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视线”就是“光线”,“光线”就是“视线”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线在其真空或别的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不区分这两个概念在意义和用法上的不同,常常会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出错误或闹笑话·如在解释“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这一现象时,说“眼睛发出的视线被挡住了”,“眼睛发出的光线不能射到……”显然都是错误的;前者不仅和后者一样把眼睛当做会发光…  相似文献   

2.
1.“视线”与“光线”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在真空或其它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视线与人眼所在位置有关,而光线与人眼无关.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回)光线: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2)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8米/秒,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认为是3X10’米/秒.(二)光的反射回.反射现象:门)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反射光,人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被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眼…  相似文献   

4.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光的传播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我们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实际上光线只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并不存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光从一种均匀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5种感觉让我们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由光源发出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我们眼睛里的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就是视觉。我们用眼睛来看东西,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学习每一单元内容后若能将其作一系统的归纳总结,则对加深理解与记忆大有益处.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可归纳为“(六)2(四)3”:(-)2个模型:光源与光线.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光源是物体,但物体不一定是光源;光线是指光的传播路线,在同一介质里光线是直的,在不同介质里光线不一定是直的.(二)2种镜子:面镜与透镜.面镜含平面镜与球面镜,球面镜又含凸镜与凹镜。各件面镜成像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透镜含凸透镜与凹透镜,各种透镜成像均遵循光的折射定律.·C三)2条定律: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反射定律(或折射定…  相似文献   

7.
光现象答疑     
1.什么叫光线? 答: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就是光线.光线同磁感线一样是人们假想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画出来. 2.雷雨天,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相似文献   

8.
像的观察范围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或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所能达到的空间。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指眼睛通过平面镜或透镜所能看到的空间,本文试图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9.
光的反射·考点复习·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为米 /秒 ,合千米 /秒 .2 光能在真空、水、和等透明物质中传播 ,光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要比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月亮是天然光源(B)地球在太阳、月亮之间时可能发生的是月食(C)光源能够向四周发出许多光线(D)影的出现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二、光的反射1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反射角 …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发廊理发时 ,能从自己前面的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一些“物体” ,其实看到的这些“物体”是身后物体在镜中成的虚像。坐在椅子上的你 ,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多大范围内的物体呢 ?人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的“物体” ,是因为身后的物体能将灯光或阳光反射到镜面上 ,这些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图 1)如图 1 人眼位于平面镜AB前的S(图 2 )点 ,要确定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时 ,我们可把人眼S看成是一个光源 ,在该光源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 ,有两条光线SA、SB刚好照射到平面镜AB的边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分别…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肌;光源.如果光源可以看作是一个较小的发光点,我们称它为点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束,这种光源DLI平行光源.一般把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称为平行光.(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影子、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I(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X10’千米/秒、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  相似文献   

12.
在明媚的阳光下,当我们站在平静的池塘边时,地面上会出现自己的“影子”,在水中会看到自己的“倒影”,这两个“影”相同吗?它们那个是影?那个是像?影和像是随着光的传播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形成原因不同影是由于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如人体、电线杆)而被遮挡后,在不透明物体后出现的光线完全或部分照射不到的全暗或半暗区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如日食、月食以及阳光下的树的阴影等都是这种现象.像是物体发出的光因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  相似文献   

13.
一、无影灯为什么会无影?医院外科手术台上所用的光源,人们把它叫做无影灯.给病人动手术时,医生的手和器械下面不会产生阴影,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一个点光源照射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的后面产生一个阴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我们又把它叫做物体的本影.但是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友光源交叉照射一个不透明的物体的时候,在物体的后面既有完全不受光照的本影区,又有半明半暗的半影区;当光源数目增多分布区域交大时,物体的本影会逐渐变小,半影则越来越弱;当光源数目足够多时,本影…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p.52“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对光线的定义如下:“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此定义对p.52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产生思维障碍,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人教版原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p.2上,“通常所说的光线,指的是光通过的路线”一句话,我认为是全面和准确的,这样定义就淡化了光线为直的含义,说明光线是可直可弯,与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不产生矛盾.至于图5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16.
毛小平 《物理教师》2002,23(8):18-18
高中物理课本 (第二册 1 70页、人教版 )关于人眼判断物体位置是这样叙述的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如果知道一个发光体S射出的两条光线 ,只要把这两条光线向相反方向延长到它们的交点 ,就能确定发光体的位置 .……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的时候 ,根据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 ,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 ,当我们只用一只眼睛工作的时候 ,立体的世界并没有在我们的眼中变成平面的图画 ,一只正常的眼睛同样能够对物体的位置作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 ,人们无需靠两只眼睛对物体的视线间的夹角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那么 ,人又…  相似文献   

17.
“相”与“像”因为读音相同、意义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 ,在学生作文里 ,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 :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了 ,把“照相”误作“照像” ,把“一张像”误作“一张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 ?关键是没有把握这两个字的确切含义。《辞海》载 :相 ②貌相 ;状貌。像 ①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 ; ②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 ;由虚光线 (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 )会聚而成的称“虚像”。根据…  相似文献   

18.
人体与物理     
你知道吗?我们人体就是一台充分运用物理知识装备起来的机器,它的许多部位或器官都是物理知识运用的体现。 1 眼睛眼睛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它是由在眼球前部凸出的坚韧的透明角膜、含有纤维胶质的透明囊状的晶状体、无色透明的水样液、视网膜及无色透明的胶状的玻璃体构成的。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射进眼里的光线经过一个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于是我们就看见了物体。眼睛不仅能看见近处的物  相似文献   

19.
小孔成像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对此无须置疑。然而不少资料上把“小孔成像”、中的“像”说成实像,对这种观点实难苟同。笔者认为,“小孔成像”中的“像”从本质上讲该不属于像的范畴。为探明此问题,不妨将《辞海》中对像的两种解释照搬如下: 像:1.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如:肖像;画像;石膏像。2.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后所形成的与原物形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由虚光线(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称为“虚像”。  相似文献   

20.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节是用测量水这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来阐述折射定律的 ,实际操作时 ,由于没有合适的仪器入射角和折射角很难测量 ,实验不易成功 .怎样做好这个实验 ,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补做以下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验原理和方法如下 :一、实验原理如图 1所示 ,设 S为水底的一点光源 ,由 S发出图 1的垂直于水面 NN′的一条光线由 O射出进入人的眼睛 ;另一条光线由 S射向水面 O′点折射到空气中也进入人眼中 (由于眼睛瞳孔很小 ,实验中入射角、折射角都极小 ) ,进入人眼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