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斐斐 《新闻世界》2014,(7):384-385
鉴于张学良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传奇经历,其口述历史备受关注。张学良的口述历史是一个体系,对研究张学良的生平和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分析《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张学良口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张对西安事变等历史内幕的回避,探讨口述历史中口述者回避部分关键话题的困局,分析口述者回避的原因,归类回避的话题,并从采访者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是张学良的亲密合作者。我在美国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档案资料时,杨虎城是注意的重点之一。结果,发现部分新资料,有助于西安事变研究的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3.
安宁 《中国档案》2006,(9):60-61
今年是西安事变七十周年,有关事变当事人的轶文轶事会较多地进入传播渠道。但至今在诸多张学良的传记或专著中,均未见到关于他青年时期在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公司)任职的记载。过去,山东枣庄矿务局一些从事中兴公司历史研究的人士也一直认为张学良虽然在公司持有股份,但并未到公司办公。2005年,笔者在山东枣庄文化市场购到3卷中兴公司档案,其中经张学良亲笔签署的文牍就有8件。这批档案的发现,以铁的事实证明,张学良不仅在中兴公司任职,而且曾亲自到公司办公、签阅公司文件、处理公司事务。  相似文献   

4.
贾力增 《中国档案》2016,(12):82-8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请予支持,并联名电请中共中央急速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大计”。为使中共代表尽快到达西安,双方商定,红军在保安赶修简易机场,张学良、杨虎城派飞机来接。于是,中共中央连夜开会决定,派周恩来等前去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在保安红军大学前面的平地上赶修机场。  相似文献   

5.
周利成 《中国档案》2016,(12):80-81
2016年是西安事变80周年。前不久,在天津市档案馆馆藏中,笔者发现了1947年12月《中国内幕》第二期曾刊发的《张学良能出山吗》一文,详细记叙了从西安事变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学良漫长的幽禁生活和几次重获自由的机会,而文章中披露的张治中、宋子文、莫德惠等人多次探视张学良的细节和对话,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3,(6):64-64
西安事变珍贵文献在纽约拍卖一批和西安事变有关的珍贵文献2013年3月20日在纽约拍卖,其中两件毛泽东署名的信函和文件以百万美元的价格拍出。本次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一件拍品是张学良1937年1月所写的"告别信",以85万美元成交。张学良在信中表示"宁可自尽也不愿受辱",叮嘱家人"愿张氏子孙为国为家,同日本不共戴天之仇,愿世世勿忘"。信尾向宋子文等人交代了张家财产的分配。目前还不清楚买家的具体身份。此前有媒体称,  相似文献   

7.
<正>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杨虎城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毅然联合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随即致电全国,提出八项救国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当天,张学良即电告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力促事变和平解决。22日,宋子文、宋美龄也从南京到达西安,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六项协议,在蒋介石承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前,在西安发生了"艳晚事件",为西安事变的一次预演。这次事件的爆发是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是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还是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9.
曾三传     
六、飞往西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立即向中共中央通报,说他们扣留了蒋介石,并提出八项主张,请中共中央速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事。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丹 《兰台世界》2012,(25):13-1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为实现全国抗日的主张,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对于张、杨两将军及西安事变的各种舆论喧嚣尘上,其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苏联的反应。从12月13日起,苏联《真理报》、《消息报》以及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连篇累牍地发出报道、评论和文章,肆意歪曲西安事变的性质,并对张、杨两将军进行指责,公开宣扬称张学良为"叛逃"、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口述档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首先介绍了张学良将军的口述档案形成的历史阶段和公开的时代背景 ,然后从五个方面向读者说明了目前公开的张学良口述档案的内容真实性和价值珍贵性 ,最后作者从一个史料工作者的眼光向大家展示了张学良口述档案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司久岳 《档案天地》2004,(5):27-28,23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戏剧性也是最神秘的—个重大事件。其主要参与者为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宋子文和宋美龄。其中,宋子文一方面说服蒋介石妥协,一方面稳住南京政府不要轰炸西安,一方面代表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谈判。尽管有关西安事变内幕的许多说法或当事人回忆已陆续见诸报刊和书籍。但宋子文的亲笔日记,因其不是为发表而写,反而是最有可能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张学良和杨虎城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西安骊山脚下响起一阵“砰砰”的枪声,堪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声惊雷,惊碎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决策,惊醒了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中华的白日迷梦,从而建立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新局面。这就是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的“百安事变”。笔者乘赴西安参加“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之机,有幸采访了当年事变的亲历者,今已86岁高龄的宋黎。他向我披露了事变前后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一。从北平到西安宋老满头银发,脸色红润,身材高大挺直,令人想见其当年俊朗洒脱的风采。他是吉林梨树人,先后就读于西丰县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6,(47):12-12
12月12日,西安事变70周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在这一天举办了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价值,以及张学良、杨虎城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遭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发生的,中共中央在获知事变发生的消息后,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12月17日,周恩来等作为中共代表乘飞机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受幽禁的岁月留下不少口述档案,其中包括张学良与蒋介石、宋美龄之间的谈话记录、录音资料等。如今斯人已逝,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这些档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张学良同蒋介石的复杂关系,以及张学良受打击迫害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北平图存学会是留居北平的张学良部署为响应西安事变而成立的救亡团体.它从成立后就积极开展对于西安事变的宣传,让北平的广大民众了解到西安事变的真相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张,同时也做了一些联络与团结工作.由于它存在时间较短,留存的史料有限,对它的研究仅限于初步探索阶段[1].笔者愿就此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西安事变爆发后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新闻界的活动对西安事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埃德加·斯诺、范长江和杜重远的新闻活动为例,分析当时新闻界的活动对西安事变所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上世纪30年代新闻界的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推动力上对西安事变的发生有着一定影响。具体而言,其一,斯诺的陕北之行及其报道同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有联系;其二,《山西日报》、《大公报》等关于陕北红军的报道和西安事变的发生地点有联系;其三,杜重远同张学良、杨虎城的行为有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口述档案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本文从口述档案的概念入手,研究口述档案的价值,并以张学良口述档案为例分析口述档案的特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口述档案,使其为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保存社会记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一生坎坷,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便开始了长达50年的幽禁岁月,终日以愁闷为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张学良除看书写字外,唯一的娱乐就是垂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