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教育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由于教育形式对知识内容的单一传授,使得我国的小学学校的数学教学指导磨灭了学生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积极乐趣等,使得对学生创新、实践、合作方面不关注.良好的人文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关心自己多于他人,小学生人文意识教育缺失日趋严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紧张、枯燥、没有信心、不会合作交流等现象,这些人文意识缺失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担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意识教育,抓好对小学生的熏陶和培养,培育出未来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除了应对教育对象或现象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本文主要对如何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元素,以及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生存在价值观念金钱化和极端个人化现象突出,道德水准、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差,艺术修养不高等人文缺陷。数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明确人文教育目标,充分发挥数学史的德育功能,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4.
闫韧  向莉 《现代教学》2014,(6):22-22
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我校确定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即通过对人文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我校确定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即通过对人文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下高校的文学教育存在忽略宗教人文维度的现象,人类宗教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关怀、人类意识、信仰意识、怜悯意识、苦难意识、慈悲意识、无等差的博爱意识、忏悔意识、宽恕意识、容忍意识、知耻意识、信义意识等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的甚至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剔除宗教文化中的糟粕成分,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是当下高校文学教育中不可忽略的内容。重视文学教育宗教维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各类宗教的信仰者,只是促使学生有机吸取人类宗教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的思想与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但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也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状态,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的现象令人担忧。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人文知识匮乏,实用主义盛行;人文观念缺乏,概念模糊不清;公德意识弱化,以自我为中心;交际能力不足,适应能力偏低。分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聪 《成才之路》2013,(36):51-52
数学教育作为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逻辑能力、空间立体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意识教育主要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依照学生需求,对数学的文化价值、人文意识等进行增强,实现对学生素质和文化的提升。将人文意识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才能。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的现象比较普遍。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跨文化意识及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凸显教材的人文内涵,回归语言本源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乐 《天中学刊》2000,15(1):97-100
新闻媒体不断曝光的教师打骂、体罚、污辱学生的事件,暴露出一些学校教师思想上的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而这些教师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则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历史性缺失。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是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育本质和意义理解上的无知和误识; 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严重漠视;三是长期存在和延续的单向制约的教育体制及“病态”的教育文化的消极影响;四是有些地方的教育环境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