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集中国传统妇女美德于一身,具有贤良温顺、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品质,她们的母性特征尤为明显,她们的爱情都属于受动型。张贤亮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际上是他对女性性别的艺术想象,透露出他作为男性作家的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立场。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男权文化已成定式,男性作家在这些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以他们自己独特的视角并通过他们的想象和理解塑造了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章试图从男女两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诠释角度着手,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去客观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3.
从路遥的《人生》中主要塑造的两个女性人物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路遥作为一个男作家是如何在自己的男权中心意识下想象与虚构出这两位截然不同的女性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两个女性形象都是路遥从男性中心的立场出发而作出的对女性形象的设定,而并不是循着女性自身的真实,包括女性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她们与时代的真实联系来刻画的。路遥对这两个女人的刻画仍然是没有脱离男性想象中的"天使与妖女"的范式,女性在男作家笔下又一次失去本真和自我。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深入研究贾平凹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独到欣赏,一方面,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女性崇拜倾向,另一方面,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仍旧不同程度地受到男权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未能真正表现女性的欲求。本文对贾平凹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对作者表现女性形象时的叙述方式、作者的女性观做了探讨与论述,并深入分析了导致作者矛盾的女性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很多小说都围绕着女性形象展开,透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他对女性的崇拜、对母亲的依恋及对男权制度的否定。本文主要对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比较,为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言的很多小说都围绕着女性形象展开,透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他对女性的崇拜、对母亲的依恋及对男权制度的否定.本文主要对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比较,为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反抗压迫的女性主义思想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思想运动,英国的简奥斯汀和中国的张爱玲就是反抗男性压迫,支持女性独立的两位女性作家。她们通过自己笔下的角色,写出了女性的心声,同时,也解构了男权社会中所塑造的光辉,伟大的男子形象。  相似文献   

8.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相似文献   

9.
综观贾平凹近三十年的创作,可以看出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大类型,这些女性大都具有美丽、善良、痴情、媚态等特征,但是在她们身上也凝结着深厚的男权意识,从而使贾平凹在表现女性世界时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缺憾。一个作家只有站在人文主义价值的立场上,才能塑造出真实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渡边淳一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他们带着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得他们笔下的女人们都有着丰满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但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他们在对女性形象,女性心态,女性的自我意识中又呈现出差异,渡边淳一和苏童用各自独特的女性视角引发了人们对普遍人性和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几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作家性别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男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爱玛、安娜、苔丝等都体现了男权视角下对女性美的理解.而女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则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12.
宋艳 《文教资料》2007,(15):94-95
本文通过对苏童的代表作的深入分析,深刻地阐述了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正因为这个特点,才使得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丧失了传统美、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苏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在创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的女性之关显示出“客体化、欲望化”特征。他笔下多次出现的女性“自残”现象可做多重解读。女性的群体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表现为自觉顺从男权秩序,也表现在忍受“自残”之痛,以争取生存和竞争的筹码;为了反抗男权,女性通过“自残”的方式毁掉美貌,打破自身的欲望化特征,以保持个人尊严,或祭奠男权秩序下脆弱的“爱与美”。  相似文献   

14.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先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综观这些女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女性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她们的行为、性格、心理都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之中。她们看问题也仍然只立足于恋爱、婚姻、家庭。而所有这些具有缺陷的觉醒女性的形象正是基于作家男权文化传统建构起来的,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男权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进行的有效操控。由于她们不符合作者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义,因此,她们的生存空间注定是黯淡的,生存空间仍然是狭小的、灰色的。  相似文献   

15.
《围城》在塑造鲍小姐的形象时延续的是传统男权文化既消费女性欲望又鄙视女性欲望的思路。在塑造苏文纨、孙柔嘉等形象时,隐含作者又放任笔下的人物,对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提出种种不公平的指控,并运用作者和叙述者的权威剥夺这些女性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围城》的男性偏见由于与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尤其富有遮蔽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海明威和中国当代作家张承志塑造了一系列富于硬汉精神的男性形象,而他们笔下的女性往往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她们不是被“神圣化”就是被“天使化”,通过对比两位作家对女性的书写,我们发现两位作家都深受男权思想影响,存在着强烈的男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里的已婚妇女形象,大多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小说中,曹雪芹有着明显的褒女儿贬妇人的倾向,这一方面反映了曹雪芹对男权社会伦理环境对妇女人格的扭曲及人性的异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传统文学的女性塑造模式对曹雪芹的影响,这使得他也在已婚女性(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形象塑造上。出现了一些类型化的倾向,缺少对已婚女性的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刻画。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人文主义大师莎士比亚笔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有很多令人扼腕不止的恶女人,在世人眼中,她们道德败坏、阴险毒辣、蛇蝎心肠,是恶魔一样的存在。但透过分析会发现,这些坏女人其实都是男权社会下男性的附属物,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小说和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其显著的特色:女性角色都是脱离了罪恶根源的形象,转而代表了美国的新价值,也代表了美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很大的转变。文章围绕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分析其笔下"美国女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小说和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其显著的特色:女性角色都是脱离了罪恶根源的形象,转而代表了美国的新价值,也代表了美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很大的转变。文章围绕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分析其笔下“美国女孩”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