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讨论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讨论与交流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合作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形式的课堂中,有些新课程教材(如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还设置了“讨论与交流”栏目,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中讨论与交流的重视程度.那么,物理教学中怎样的“讨论与交流”才是有效的呢?本文通过对两个简短案例的分析,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与借鉴、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周石勇 《广西教育》2012,(30):19+72-19,72
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新版的沪科版数学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都有非常明确的三维目标与很强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材中的“观察”“思考”“探究”“操作”“交流”“活动(数学乐园)”等栏目的编排,更是具有本身的独特性、艺术性。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它们,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生动与精彩。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教材设置了“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验”等丰富多彩、极具探究性的栏目。其中“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大量期待学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该栏目的设置对学生思维、表达、推理等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阳  卢竞 《物理教学探讨》2024,(2):18-21+25
HPS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高度契合。人类关于运动量度的探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以“动量及动量定理”内容为例,对新人教版和新粤教版教材HPS的呈现方式与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版教材将HPS的相关内容都集中在“科学漫步”“资料活页”特色栏目中。科学史的渗透方面,新粤教版的叙述更加完整丰富;科学哲学方面,两版教材均引导学生对现有理论进行思辨;科学社会学方面,新粤教版着重陈述实验结果的数据,没有很好地结合具体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致使科学社会学内容不够全面。经对比后提出相应的备课建议,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思考、探索、研究的心得”,课标还提出,“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的新教材正文中设置了“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教材栏目的设置大大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教材设置了“回顾与总结”、“你知道了什么”、“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和“拓展视野”等新栏目。这些栏目不仅使得教科书充满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8.
“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设置的学习活动内容,也是新旧教材最为明显的区别。其共同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去发现、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在共享、协作和交流研讨中愉悦地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并健康地成长。一年来我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鲁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交流·研讨”栏目进行了探索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化学新课程课堂的“交流·研讨”是有原则和方法可循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人教版2019年版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和2014年版教科书相同内容下的“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情境变化情况,总结栏目变化的四个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学应用,探讨教学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材在各章节开设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读一读”等丰富多彩的栏目,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学生可通过这些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很喜欢这些栏目。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增设了“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拓展”等多个栏目,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引领广大师生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钳制,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每个栏目的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中,“讨论与交流”栏目应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5册)“背诵篇目范围”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严重不一致,给一线教学,尤其是学考和高考备考带来很大混乱。新课标背景下,如何修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之“学习提示·背诵”栏目?本文从需“改和换”、需“增加”、需“依照课标改”、需“另编成册”四个方面做了深入探索。“教考一致”便于一线教师和学生做好常规考试、学考和高考备考工作,扎实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出台,中小学语文教学进入“素养时代”,“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对应,课标所提语文实践活动亦由以前的“听说读写”嬗变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包含了以前的“口语交际”“写话”与“习作”。“表达”是用语言或文字来表示思想、感情等,而“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两者密不可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粤教版)必修(全五册)部分(以下简称“粤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于“参考阅读”、“基本阅读”、“扩展阅读”三个栏目共选编作品131篇(首),其中中国作品114篇(首),外国作品17篇(首)。选文特色鲜明、价值取向独特.无论对教材编选,还是对语文教学,粤教版语文教材都给人较大启发。  相似文献   

15.
梁余春 《广西教育》2013,(34):50-51
广西普通高中2012年进入新课程改革,改革中使用的教材出现了“一标多版”的现象,就生物学科而言,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高中生物教材有五个版本,分别简称为“人教版”“浙江科技版”“苏教版”“河北少儿版”和“中国地图版”。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相比其他教材优势更加明显,和大纲版的教材相比有更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十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能力、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但由于大纲的局限,教材只重视知识的呈现,多数教师也只管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体验和训练不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处于大而空的状况。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和谐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就是紧紧围绕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根据(1)学科知识,(2)科学探究、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3)反映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生活三条内容线索精选具体内容,精心组织安排。尤其是教材栏目的设计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教材栏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例如,“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方法导引”、“资料在线”、“拓展视野”、“学以致用”等。栏目及整体内容涉及丰富的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环境等STS方面的教育内容。栏目及其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认识规律,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王春芬 《地理教育》2010,(12):49-50
地理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本文侧重分析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公司2006年出版的地理教材(Each Science:Geology,the Environment and the Universe))(以下称《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探索实验”栏目的设计,以期对我国地理教材中实验栏目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多以“正文一例题一练习”的体例编排,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以下简称“西师版”)教材则按照“例题一课堂活动一练习”的方式编排。其中,“课堂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出现,针对每一课时内容安排1-2个课堂活动题目。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九年化学(鲁教版)》与老教材相比,不仅在叙述方式、实验过程及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而且在教材的结构上增加了一些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小栏目,如“实验探究”“交流共享”“多识一点”等,用好这些小栏目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和要求,在分析和总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01年版《科学》”)在10年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段学生认知特点,围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总目标,浙江教育出版社对2001年版《科学》进行全面修订,出版了2012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12年版《科学》”)。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教材的修汀工作,现将修订内容总结为以下几个特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