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阿龙 《新闻天地》2007,(8):16-18
年过六旬的孔老汉退休后准备在家安度晚年,没想到,两个儿子创业失败,欠下外债。创业失败后的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与酒为伴。老汉想了各种办法刺激两个儿子,希望儿子重新振作起来,挺起胸膛,一切从零开始。但儿子不为所动,依然消沉。无奈之中,老汉决定亲自上阵,他说,我的人生从60岁开始,我就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过不去的坎。儿子们被父亲的激情创业所感动,纷纷加入他的行业。如今,老汉不仅还掉了外债,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2.
上山的路     
从前,有个老翁,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憨厚,次子机灵,三子刚猛。老翁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不知我这些儿子能否活得更好呢?于是,他决定测试一下三个儿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阿龙 《新闻世界》2005,(6):31-33
年轻的妻子得了尿毒症,久治不愈,丈夫的心却早已飞出了家门,更可恶的是,他还将外面的女人公然带回家。倔强的妻子毅然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年仅6岁的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别怕。我是个男子汉呢,长大了我要当医生;治好你的病!”妈妈抱起儿子,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行的,妈妈相信你。我等着这一天。”为了实现各自的诺言,儿子一边拼命学习,一边照顾着妈妈的生活,妈妈在儿子的感召下,顽强地走过风雨。如今,9年过去了,她还依然健康地活着,为了儿子那稚嫩的誓言,她要等儿子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4.
赵勇 《新闻世界》2008,(8):132-132
雷仁粉曾是文山州西畴县民政局副局长。半年前,她的儿子李万宇不幸患上白血病,社会各界给予了母子俩不少捐助。然而,相对于30万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费用来说,这些捐款仍是杯水车薪。她带儿子在北京治病期间,一度抛开官员的面子,上街乞讨,只为全力救治儿子。  相似文献   

5.
尹玉生 《新闻世界》2007,(11):49-49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人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的,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收集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子日记     
郭文斌  远杉 《出版参考》2004,(12):16-16
中午,儿子说他下午一点半去同学马龙家。我没有同意。午休起来,儿子不在,桌子上有个留言条:老爸: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4日晚,济南电视台《泉城夜话》栏目演播大厅,当山东大学“残脑”教授王政之和90多岁高龄的母亲隋桂芝各柱一双拐仗登上演播台时,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我儿子是1979年在北京参加世界高能物理学会时突发重病而致残的,医生说他活不过两年,老伴和儿媳承受不住打击,一个猝然去世,一个离家而走,我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我不能死,我死了儿子怎么办……,只要儿子还有一口气,我就好好活着照顾我的好儿子一天。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默念的第一件事就是:绝不能先我的儿子而去……。”台上,隋桂芝泣不成声;台下.观众们早已泪雨滂沱……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2007,(2):1-1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条横渡大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当男人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儿子吃时,船却突然剧烈摇晃,刀子在男人摔倒时插进他的胸部。男人慢慢地站起来,在儿子不注意之时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2005,(11):66-67
最近,我做了一次有趣的尝试:精心挑选了儿子不同时期的12张生活照片,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儿子个人写真挂历。  相似文献   

10.
左雪文 《新闻记者》2005,(10):35-35
日前翻开北京出版的某报纸,一个醒目而颇抢眼球的标题跃入眼帘——《9岁的儿子要买“避孕套”》。说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9岁的儿子去商场购物。其间,儿子多次提出要给他买“避孕套”。起初,年轻的爸妈还以为现在的孩子“性早熟”而顽皮,  相似文献   

11.
卢勤 《出版参考》2005,(12):19-19
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相似文献   

12.
前年底我家属临时来队,事也凑巧,来队的第三天,基地宣传处要我到海军报社学习,看着疲倦的妻子和刚满3岁的儿子,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回去。等我给妻子说明情况后,她却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永军,你去学吧,俺娘俩明天就回老家,到报社学习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俺苦点累点没有啥。”听说要回去,儿子不干了,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坐火车人多,俺妈和我是站着来的,我不回去,不回去!”我没法回答儿子,只是紧紧地把儿子楼在怀里,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妻子决意第二天就走。坐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儿子问我:“爸爸,咱今天上哪儿去?”…  相似文献   

13.
千里走单骑     
《新闻世界》2005,(12):61-62
剧情简介 高田(高仓健饰)接到儿子健一患病的消息。从所居住的渔村赶往东京探望。但多年来的父子隔阂使儿子拒绝见他。但高田仍然决定帮助儿子去完成他的心愿。 高田独自来到中国云南。在帮助儿子完成心愿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结识了很多纯朴善良的中国人。短暂的中国之行充满了意外的经历和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这一切都使高田对儿子健一的内心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产生了强烈的父子共鸣。他完成了与儿子在精神世界上的彼此沟通,也同时获得了对亲情与人生更多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岁的儿子,病床上,她写下了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意外出现了;这四封家书感动了整个宁波城,爱如潮水般地向她涌来……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7,(12):9
深夜.小林突然惊醒,穿上衣服就跑到校门口的网吧。原来,他在网上收养了一个“儿子”,每天都要喂养和逗他玩,如“儿子”不满意,就会被其他网民“领走”。小林昨晚因听一场讲座,忘了喂养。当小林赶到网吧时,“儿子”已面露不快,经小林一番安抚才重露笑容。尽管这只是一种网络游戏,但小林却很投入,他说,他的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招聘儿媳     
心结 像所有当妈的人一样,范沁芳认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单打独斗攒下家业——一个在本地相当有知名度的餐饮集团,而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儿子李洋二十有七,面貌清秀、干净整洁,小硕毕业,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17.
爱的纷争     
阿成  茼子 《新闻天地》2005,(3):31-33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14名乘客不幸遇难。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被媒体称为“伟大的父母之爱”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也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不仅认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为“儿子”,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天亮了》。  相似文献   

18.
改行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厂主杰克看到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一个热门行业。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需要转产,生产残疾人用的小轮椅。儿子大惑不解,但还是遵从父亲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黑丁  莉萍 《新闻世界》2005,(11):33-35
随着对京城巨贪毕玉玺的妻子王学英的审判.“贪内助”一词也随之成为一个流行词语。令人吃惊的是.王学英成为毕玉玺堕落过程中的催化剂.所有的起因竟然缘于一个“爱”字。她爱丈夫毕玉玺.所以纵容丈夫受贿;她爱儿子毕波,所以把贪来的钱财给了儿子。但她没有想到,正是这种畸形的爱,才害了丈夫和儿子,也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文人与车     
陈雄  小西 《出版参考》2008,(12):41-41
文人对许多事物总喜欢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对于车也不例外。拿苏洵来说,他为儿子苏轼、苏辙取名,就全与车有关,且煞费苦心,专门作了一篇《名二子》来说明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