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章开沅 《出版科学》2002,(2):70-70,69
记得1993年暑假,我在日本饭能市美杉台风景区小住。有一天,东京辛亥革命研究会“四条汉子”(久保田文次、中村义、小岛淑男、藤井升三)邀同餐叙。席间,中村义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们团体为什么取名辛亥革命研究会,而不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吗?”我正琢磨其提问用意,他却自问自答:“我们没有把辛亥革命作为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或是作为社会整体运动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严复(1854-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复自称“天演哲学家”,他从传播达尔文进化论(他译为“天演论”)开始了他的“西学”介绍工作。他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值得指出的是,严复在翻译介绍“西学”的过程中,曾概括地阐述过翻译理论,谈论过版权和版税问题,而且他同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严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和  相似文献   

3.
1911年10月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各地先后爆发,上海光复后,仍是风起云涌,局势动荡。1912年3月24日,沪军都督陈其美在小万柳堂逮捕宋汉章,并将他拘押了20多天,史称“宋汉章案”或“小万柳堂事件”。  相似文献   

4.
10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场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开国之功未可忘,国人犹自说孙黄。”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国同盟会最高领袖之一,也被尊为“共和的缔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谢觉哉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屡有文章惊海内”①,“清词如海复如潮”②”的无产阶级新闻家。1920年之前,谢老一直在偏僻的山乡教书,视野受到限制,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的乡农是偏僻的,辛亥革命前几年,听到革命排满字样还很骇怪,所以辛亥年的铁路风潮、武昌起义、长沙反正,我虽热烈赞成,但并无党派关系。以后,对时局常愤慨,喜接受新潮又常常令人感到失望。”1920年之后,他应何叔衡之约到长沙主办《湖南通俗报》(以下简称《湖报》),在办报期间,谢老广泛地接触各阶层群众,调查社会现状,开阔了视野,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一年,周树人(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写游戏文章《绰号赋》,并与同学们给鲁迅取了个“假洋鬼子”的绰号。鲁迅知道后,并不苛责他们,仍然在期终品行评语栏给予“及格”。从此,学生们对鲁迅格外敬重了。这个爱淘气的学生叫胡愈之,他不仅调皮,而且还是一个“小报迷”,爱读书报杂志成癖。放假回家,一头钻到他父亲以前订的《申报》、《汇报》、《新民丛报》以及《浙江潮》等报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范鸿仙不仅参与创办当时影响巨大的“竖三民报”,而且还是著名记者和评论家。他的为民办报,做民众的喉舌,重视评论和漫画的功效等新闻思想及对新闻事业无限热爱忠诚具有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闻天地》2011,(11):47-49
李济深.这位身份特殊的民主党派领导人.这位被毛泽东在信中称为“兄”的人,从投身辛亥革命到筹建黄埔军校.从反蒋抗日到成立民革.从北上参加新政协到成为开国副主席.国家的统一和民主成为贯穿他生命始终的红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第一个讲社会主义的人是谁?现知者已少。他叫江亢虎,他与上海也有些关系。宣统三年(1911),他游学法国、比利时,受无政府主义第二国际劳农主义思想影响,回国先到上海,大加提倡鼓吹。一次到杭州女学联合会讲“社会主义与女子教育”,广受欢迎。但被浙江巡抚增韫劾其言论危害“为祸甚于洪水猛兽”,他慌忙回到上海租界中,照样鼓吹其学说,报纸宣扬,大大出名。不久辛亥革命,江亢虎在上海组织社会党,而见孙中山,到崇明东沙办“社会主义农田试验场”。有一套地税归公的特殊办法。袁世凯当大总统,他上书袁世凯,说明其“中国…  相似文献   

10.
《荆楚纵横》1990年第四期,以“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人”为题,记述了熊辉回忆其先父熊秉坤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经过。“……有位参加起义的士兵,为了夜间集合迅速,没解绑腿睡觉,竟然被查夜的二排排长罗启盛(笔者注:此名误,应为陶启胜)发觉了,罗狂呼‘卫兵,拿绳子来’。恰好,先父也观察动静到了那里。生死关头,怎能犹豫,他拔枪击中罗某小腹,并对空鸣枪,发出了起义信号。一时人声鼎沸,士兵们纷纷冲向操场……”。《湖北日报》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期间,曾两次提及此事,一是《彭刘杨烈士塑像落成  相似文献   

11.
7 我没有研究过妇女问题,倘使必须我说几句,就只有这一点空话。 2 辛亥革命后,为了参政权,有名的沈佩贞(辛亥革命时组织‘女子北伐队”,民国初年曾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编者注)女士曾经一脚踢倒过议院门口的守卫。不过我很疑心那是他自己跌倒的,假使我们男人去踢罢,他一定会还踢你几脚。这是做女子便宜的地方。还有,现在有  相似文献   

12.
湖北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研究中心。为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湖北出版界精心策划,组织出版了一批重点图书。湖北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纪念画册《辛亥革命大写真》,该画册是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制作精美,图片丰富,史料齐全,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一部辛亥革命纪念画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推出《孙中山题词遗墨汇编》之后,又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后不久,一位名叫威廉·卡尔勒的英国人去距上海市区约40公里的松江县城旅行,在城内玉皇阁北,他发现有座荒芜的墓地,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常胜军”头目华尔墓。卡尔勒在《中国拾零》(ChineseChips)一书中记载了他的所见所闻: 华尔“是个美国公民,后来组织了‘常胜军’。他的全名叫佛瑞德里克·华尔(Frederick G.Ward),来自美利坚合众国马萨诸塞州的赛伦城(Salem)。曾与太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及全国16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辛亥革命全景录》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5.
冯雪峰(二)     
学生时代“湖畔诗人” 1912年,雪峰九岁了,才扔下牛鞭和锄头,到离神坛五里地的赤岸一所私塾里去“开蒙”。这所私塾是冯家的亲戚与人合办的,学俸可以适当通融。雪峰能获得这么个“开蒙”的机会,是他祖父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策。老人没有让长孙走科举仕宦道路的奢望,其实,时当辛亥革命之后,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不存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要记者陆诒去采访“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于右任。陆诒说:他不会谈什么国内政治的.周恩来同志说;就不要他谈国内政治,可以请他谈谈办报的往事让我们学习学习也好.果然,那次于右任把他在辛亥革命前夜如何办  相似文献   

17.
7月“苏报案”发生85周年(1903年)。“苏报案”:辛亥革命前著名的政治事件。《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胡璋。1899年由陈范接办,宣传改良,倾向革新。1903年夏,《苏报》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炳麟(太炎)、蔡元培等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11,(20):77-77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冯自由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39元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他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文件和回忆录,记录了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史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1,(33):22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及全国16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辛亥革命全景录》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革命派以及君主立宪派围绕着是否排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排满”的宣传和鼓动一方面推动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