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学业不良是学校教育中较常见的问题。学业不良者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会显露出与非学业不良者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些不同的行为表现,毫无例外地也会迁移到心理辅导课中。然而,不同于其他课,我倒更乐意,也更希望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能够真实、自然地展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高三学生有着特有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选择和确立适于高三的课堂主题和实施方法,对于心育工作能否有实际效果十分重要。在实践中发现,将图画心理技术引入高三心理课堂,聚焦生涯辅导和情绪辅导两个主题,有助于提升高三心理课实效。本文列举并阐述了高三心理辅导课上图画心理技术的不同应用类型,为高三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心理辅导课无论从目标界定还是从课堂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与学科教学都有根本区别。上好心理辅导课,首先要明确这种区别,准确把握心理辅导课的特点。一、针对性首先,心理辅导课的选题要有针对性。心理辅导课与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它不追求心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是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专题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 ,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是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的技巧与学科知识课教学的一般技巧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还有它的特殊技巧 ,要求心理辅导教师灵活运用 ,才能真正上好心理辅导课。  一、善于抓热点问题 ,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具备的本领。  心理辅导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 ,急学生所需。课前教师要深入学生 ,熟悉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辅导课的逻辑起点合乎国内外关于学科逻辑起点的规定,心理辅导课是教师在班级中以团体动力学为指导,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心理学帮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心理辅导课的德育化、医学化、学科化和形式化等误区,多因培训不力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初中生校本心理辅导课需求问卷,以216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表明:1)初中生对心理辅导课均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不同年级、性别学生没有显著差异。2)同伴关系、情绪调节、人生目标等10个主题的选择人数最多;亲子关系、异性关系、学习动机等7个主题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网络与节制、萌动的青春两个主题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心理游戏、心理测试两种上课形式最受学生的喜爱,小组讨论、课外拓展并列最后;课堂体验这一上课形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故事情节这一上课形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辅导课上,为更形象地向学生阐述沟通的最佳模式,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活动。  相似文献   

11.
赵一奕 《江苏教育》2007,(21):56-56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心理辅导重在体验感悟 我校的心理辅导课根据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形成一定的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心灵的成长》、《校园心育丛书》、《欺负行为干预课程》,同时又针对学生中突发性的一些心理问题设计一些辅导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尤其是在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课堂上,教师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学生的心灵体验、心理成长,而不仅仅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者。所以,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很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的这一节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指导技术设计的,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题活动课。下面,我以我上的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我会更好"为例,谈谈这一节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的分析。一、针对情况,选择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已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要求不断  相似文献   

14.
吴鸿丽 《广西教育》2008,(16):50-50
情境,对于学生应是一种暗示,起到渲染、陶冶的效果,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生动、恰当的情境教学手段是心理辅导课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背景】高中生的情绪特点是一直被关注的话题,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稳定,负面情绪体验增多,表现为两极化,隐匿性。高中生的情绪心理辅导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在讨论情绪主题的课堂上发现,高中生对于一些负面情绪是极其不愿意表露的,特别是像悲伤、委屈、愤怒等情绪。因此,情绪心理辅导课更要看见高中生当下的内心需求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心理辅导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针对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现仅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心理辅导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谈几点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开展高效的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体现学为中心?本文立足于一线课堂实践与观摩,从心理活动课的内容选择、暖身活动、课堂阻抗、关注生成等方面思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学生喜爱的形式,使其有所体会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心理辅导课存在的形式化、孤立化、教育化倾向出发,从辅导理念、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角度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了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多元角色,他们既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心理状况外在表现的教育者,还是心理辅导活动中的辅导者。  相似文献   

19.
开设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课是依据心理学原理和有关教育原理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常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陈小菊 《广西教育》2005,(7A):28-28
心理辅导课教学与一般知识课教学有着诸多不同。要成功地上好心理辅导课,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