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谜语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先猜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生:镜子。二、探究活动一:手电筒打靶师:镜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玩游戏——手电筒打靶。活动的具体要求:在黑板上贴上6个不同  相似文献   

2.
王惠芬 《早期教育》2005,(11):17-17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这是镜子、是生活,也是对我们家园合作的生动描绘.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口语交际”课——《假如我是导游》.这节课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同时,作为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课整堂课我们都将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不使用纸和笔. (生好奇.) 师:今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导游词”,第二部分是“关于导游”.现在,我们先进人第一部分的学习.同学们先观看大屏幕上的景点画面,然后介绍你所看到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王勇  杜官鑫 《湖北教育》2003,(23):16-17
片断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采用“读书沙龙”形式,学习了《开国大典》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充满热情,积极而又主动。这节课我们仍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学习课文后三部分,希望同学们把课下自读自悟的体会在这里进行交流,让大家在与你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感受。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深邃的夜空点缀着点点繁星.面对这神奇、迷人的夜空你能想到什么呢?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凭着奇妙的联想与想像,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神话境界.这便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幅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我看了同学们的观察记录,非常精彩!今天,我给大家又带来一位朋友,想想可能是谁呢?你看看吧!(播放蚯蚓动画。录音:大家好,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什么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谁都能猜到: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果然有道理!  相似文献   

8.
(师板书并屏显课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精当描写人物》的写作课.学习本课的目标是学会精当地描写一个人物.首先,“精当”是什么意思呢? 生:精确恰当. 师:很准确.描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那人物写谁呢?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作为这节课的写作对象好不好? 生(齐):温馨. 师:好,温馨同学请起立!你最好面向这方,让观课老师也认识一下你.你姓什么?  相似文献   

9.
师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同学们都听过吧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投影 :歌曲《走进新时代》(约 3分钟 )师 :这首歌深情地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歌曲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巨变。从这种历史巨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哲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多媒体投影 (见幻灯片 1) :课题幻灯片 1师 :怎样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观点呢 ?先请大家观看下面…  相似文献   

10.
杜伟 《黑河教育》2013,(3):27-27
学习目标会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预设导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直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2.预设学习目标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本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预设本节课学习目标)3.完成导学指要一(学生通过导学指要一认识组合图形、会分解组合图形)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卡,看导学  相似文献   

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上。课一开始,我一反教师出示学习目标的常规,把确定本课学习内容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我笑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获得什么呢?结合预习,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什么?②你想学会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谈谈你们的意见。”学生开始露出吃惊的表情,没有想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会由自己来定,但继而转惊为喜,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商量后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①理解作者的观点。②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③联系学习实际,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对于第一个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谜语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先猜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  相似文献   

13.
思维陷阱     
数学老师是刚从学校分来的年轻人,讲课很活,思维非常敏捷。有时兴致来了,把课本放一边,跟同学们讲些数学趣事。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这天,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就和颜悦色地对大家笑。我们觉得数学老师情绪很好,这节课肯定有好戏。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可以长长地吁一口气。让我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定会感到是一种至美的精神享受。(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诗人“杜牧”,小学时还读过他的诗,是哪一首?生:《山行》。(齐背诵)师: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写得清丽生动。他还有不少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艺术成就也非常高。今天我们学习的《泊秦淮》就是其中的名篇。请大家先听一遍名家朗读,注意听清语气、节奏。(多…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一、复习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22课,回想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定向示标1.导入新课: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昨日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令我们惊叹,今日的钱塘江大潮更令我们叹为观止。(板书:22观潮)2.同学们,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构建起上节课所学与本节课新知的联系。由学生想知道什么,确定本课时学习目标,以改变老师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学习状态。〕三、自学指导1.作者用生动的笔墨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下了钱塘江大潮的瞬息变化,下面,我们就跟…  相似文献   

16.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级 :高二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时安排 :一课时主要资料来源 :科利华电脑备课系统执教者 :潍坊第一中学 王向红※  ※  ※师 :上课。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示多媒体画面①。画面出现醒目红色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形象。)师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发挥联想与想象 ,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诗人的感情。(出示多媒体画面② ,学习目标 :( 1)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 2 )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 3)训练朗读能力。)师 :请同学们速读全诗 ,结合思…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什么?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会飞的鼻子     
少年宫兴趣班的铃声响过后,老师笑眯眯地走上了讲台,神秘地说:“大家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到这儿来不就是学习怎样写作文吗?难道……”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画鼻子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9.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2,(35):35-36
上课铃响了, 同学们快速走进教室。这堂是大家最喜欢的心理健康课, 美女于老师已经等在教室门外了。教室里安静下来, 于老师微笑着看着同学们, 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在我们人生的坐标上" 几个大字。"同学们, 这是我们这节心理课的题目。请大家准备一张纸。"于老师带领大家画 " →", "请大家画长一点哈!" 老师说。"老师, 你让我们画的是数轴吗?" 有人问。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四首》的《观沧海》。这是我们在初中学习的第一首古诗,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师:关于这首诗,同学们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一些疑问。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家集中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二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以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