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文学习》:雷教授您好!近年来,出版界出现了"民国语文教材出版热",引发了社会对语文教材的热烈讨论.您带领的课题组刚刚完成了教育部"民国国语国文教材研究"的课题研究,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雷实:课题组收集了从2005年到2012年间国内11家出版社出版的41种(套)民国时期国语国文教材,从中选择了两套作重点研究,一套是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全套8册),由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重新出版.这套教材是辛亥革命后首先出版的"共和国教材",具有代表性.另一套是1947-1949年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开明幼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儿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少年国语读本》(全套4册),由叶圣陶撰、丰子恺绘,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重新出版(后简称《开明国语读本》).  相似文献   

2.
《语文读本》,是根据新《大纲》精神,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一套与高中语文新教材配套使用的辅助读本,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这套《语文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可是在实际教与学当中,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和学生不够重视这套《语文读本》的教与学。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初中国语文读本》是继《白话文范》后,我国第二套选录新文学作品的语体文教科书。在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辑史上,它算得上开创性强、影响力大、深受业内人士好评的精品。但由于出版时间较晚,又由规模较小的民智书局出版,发行量和现存量不大,这套教科书没有得到研究者重视。它的开创性在于首开选录数量众多、文质兼美的新文学作品作教材的先河,使新文学真正取得中学国语教科书的主体地位;首选很多现代文学史中公认的《故乡》《孔乙己》《药》《超人》《天上的街市》等新文学经典;首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地动》《荒芜了的花园》等。它的影响力在于引领一个时期的初中国语教科书选文潮流;开启民国中学注重文学教育的风尚;加速了新文学知识生产合法化与经典化的进程;筛选出第一批新文学经典。相比之下,《白话文范》编辑粗糙、业内认可度低,从这个意义上看,《初中国语文读本》才是第一套成熟的初中国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语文读本》的概况,这套《语文读本》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2005,(12):36-36
中国第一套语文漫画学习读本是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专门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孩子视觉审美、思维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而编创的语文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6.
《美国语文》是一套由同心出版社于2004年引进出版的美国中学语文教材,它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编译者选取的是美国著名中学语文教程中的《文学》版本,用以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适合12~18岁的中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7.
2000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中学语文大纲》的规定,这套《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据我的了解,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也没有有序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一套三册,以下简称《美国语文》)。该书主编张健鹏、胡足青称,该书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著名中学语文教材,这是三部语文教程中的一部——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还有两部分别是《英语卜主要讲解语法知识和《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  相似文献   

9.
评香港版《中国语文》教材安徽滁州师专中文系全涌香港中学的各科教材都不是统编的,而是由香港教育署制定统一的《课程纲要》和《课本编纂指引》,各出版社据以编出各具特色的教材,供各校自由选用。90年代初,香港伟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语文》系列教材,这套教材...  相似文献   

10.
要学好高中语文,必须要以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语文读本》,与高中语文材料同步使用,由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是由于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语文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语文读本》,不重视《语文读本》的阅读,甚至将其束之高阁,枉费了语文专家们的一片苦心。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学语文教师代表团曾到广州市第二中学参观访问,我有机会参加了座谈会,还看到他们赠送一套完整的香港中学语文课本,颇有启发和收益。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简介如下,以供借鉴。 香港现行采用的语文课本有几种,其中普遍选用的是时代出版社印行的《中国语文》(黄苏编)。这套课本共十册,于一九七九编成。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中国语文》,是黄竞新、梁伟文合编的,也有一些学校采用。他们的编选教材,是  相似文献   

12.
对《语文读本》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 ,这套《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据我的了解 ,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 ,也没有有序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量。面对这种情况 ,本人想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语文读本》是对教科书的必要补充学习语文 ,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 ,课文数…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在少年时代就熟读过的名文。记得抗日战争期间,我在苏北乡间,家中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国文读本》一套,我就是从这套“读本”中读到这篇名文的。这套书后来在战火中遗失。建国初期,我在上海读初中,曾从旧书摊上购得这套书的第一册(收录《春》),“文革”中又遭焚毁。自粉碎“四人帮”后,见到不少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春》,均未注明出处及写作年代,本想就我所知,写篇说明《春》的出处的短文,但苦无此书为依据。直至1982年,我到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由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一课外阅读教材过分强调和课本对应当前,社会各界对重视语文课外阅读的观念已达成了共识,纷纷出笼的各种课外读物、语文读本、文化读本就是最好的明证。虽然称呼不同,但定位都是“课外读物”,都极大地参与、促进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改革,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人教版的《语文读本》,首当其冲要面对来自民间《读本》的强大攻击。如严凌君主编的《青春读书课》系列人文读本(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理群和王尚文主持编篡的《新语文读本》、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语文读本》……这些课外阅读教材各自有所侧重,而对这些“读…  相似文献   

15.
梁琼月 《现代语文》2008,(2):104-105
一、人出版教材练习设计统计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著,童庆炳主编,王丽、唐晓敏任副主编。这套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学为切入点,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实现文学与语文的互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合一,是一套视野开阔、开放多元、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语文教材。本文以本套教材中的练习为研究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16.
1绪论2000年,教育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2001年-2002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语文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两套:一套是由倪文锦主编的《语文》基础版共四册;一套是由顾黄初、谢海泉主编的《语文》提高版共四册(以  相似文献   

17.
一、职高语文教材的发展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这一在中国沉寂多年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80年代中期,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写了一套职业高级中学课本《语文》,这一套教材明确提出:"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是职业高中的公共基础文化课教材。为了适应职业高中特点,这套课本力求具有基础性、  相似文献   

18.
《你说好笑不好笑》《树上坐着老万通》《见一见米老鼠父亲》《淘气的鞋》《和精灵一起飞翔》……不久前面世的小学生趣味课外读物《快乐语文读本》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毫无疑问,高举“快乐”旗帜是其热销的原因。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刘祥平介绍,现在中国儿童存在阅读困难的非常多,4年级学生中达17%;而到了18岁,30%的人达不到高三的阅读水平,因此倡导快乐阅读很重要。这套读本的编者、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朱自强说,他们主要是针对传统语文教材存在的诸多弊病而编著这套读本的,比如不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心理、教材趣味性不足、在艺术…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让我们在书香中度过暑假的《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吗?那是一套给过我们温暖和启发的书,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选评。这次给大家推介的,是这套书的续编--《最佳中国少年文学读本》。  相似文献   

20.
罗霁 《时代教育》2007,(7Z):83-8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简称《读本》),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这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读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