃肉食性鱼类,底层鱼,性凶猛,处于水中食物链的顶端。鲶鱼眼小趋暗畏光,但嗅觉灵敏、触须发达。其捕食主要靠嗅觉和触须探测水中的各种鱼虾蟹等水生动物,一旦发现猎物在其有效攻击的范围之内便会迅速出击,而后又回到窝内。鲶鱼夜晚也会捕食落入水中的各种昆虫和蛙类。  相似文献   

18.
三、诱食剂的“运作”和鲫、鲤对它的感受过程 诱食剂在水中的运动轨迹,像声波一样,向四周扩散。也有从强到弱直至消失的过程。鲫、鲤则通过嗅觉沿诱食剂的浓度梯度游向食物源。而味觉不但能分辨出诱食剂的化学成分,并且对它的浓度也十分挑剔。 鲫、鲤对诱食剂的感觉器官是嗅觉和味觉系统。嗅觉是“远距离侦察器”。它的感受距离仅次于听觉。对水中出现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味儿)进行辨别、筛选和定位。并通过中枢神经下达游近或逃避的指令。味觉是“近距离侦察器”。鲫、鲤对某些食物味道的敏感程度是人类的几百倍(例如对食盐的感…  相似文献   

19.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并  相似文献   

20.
人体如果缺硒,容易致癌;缺钼容易患食道癌;缺铜容易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贫血;缺乏锌会出现味觉下降、嗅觉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