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周芬玲 《教育》2013,(3):26
学校档案是学校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凭证和依据。档案中蕴含着学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经验与成果,也记载着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开发学校档案中记载的真实生动的史料,作为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教材,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教育》2009,(21):49-49
一、何谓学生的公正评价权? 学生的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心理档案制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他的个人心理档案就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心理档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日益受到社会、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学生教育新形势及不同学生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注重学生培养管理方法的创新.基于此,以"目标管理"理论为依据,借助"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以记录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创新以及个人成长历程等,尊重不同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成长档案的教育引导功能,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学生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学生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有利于填补学校对学生心理成长管理的空白,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学生心理问题,还有利于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系统的跟踪和分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1.  相似文献   

6.
幼儿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成长经历。在教育阶段,开展幼儿成长档案活动,可以为今后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幼儿的良好成长信息。因此教师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档案内容必须客观,教师需要从不同方面记录和评价幼儿成长过程。教师设立成长档案重要目的是记录幼儿成长,让教师和父母把握好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对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与技能提出了挑战。文章依据作者从事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现代档案人员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从分析我国的档案教育体系入手,对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和档案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对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同提高高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现代档案人员在职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业档案"是教师记载、整理、思考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载体之一。建立作业档案不仅有助于优化数学作业、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一直积极探索,力图通过整理、记录作业并形成档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心理面貌的材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具体做法以及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心理面貌的材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具体做法以及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一、  相似文献   

12.
隐私是反映个人自由不受侵犯的个人权力。我国的隐私权研究起步较晚,《民法》中至今没有明确的隐私权概念,对隐私权的保护涵盖在名誉权中,这种间接的保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事件和以侵犯学生隐私权为由的诉讼却时常发生。学生的大量个人隐私信息较集中地记录在教育档案上,因此,在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要正确使用教育档案,避免侵犯学生隐私。目前,我国对学生隐私权的研究还十分不成熟,对学生教育档案隐私的研究也十分欠缺,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隐私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档案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档案意识淡薄,造成不能正确认识保存档案的重要性。管理好、利用好教育档案,是有效地开展好教育评价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教师业务管理,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对学生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忠实记录教育事业光辉业绩、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档案工作的现状,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和业务水平,建立县级以上专业教育档案馆,有利提高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教育档案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成长档案是对学生不同阶段外在表现、内在心理的动态记录,体现了学生各方面的变化,预示其发展趋势,为班主任精准施教提供依据。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应用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成长历程,精准分析学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面而客观的重要信息,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更好地了解、考查和培养学生,培养社会必须人才等,都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档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一种记录方式。在中学档案的管理中,档案的作用主要是对教师、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清晰的、具有完整性的固定化信息,简明说它就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往教学生活的总结与记录。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档案、学生的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样化,以前传统的整理档案的方法已经不能够精确地管理中学的档案,并且,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中学理应对档案室制定出新的管理方案,培养素质高的档案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掀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忽视,在教师群体中,除专职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外,班主任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班主任教育的教育性,班主任的知识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几个方面对班主任素质的培养与要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档案袋评定"作为一种质的学习评价方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应用.为学生构建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就是引导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全面了解并科学评价学生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做出正确的评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构建学生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不断接收和思考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逐渐调整自己,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能经常发现自身特有的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从而使自我不断完善,使人格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庆社 《宁夏教育》2005,(11):16-17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是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充分认识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科学设计和正确使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促进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