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幼儿园管理中的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宽松中带着激情,严谨中充满呵护,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管理者要公平地对待教师,要爱她们,从她们的情感、需要出发,让她们感觉到被重视、被信任。管理工作中引入情感管理为纽带,变管理为服务,关注人的和谐进步,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工作、学习的氛围,真正让情感管理促进幼儿园的工作管理,进而使幼儿园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丽华 《学周刊C版》2014,(2):195-195
幼儿园管理中的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宽松中带着激情.严谨中充满呵护,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管理者要公平地对待教师,要爱她们.从她们的情感、需要出发,让她们感觉到被重视、被信任。管理工作中引入情感管理为纽带.变管理为服务.关注人的和谐进步.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工作、学习的氛围.真正让情感管理促进幼儿园的工作管理.进而使幼儿园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的特点表明,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持有"社会人"人性观的观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4.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的特点表明,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持有"社会人"人性观的观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实践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纲要》的一个重要突出特征,它运用于孩子,固然也运用于教师。为此,作为一所幼儿园“领头雁”的园长,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幼教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策略,提高办园效益。一、创设和谐氛围:注重实干作为新时期的幼儿园管理者,要做到关心每一位教职工,关注每一位教职工的价值和奉献。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使人与人之间感  相似文献   

6.
李晓娟 《成才之路》2013,(26):I0002-I0003
校园人际环境是在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创设和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特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情绪和情感的培养、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承认度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校园人际环境不仅需要强化学校育人功能,也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要提高保教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怎样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暖、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从而保证每个幼儿能在教师积极情感的带动下,愉快、自信、有尊严地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不失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情感特征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它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的情感为基础。如果学校管理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管理中去,他会赢得尊重,形成一呼百应、众望所归的良好的人际氛围。教职工最需要的是领导的尊重、理解、信任、关爱。结合学校管理实际以及自身多年管理经验,我认为作为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满足教职工的情感需要,优化学校管理。一、尊重需要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平等的渴求是很强烈的,他们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人格受到尊重,心理得到平衡。所以校长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要掌握教师的心理。首先,拥有…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已经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想让学校、教师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一个良好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而幼儿园阶段正是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园的教育,一定要引导小朋友独立、自主地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以至于长大后面对这大千世界能够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而小朋友们正是处于幼儿时期,他们刚刚离开自己熟悉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些不适应,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设计和改变,让幼儿能够喜欢这里,这样对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0.
在混龄教育的模式下,幼儿教师要针对各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长时间地进行观察和引导。而要想达到教育的效果,幼儿园管理者就势必要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群体,除了应该有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之外,还要坚持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想成功践行这一理念,首先就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幼儿心理学,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除此之外,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在引导幼儿行为方面更加具备目标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园是一所企业办园,看着周围的企办园接二连三地关停并转,我们的教职工不免茫然、焦虑、不知所措.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管理者如何来管理幼儿园,使教师个人和幼儿园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呢?我们想:教职工个人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幼儿园再发展的关键在于整个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显然,摆在我们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培训教职工,使他们成才.我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相似文献   

12.
说起管理,总离不开制度、规则或指派、指令等显性、硬性的东西,不免其强制性、权威性,总让人觉得管理的痕迹多了一些,给人以生硬、无情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注意到显性管理,那就很难有高水平的管理。所谓幼儿园隐性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采取间接控制或通过潜在力量影响教师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若管理者能恰当地运用目光示意法、动作提示法、表情导航法、情感感染法、人际调距法等,就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作用,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垂范激励。作为管理者,要管理他人,自己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例如:对于幼儿园材料浪…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管理者需要经历的风雨是难以想象的,在工作上不仅要关怀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在管理行为上,对待教师要采用人文化管理,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在管理模式上,要注重科学性,用高效的管理促使教师得到发展。在教学上,要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多钻研,努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让幼儿园文化向更优质的方向前行。一、寻求管理方法,赢得教师信任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关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师为幼儿园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作为保教管理者,要想树立一支高素质高要求的教师队伍,就要抓住人的积极性这个核心,本着充分尊重,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开展实施每一项工作,尊重教师的需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满足她们的需要,以激发她们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园要提高保教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怎样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暖、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从而保证每个幼儿能在教师积极情感的带动下,愉快、自信、有尊严地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不失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焱 《中国教师》2010,(Z1):441-442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要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要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佳男 《成才之路》2021,(13):46-47
情感管理是指管理者用自己的真情实意与被管理者进行情感沟通,满足他们合理的情感需求,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文章简述情感管理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运用的意义,并从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利用心理效应给予幼儿积极的正面指引、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三个方面探讨情感管理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发展的基础是需要情感的,情感的基础是教师幸福,教师幸福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教育应是充满爱、责任与幸福感的,因此,构建"教师幸福"显得极其迫切,"教师幸福"既是一种教育创造能力也是一种教育环境理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幼儿园的男教师数量越来越多,男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成为关注的焦点。让男教师在幼儿园"群"居,不仅能够促进男教师自身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还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现男教师在幼儿园"群"居,是一个需要政策支持、环境包容的漫长过程,这需要幼儿园不仅关注"群"的微观结构,更要关注男教师的专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