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是朱自清先生一篇游记体的抒情散文,原为《温州的踪迹》之二,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绿,是个抽象题目,很难写的。但是,在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写得具体亲切、优美、动人。读《绿》之后,我们如同跟着作者一道,游了梅雨潭,不禁惊诧于那醉人而奇异的绿了!  相似文献   

2.
题目以“绿”为中心来拟题,写一篇作文。参考题目:1.我心中的绿色世界2.绿,生命的色彩3.我流连那片绿色(苏教版)提示:要写好该题目,一定要先弄懂“绿”的含义——绿代表什么?绿,可以是一种颜色,被调进画家的笔墨;绿,可以代表环保,引起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联想和思考;绿,也可以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我们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和平,等等。在我们确定绿的含义之后,才可以选择自己写作的方向。要写好这个题目,同学们需注意:文章可以由本意切入,但一定要用象征意对主题升华;文章可以直接应用象征意写作,但一定要联系本意自然导出象征意;此文比…  相似文献   

3.
几天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四年级语文考卷上出了一道附加题目:“写一段话,长短不限,请用上下面四个字:绿、舟、浮、影,注意不要落下一个字,要努力写出诗情画意,比一比谁写得美,谁写得妙,本题最多可得20分。”收上考卷,开始批改,一股清新之气夹杂着久违的诗意扑面而来,让我欣喜不已,破例给孩子都多加了分,最少的加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别具特色的语文课,教者的朗读指导非常有特色。教学的内容是《绿》:“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老师在朗读指导时,结合多媒体,把上面的内容做了格式的改动,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下面的字一行一行地出现: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别具特色的语文课,教者的朗读指导非常有特色。教学的内容是《绿》:“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老师在朗读指导时,结合多媒体,把上面的内容做了格式的改动,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下面的字一行一行地出现: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春草绿”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出了两个题目,一个是《图书馆》,另一个是《又是一年春草绿》,让学生自选。结果全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选做了《又是一年春草绿》,其中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结尾一模一样地另起行写着“哦,又是一年春草绿”,从格式到语气词都毫无差异。这个情况令人吃惊。是互相抄袭了吗?不,整整两节课,学生埋头写作,下课都没休息。是中学老师曾作过“示范表演”吗?不,他们说从未写过类似的题目。而且,我在出题之后也未作任何提示。看来,结论只能是一个:对这一类的题目,学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 :同学们 ,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 ,比一比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生 :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生 :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 ,清得怎么样 ,绿得怎么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 :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把漓江…  相似文献   

8.
题目: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是显性,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F_1植株是:紫茎缺刻叶321,紫茎马铃薯叶101,绿茎缺刻叶310,绿茎马铃薯叶107,如果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  相似文献   

9.
教例:《西湖的“绿”》师: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生:老师,我不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这句话的意思。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幽静。生:幽深。师:体会得好。如果把幽深的黄龙洞看作是一个小姑娘的话,那么屏风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是个勇猛的人。生:是个豪放的人。生:是个英勇的人。生:我认为它更像个年轻的勇士。师:说得好。那么九曲十八洞呢?生:我觉得它像个仙人。生:我觉得它像个悠闲的老人。生:我觉得它很慈祥。生:我感觉它很随意。师:是的,作家宗璞对西湖的“绿…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辣四味瓶,生活的音乐——锅、碗、瓢、盆交响曲,那么生活的颜色呢?该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吧。怎么,不信?那么就去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好了。有人说:"生活是绿色。"像那春天江河岸边的水草,没几天就蹿出好高,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绿得清新,绿得可爱。绿是生命的活力,绿是蓬勃的希望,绿是美好的象征。有人说:"生活是红色。"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绿”。到处都是绿:绿色的栅栏,绿色的楼房,绿色的操场,连黑板、铺地的方砖都是绿的!绿得那么清  相似文献   

12.
一字之差     
汪涛 《小学生导读》2008,(11):21-21
题目:一张靶纸共3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2次,可能得到多少环?(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小明看完题目,心想:这道题难不住我,我刚刚学完解决问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囚绿记》的导学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联系实际,你认为"囚绿"象征着什么?学生的答案诚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细细加以归纳,实际上有四种,代表了对课文的四重解读。第一类解读是:生长在天空底下的植物,被移到黑暗的室内,变成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象征着中华民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囚禁于这暗无天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文章也有自己的“眼睛”——题目。生动有冲击力的题目会令文章风采倍增,让人过目不忘。然而,有些同学常常是文章写得不错,却因题目拟得平淡而降了等级。题目虽小,但却能反映作者的才思和睿(ruì)智。  相似文献   

15.
选文再现绿作者:宗璞我第四次到西湖畔,领略了一个"绿"字。它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游灵隐,一下车,满目是绿。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里坐一会儿,只觉得浑身凉丝丝的,心旷神怡。亭脚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处,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水花像飞珠滚玉一样,在一片绿色之上显得格外好看。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形象     
老师曾经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叫《找春天》,老师为此带着学生们在3月初春时节到公园里实地寻找了一番。老师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是观察到了,如何将眼中具体的事物形象化,而不是一般的陈述:我找到了什么什么。比如肖铁观察太阳,春天时比冬天升起得要早;河水开始解冻;柳树的叶子比其他的树绿得早;草地远看是绿的,走近了依然是枯黄  相似文献   

17.
一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可能会说:学数学嘛,就是解题,题目做得越多,数学成绩就会越好。这种认识对不对呢?对,但不完全对。我们不妨留心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或班级里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为什么成绩比自己好呢?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就是班级或学校的尖子,那么也请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能领先于其他同学呢?是自己题目做得多吗?为什么有许多同学英语、语文成绩很不错,数学题目做得也不算少,但就是数学成绩不  相似文献   

18.
佳段选摘     
夏天到了,芦苇长成了一根根修长、笔直的芦苇,长长的芦苇叶绿得耀眼,绿得可爱,绿得让人心醉。远远望去好似一条绿色的飘带,曲折蜿蜒。当秋天来到的时候,芦苇成熟了。黄色的秆儿,黄色的叶子,还有伫立枝头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形象     
老师曾经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叫《找春天》。老师为此带着他们在3月初春时节到公园里实地寻找了一番。老师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是观察到了,如何将眼中具体的事物形象化,而不是一般的陈述:我找到了什么、什么。比如肖铁观察太阳春天时比冬天升起得要早;河水开始解冻;柳树的叶子比其它的树绿得早;草地远看是绿的走近了依然是枯黄的;最早开的花是迎春和玉兰;人们的衣着换了鲜艳的花毛衣;公园里工人叔叔在为游船刷油漆……应该说,他观察得不错,比较  相似文献   

2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极状地域之广而不专指一处,紧扣题目“江南春”之意,幅员辽阔无比.“莺啼绿映红”则写快活的黄莺在绿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