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道德义务、超道德行为和超道德要求的剖析,找到了"见义勇为"稀缺的道德因——混淆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道德的要求与不合理的超道德要求,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其实质更接近超道德教育。通过厘清概念,提出建立一个分层次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有重点的道德教育原则,使德育回归到普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道德认知呈现多元化,致使大学德育面临种种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多元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造成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因素很多。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着反道德的现象:无视人生意义的规范化道德教育;无视儿童存在的成人化道德教育;无视人的主体性的强制灌输;无视德育方向性的放任主义;扭曲学生身心的道德规训等。我们必须对其批判,回归道德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多地被认为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学校道德教育(以下简称为道德教育或德育)也被认为是个体接受和遵循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的过程。这种理解方式往往导致对道德个体性的遮蔽,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今天,学校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已日益凸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因素很多.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着反道德的现象:无视人生意义的规范化道德教育;无视儿童存在的成人化道德教育;无视人的主体性的强制灌输;无视德育方向性的放任主义;扭曲学生身心的道德规训等.我们必须对其批判,回归道德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袁和静 《中国德育》2013,(14):14-19
当前“道德冷漠”行为严重刺激社会神经与公众眼球,本文从道德教育层面讨论如何抵制道德冷漠。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9):161-162
康德是教育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就道德,并明确提出道德教育思想。通过浅析康德的道德情感思想,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借此提出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活动、实现生态德育方式多元化及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自律性等增强高校生态德育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信仰是实现道德实践性的精神动力机制,培育道德信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和静 《中国德育》2013,(14):16-19
当前"道德冷漠"行为严重刺激社会神经与公众眼球,本文从道德教育层面讨论如何抵制道德冷漠。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德育资源,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走出面对道德生活复杂化的困惑,也是解决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哲学基础。当代德育对人的理解方式由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换,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理论动因;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则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实践动因。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明确提出和全面落实,以及德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使得当代德育人本转向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价值取向,人本德育应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中,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现。现行德育范式应转向探寻生命维度,并视“生命”为思维原点,形成德育的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本文在多维解读生命内涵的基础止,着重指出关注生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3.
儒家道德哲学是一种以道德为入路的哲学,是以国计民生为其思考和行动根本出发点和主要关注焦点的哲学。以民为本是它的根本宗旨,道德本位是它的主要标志,经世致用是它一以贯之的精髓所在。由此而构建了宏伟的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哲学体系。儒家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及其普世价值,在当前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凸显出重大的启发意义。对于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应该在批判中借鉴,研究中利用,而不能盲目照搬。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要与即内在即超越的儒家道德哲学结合起来,避免德育庸俗化和空泛化两个极端,以消解当前的德育危机。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中,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现。现行德育范式应转向探寻生命维度,并视"生命"为思维原点,形成德育的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本文在多维解读生命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关注生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5.
缺乏权利保障的道德本身是不道德的,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为适应当代中国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进传统道德文化中缺乏的道德权利观念,致力于建构一种以尊重个体的道德权利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症结,提出其教育方法.以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9.
品德的层次与德育的精英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德是有层次的,对道德规范的履行状况和内在的情感状态决定了品德层次。传统文化道德追求的精英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对高层次道德的过度追求,现实德育也有类似的倾向。过度追求高层次品德的道德精英主义倾向对整个社会道德状况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道德教育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高层次的品德固然值得推崇和仿效,但低层次的品德也必不可少,教育应该对此予以理性的对待。  相似文献   

20.
高红杰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1):92-94,100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高职生就业的严峻现实决定了只有改变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乏力的现象,才能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认真梳理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全面创新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