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行素质教育、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教学基础比较薄弱,素质教育成效不够明显。通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套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行素质教育、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教学基础比较薄弱,素质教育成效不够明显。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套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行素质教育、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实践教学基础比较薄弱,素质教育成效不够明显.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汤小倩 《科教导刊》2023,(28):116-118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改革实践正在有序开展,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二者的融合效率。文章以此为视角,分析了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方法革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一年来关于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3次重要讲话的认真学习,从6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贯彻讲话精神,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一是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三是树立精品意识,强化学术道德,坚决摒弃泡沫学术,抵制学术腐败,四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五是正确处理应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关系,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六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而言,重视程度不够;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育人实效性不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学科建设基础薄弱是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育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加强领导,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环境;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挖掘校内外实践资源,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环节;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育人融入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是实...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是培养“三个面向”、“四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全面内容与哲学社会科学密不可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教育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  相似文献   

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等问题。而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直接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十九大精神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教材、教学、教师"三位一体"出发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科、层次、年龄三方面构建起梯队衔接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优势特色学科;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科素质教育对于其他素质的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学生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当中。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政课局限于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本身,忽视对本领域以外的社科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学生社科素质教育体系由"三位一省"("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自省")的教育模式以及多种教育途径和措施组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贯彻以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发展,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依然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理结合"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结合与素质结合,是高等教育提出的理想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却难以为之,其根源在于哲学观念滞后。交换哲学观为"文理结合"提供了逻辑上的解决途径。自然科学作为选择能力,社会科学作为交换秩序,必然有机地统一于人们的交换实践,但是分科制客观形成了文理结合的技术壁垒。哲学应该总结各学科的基本原理,打通各学科间的概念对立,统一概念,破除语言上的技术壁垒。在学术体系的整体结构中,哲学处于观念层次地位,文理处于主体层次地位,数学处于基础层次地位。当哲学向下躬亲,总结文理、拥抱数学的时候,才能做到学术体系的义理圆通,"文理结合"才是无碍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是科学,由此实验科学的实证、假设可以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哲学的融通、革新观念应当成为教育理论建设重要理念,科学家品性也必须成为教育研究者基本素质。目前需要从研究生阶段理解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杨红秀 《高教论坛》2012,(6):135-137
高校社科联的悄然升起,无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整合,还是对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社科联的发展历程较短,在探索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帮助高校社科联走出困境,探索其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下 ,高校哲学教学在现实中处于尴尬地位。要想哲学走出难堪 ,就要进行哲学素质教育 ,即促使哲学教学实现向睿智艺术、向人格素质、向实践能力的三个基本转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自我屏蔽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客观存在,这种现象既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际效果,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受到影响。因此,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自我屏蔽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者,需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加强哲学理论及其向课堂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植入研究性教学,以实现大学生从懂马克思主义向信马克思主义的跃进。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对理工科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是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优势,为此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相应的思路及措施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能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实践性效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强化教学实践性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分析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阐述了自然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内容和方法,探讨了教学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以及素质教育管理体系的架构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