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天一早,小!和小o出发去找小e姐姐。小o妹妹,好久不见了!小e姐姐,今天我带了个弟弟来,他叫小#,也住在我们这个村子里。快请进!小#你也住在这个村子里?我怎么没见过你呀?嗯,虽然我也住在这个村子里,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住。我们拼音家族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普通的村子里。村里的人也很普通,到现在还没有出过一个名人。村西有小岭,没有名字。村东有条自北向南流过的小河,原先没名儿,后来我琢磨着,小河的名字该叫管仲河。因为,小河边有个村庄叫管仲河涯。大家都喜欢我给小河找到的名字,因为管仲是一代名相,小河也就有了一些文化味。小时候虽然还不至于挨饿,但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上小学以前就没有读过一本小人书,连有线广播也没有,只是每年盼着春节村里放一场电影。那时候最大的享受就是听祖母讲故事。我至今仍不明白,一个字也不识的祖母为什么能积攒那么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与自己和解     
<正>从始至终没有人说过我的雀斑有多么不好,也没有人说过我多丑陋,只是那时敏感的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埋着头度过了自己的青春。不知道是从小学几年级开始意识到自己脸上长斑的,脸上零星地分布了几个褐色的小点子,虽然也觉得好像不好看,但是那时候经常干农活,闲时就在村子里东串西跑,整个人晒得黝黑,脸上那点儿小雀斑也不那么显眼,所以小学时候我都不怎么在乎。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悖论     
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村子里的理发师在理发店的门口挂了一个招牌.招牌上写道:“我给全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村民看了这个招牌,都愿意让这个理发师给自己理发.理发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有一天,邻村的一位村民问了理发师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位聪明的理发师竞哑口无言.从此,理发店的门口再也没有看见那块招牌.那位村民问道:“您的头发由谁来理呢?”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在一个小村子里,在没有野猫的时候,老鼠洞里一只特大号的老鼠称起了王。这只硕大的鼠望着自己肥大的身躯,尖尖的瓜子,长长的尾巴,大言不惭地对着村子里小鸡、小鸭、小鹅、小兔、小鸟等小动物宣称:“听着,在这个地片上,我是大王,我的本事最大,我想教训谁就教训谁,你们都得叩拜我,  相似文献   

6.
在“五七干校”时期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青铜一家。主人公青铜因为一场高烧而变成了哑巴。城市里的葵花因为爸爸工作原因,也来到了这个小村子。到村子没几个月,葵花的爸爸就因意外去世了。可怜的小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葵花认了青铜作哥哥。到了葵花要上学的年龄,她想让哥哥青铜也一起上学。可青铜觉得自己是哑巴,年龄又大,坚持让葵花一人去上学。虽然上不了学,但青铜会让葵花放学后教他认字。  相似文献   

7.
谢玉娟 《宁夏教育》2006,(12):68-68
案例一:小伟是一名高一新生,开学不久,班主任发现该生见人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与人正视,以为是其性格内向,可不久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小伟频频找老师道歉,话题都是“我惹某某老师生气了,让大家也受到了影响,都怪我。我上课脑子总是想一些乱七八槽的东西,我不是故意的”等等。班主任以为小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学生,对自己要求苛刻才出现这样的问题,于是就帮助小伟分析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教育他要正确评价自己。没想到,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都来找班主任诉说小伟的反常:小伟总是抓住大家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相同的话,而且情绪非常激动,边说边哭。针对小伟的症状,班主任作了以下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雪 《河南教育》2011,(1):34-34
我家在南阳的一个小村子里,就我个人的感受,身边16岁以上的年轻人大多去沿海地区打工了,或者去开发话部新疆了。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整个村子平日里没有一点活力。年轻人并不是不愿建设自己的家乡,而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收入才背井离乡,远赴外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异乡。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礼'这半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这半边(指着右边)就像衣服挂在挂钩上。"真是匪夷所思!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只幼小的柯利犬惨遭遗弃快递员把一只毛发蓬松的棕色的叫杰克的小狗从柳条箱里倒在大街上。在被人买下、装进柳条箱并运送到亚利桑那的这个村子之前,杰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小窝。我朝柳条箱上的地址扫了一眼,问那个快递员:"乔治·罗杰斯是谁?"  相似文献   

