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敏同学问:苏教版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怎样层层深入,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 的确,层层深入的论证,这是不少议论文常用的方法,而在本文尤为突出。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先从消极方面论证了“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这一分论点;再从积极方面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在两个分论点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怀疑与学问》中告诉我们要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顾先生先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下来的3、4两段论述怎样对待传说;第5段论述怎样对待书本和学问: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他的《怀疑与学问》中指出:“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为了进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在文中还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的例子。可见学问的获得与从小成的深思慎问、经常质疑的习惯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和探索。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智者千虑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会接触到多种文体,下面仅以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在阅培养深思慎问的质疑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常常需要用分论点来加以补充或证明。这样 ,提炼分论点就成了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否恰当 ,能否支撑中心论点 ,也是议论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 ,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提炼分论点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分析中心论点的意义及原因 ,提炼分论点好的中心论点应该有独到见解 ,给人以启发 ,有现实的意义。中心论点能成立 ,自然有其原因。围绕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为什么要这样 ?从其中包含的原因或意义就可以提炼出分论点。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提出分论点就是用的这…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怀疑与学问》中告诉我们要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顾先生先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的名言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下来的3、4两段论述怎样对待传说;第5段论述怎样对待书本和学问: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重点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使用。二、教学方法从结构入手 ,理清思路 ,找出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分析证明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三、教学程序1 .知识链接 :在上一单元 ,我们学过了阅读议论文如何找出论点的方法 ,了解了论据可以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明确了论点要解决的是“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据要解决的是“用什么证明”的问题。在以前学过的记叙文和说明文中 ,我们知道不少文章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温故而知新 ,回顾这些学过的旧知识 ,对于我们学好《怀疑与学问》有重要的意义。2 .散读课文 ,感知文章内…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名言,独立成节,提出中心论点,也就是治学者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两句名言既可做论点又可作论据…  相似文献   

8.
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四课议论文 ,在题目的设置上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四课的题目都是文章的论题。议论文的论题和论点是不一样的。说得浅易一点 ,论题是议论文的论证所围绕的问题 ,而论点则是作者对于这个问题所持的看法或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张。比如第十九课《怀疑与学问》:怀疑和学问具有怎样的关系 ,这是文章的论题 ;而怀疑是作学问的前提 ,才是作者的观点。又如第二十一课《发问的精神》:发问的精神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有发问的精神 ,这是文章的论题 ;而学知识必须发问或者说只有发问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这才是文章的论点。四篇课文…  相似文献   

9.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是一篇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短论。作者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列举大量史料,引用了我国古代著名学者的言行,从不同方面逐层深入地阐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一、围绕中心、层层推进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两位古代哲人的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方面,论证为什么“学者先要会疑”。其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学习《怀疑与学问》一文 ,就是要学习怀疑的精神 ,学习“学者先要会疑”的精神。《怀疑与学问》论点鲜明突出 ,论证精辟充分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第一 ,层层深入论证。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后 ,第三至第五段先从消极方面论证 ,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论证。中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 ,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也是从积极方面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前一方面的论述 ,又分作两层 ,设两个分论点 ,一层进一…  相似文献   

11.
设疑品味 ,寻找、概括文段中心 ,进而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这是学习《怀疑与学问》一课的关键。下面具体谈谈这几个环节的操作过程。“设疑品味”对学习本课来说 ,意义更特殊 ,也更重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同学们掌握本文的一个检验。设疑可分为读前设疑、读中设疑、读后设疑。读前设疑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标题、作者生平情况、写作背景等而设置疑问。如 ,针对本文标题《怀疑与学问》,我们可提出这样几个疑问 :什么叫“怀疑”?“怀疑”与“学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它会对做学问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内容是否能回答这几个问题 ?等等。读中…  相似文献   

12.
鲁勇 《语文天地》2013,(11):22-23
高中生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来纠正。一、学会正确提取分论点提取分论点时要做到:论点必须是正确的,不应该是错误观点。例如,以《开卷未必有益》一题作文,有人确定的论点是:"常开卷易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的显著特点是,既有老师主导的一面,又有学生相对自主的一面;学生一方面在老师的教导下学完一定的课业,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自由支配. 一、"怀疑"精神催学问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一堂常规的议论文写作思维课堂的思考学生议论文写作缺少基本的逻辑思维的框架,主要是不会设立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分解,一般要分解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论点。我精心准备了两课时的"议论文思维例说",指导学生设立分论点。从阐释内涵、分析理由、探寻方法三个方面,列举大量典型的分论点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并列式分论点,然后完成一篇题为"请不要轻易说‘不’"的作文。学生作文交上来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设立的分论点存在问题。如其中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三个分论点:"不"是  相似文献   

15.
何谓科学精神向来众说纷纭。比较被认可的传统说法似乎是: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体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当然,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都是好词,然而,又有哪一门学问不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哪一门学问不是在追求真理?对此思索良  相似文献   

16.
王明芳 《辅导员》2013,(12):50-51
<正>语文课堂的显著特点是,既有老师主导的一面,又有学生相对自主的一面;学生一方面在老师的教导下学完一定的课业,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自由支配。一、"怀疑"精神催学问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相似文献   

17.
王明芳 《辅导员》2013,(18):50-51
语文课堂的显著特点是,既有老师主导的一面,又有学生相对自主的一面;学生一方面在老师的教导下学完一定的课业,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自由支配。一、"怀疑"精神催学问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通过提问、析疑、解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设疑要简明具体,问题不宜太大、太笼统 有的教师虽然明白设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设计的问题过大、过于笼统,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设疑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如教学《怀疑与学问》,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这个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是否过于笼统呢?我想不如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1.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人的汉语教学,如中文系那样,是一门学问,没有人怀疑。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如外语系那样,是一门学问,也没有人怀疑。对外国人的汉语(包括文学)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一门学问,则有人怀疑。许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不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与艰巨性,不了解它对国家、对民族特殊的重大意义。为此,有必要对这门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随便”一词的两处运用,笔者认为有待斟酌。第一处在第四自然段:“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第二处在第五自然段:“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轻信。”从意义方面说,查《现代汉语词典》,“随便”(suíbiàn)一词的意思是:1、不在范围、数量等方面加限制。2、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考虑。3、任凭;无论。再看“随便”修饰的几个词:“轻信”的“轻”是“轻率”之意,“盲从”的“盲”是“盲目,不问是非”之意,“迷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