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9,(12):79-79
多角度全方位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把特色课程建设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实施策略,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多角度、全方位开发“书香校园”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发特色课程"列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特色课程的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以前学校在特色建设上过多地在外围做工作,很少把改革的触角伸向课堂,伸向课程,所以特色一直不鲜明。要建设特色学校,我认为首先需要关注特色课程的建设。一、关于"特色"与"特色课程"所谓"特色",字面意思主  相似文献   

3.
特色学校的特征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特色学校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丰台二中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丰台区首批特色学校建设试点校、丰台区优质学校。近年来,学校以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课程建设,已初步建成以文化管理为标志的现代学校制度。学校的研究课题——实施文化管理,创建特色学校成为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在不断推进课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实现学校从优质学校向理想学校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生长"过程,是学校特色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明晰特色课程建设意义和基本原则,规范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对特色课程建设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特色学校发展建设是教育发展从数量的发展转变为质量提高的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策略,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可以通过挖掘本校现有的各种潜力和优势,形成独特而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因此,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必须寻找课程建设特色的突破,这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山阳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怎样办好农村学校,并使之成为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关注的话题。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有没有个性,关键要看这所学校有没有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持续发展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内涵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一、对特色化学校的认识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出现了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等概念,这些概念在内涵和外延界定上的莫衷一是以及并用或混淆,导致了认识和实践上的很多误区。如某项活动的″特色学校″,某种技巧的″特色学校″等等,俯拾皆是,这些学校在某一活动、技巧上确有成绩,但学校的整体工作同过去差别不大,办学效益没有明显提高,只是注重了某项特长或少数尖子,往往放弃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学校如此总结,领导如此挂牌、宣传,结果都有特色,也就都没有特色;似乎是特色学校,事实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有的也只是徘徊在有学…  相似文献   

9.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特色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西部某市举办的“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校长的精彩发言。感佩之余,我想到:特色学校似乎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作交流发言的校长们从校园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改革、学制改革、选修课程建设、中高考战略、学校管理改革、对外交流、学科建设等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一些很特别的做法,并最终归结为特色学校的功劳。这其实是对特色学校表浅化的解读,是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西部某市举办的“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校长的精彩发言。感佩之余,我首先想到的是:特色学校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作交流发育的校长们从校园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改革、学制改革、选修课程建设、中高考战略、学校管理改革、对外交流、学科建设等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学校一些很特别的做法,并最终画龙点睛归结为特色学校的功劳。这其实是对特色学校浅表化的解读.是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西部某市举办的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校长的精彩发言。感佩之余,笔者想到:特色学校似乎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作交流发言的校长们从校园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改革、学制改革、选修课程建设、中高考战略、学校管理改革、对外交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是特色学校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校本课程开发既是挖掘和发挥教师专长、促进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学校文化、实现特色学校迈向品牌化的必要途径.创建特色学校,不能简单地把特色项目等同于学校特色文化,更不能以牺牲中心文化来换取学校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代保民 《今日教育》2008,(12):38-39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某市举办的“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校长的精彩发言。发言从校园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改革、学制改革、选修课程建设、中高考战略、学校管理改革、对外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学校一些很特别的做法,并最终画龙点睛地将之归结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功劳。感佩之余,笔者也由此联想到了当前就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的一些误差。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西部某市举办的“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校长的精彩发言。感佩之余,我首先想到的是:特色学校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作交流发言的校长们从校园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改革、学制改革、选修课程建设、中高考战略、学校管理改革、对外交流、学科建设等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学校一些很特别的做法,并最终画龙点睛归结为特色学校的功劳。这其实是对特色学校浅表化的解读,是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现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梳理现阶段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对下一阶段校园足球建设的目的、性质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政策思考与分析,校园足球建设本着既要贯彻政策精神,又要继承以往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真正形成校园足球新样态。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精神底子.创建特色学校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没有文化的特色学校.等于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学校特色的确立和建设,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学校特色要来自于学校历史的积淀.而不是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二是学校特色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赶时髦贴标签三是学校特色要个性鲜明、表现集中,而不是泛特色、伪特色。  相似文献   

17.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教育公平政策和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的价值取向和正确路径。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应确立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定位,构建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机制。在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培训校长群体、培养骨干、培育特色教师、重构学校文化、创生课堂教学的特色等方面的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教育公平政策和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的价值取向和正确路径。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应确立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定位,构建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机制。在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培训校长群体、培养骨干、培育特色教师、重构学校文化、创生课堂教学的特色等方面的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效能的有效策略。特色学校建设可分为特色挖掘,特色形成、特色提升3个阶段,校本研究,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