11.
上大学时,一次一位资深的经济学专家来学校作报告.作报告的人希望在下面听讲的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报告厅里有多少学经济的学生.专家问了三遍,我们底下的同学却没有一个人作声,有些人甚至一时间头部低了下来,生怕专家询问的眼神触及自己的眼光.其实,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但由于怕演讲人随后提问,故都不愿意让他注意自己.专家是个很会揣摩听众心理的人,他苦笑着说,既然大家都沉默,我就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回答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吗?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做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在校园里听到几个毕业生边走边聊,其中一个说:“班主任催我交'就业证明’了,不交的话就不发学位证书给我.再逼我的话,我就自己去刻个章盖上了.”两年前我本科毕业时,情况也如此.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晚上,我和铁锤在外面散步,照常聊一些学校里的事情,忽然他说了一句:我们班田甜爱我!对方是一个女孩,字写得很漂亮.我很奇怪,问铁锤你怎么知道对方爱你呢?铁锤说下课的时候这个女生总追着铁锤要和他玩,还对他说过"铁锤,我爱你!"我问他这个女生是对所有的同学都这样吗?他回答说不是.我问铁锤心里怎么想,他很生气地说:都烦死了!  相似文献   

15.
小猴灵灵     
孙悟空如今年老多病,就想让家庭成员中最聪明的一个人来掌管花果山,于是便举行了一场比赛。小猴灵灵也参加了比赛。孙悟空先向大家说明规则:"假如有16个人参加比赛,你们就‘一、二、一、二……'地报数,报到‘一'的人就淘汰,剩下的再报。同样,报到了  相似文献   

16.
刘宁 《教育艺术》2009,(12):6-7
晚饭后,女儿要吃苹果.我从水果箱里拿出一个苹果洗了洗,问女儿:"切开吃还是自己啃?"女儿说:"妈妈,我要吃带星星的苹果.""这个苹果上贴着‘福'字,没有贴星星的."我漫不经心地说. "妈妈,你知道吗?苹果里就有一颗星星."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变卖了家产,花了三年功夫学会了杀龙.回到村子里,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兴奋地表演给大家看——怎样按住龙头,怎样踩住龙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又有人不禁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有追求原本无可厚非,但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了在许多校园里正在走俏的课题实验.毋庸置疑,课题实验只有从学校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多一些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性,才可以使其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老家是湘南一个多山的村子,我的小学生活就是在老家的村子度过的。乡村的小学条件很差,据说是村里人用拆了几个庙的砖瓦盖的。没有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有简陋的教室和破旧的课桌。我记得我们每一个学期都是自带板凳上学,黑板不是毛玻璃的,而是一块门大胆宣誓上小学时,因为学习成绩好,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六一儿童节前夕,老师就让我参加了少先队。记得入队宣誓仪式是六一儿童节的早上,学校先举行了升旗仪式,校长对所有的孩子训了话,然后就让我们几个入队的孩子站在学校中央的一个用木板搭起的台子上,少先队辅导员老师领着我们宣誓。按照宣誓的规则,每一个参加宣誓的人都要在最后说:“……宣誓人某某某。”记得当时,其他的同学都低头弯腰,声音小得像蚊子似的,有的根本就没有报出自己的名字,只有我一个人挺直胸膛,大声的喊了一声:“宣誓人谭旭东!”所以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着我的样子直笑。那次宣誓以后,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而且也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而且大家都觉得我的胆子最大。老师呢,也更加喜爱我了。在小学三年级时,我还当上了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做大队长是很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后,我可以和校长一样面对全...  相似文献   

19.
纸飞机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小学和初中也是在村里念的。那时的我又瘦又小,像一只丑小鸭,再加上不擅言谈,我几乎没有朋友。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山坡上,塑着蓝天发呆。偶尔,天上会有一架飞机掠过,飞到不知名的远方去了。每当这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坐上飞机,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啊。但我又朦胧地感觉到,这个梦想太遥远、缥缈了,不要说我,我们整个村子甚至整个公社恐怕也没人坐过飞机。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语文学者都这样教导我们:作文是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话已成为常识,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这里,需要再追问一句:这"感受"又是什么呢?或者说是感受到了什么东西呢?我的回答是,是感受到了我们应该怎么作,即感受到了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怎么对人处世,一句话,就是该怎么做人.如孔子站在岸边说:"时光就像河水这么不断消逝啊!日夜不停地流去."("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看见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想到了我们的时光也是这样不断地在消逝,意思是我们也要"自强不息,进学不已"(理学家程颐解),千万别荒废了光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