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创新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从转变农村生产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判断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范式转换,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研究分析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和范式转换,并通过对102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进入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2)以规模扩张为基础的外延式增长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3)规模经济性仍然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4)创新活动是决定企业未来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范式转换的建议和后续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式转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迫形势。创新的新时代特征和政府的体制机制弊病对政府职能转变与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完善效能建设,从价值重塑、权力下放、权力制约、能力建设、考核监督等5个方面重塑政府,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立国之本。中国制造业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制造大国。但总体看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尚未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驱动发展之路,除少部分通过二次创新实现快速追赶外,基本走的是以要素驱动为主,低成本为优势,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面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局面。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轨道的发展转变,嵌入全球创新链,加强全面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创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民能源利用方式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以科技创新为途径,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以科技教育为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驱动对象、驱动方式和驱动力源泉三要素出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链条为坐标轴,构建了"四相模型",理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思考和策略选择路径,并对现阶段存在诸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难题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自2020年修订后,学界对其政策最新动向的梳理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对日本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框架和创新模式的变迁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发现,其历经了从传统的科学技术创新线性模式向目标导向型的社会变革创新模式的转变,从科学技术层面向科学技术新生态体系层面创新的转变,从只注重科技研发到注重人文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知识创新的转变,以及创新主体从“产学官”合作为主向“产学官民”共创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与中国目前所走的科技道路有些相似,因此借鉴日本经验,从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相关者横向协同、创造科技与人文社科融合的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创新生态"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创新研究范式的一次转变和深化,中小企业问题成为"创新生态"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在简要论述"创新生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以日本中小企业为例,重点从风险资本、产业结构和政府政策定位分析了日本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缺陷,试图对20世纪末日本从"成功追赶"陷入"失落十年"提供一个分析视角和解释路径,以期对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时期下,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伟  许淑婷  郭岫垚 《资源科学》2020,42(1):150-15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能源综合效率值,选取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来看,1997—2017年,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总体呈“高—低—高”的U型变化特征,其中1997—2003年总体呈降低趋势,2004—2010年迅速增长后于2009年下降,2011—2017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上升。②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西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中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东部的山东省能源综合效率优势显著。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地区能源综合效率由非均衡逐渐向均衡转变。③能源综合效率驱动因子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黄河流域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共同驱动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应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地区比较优势,在各项政策指导下加强流域内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05,12(2):1-1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卷首语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深圳成功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地区正处于转型阵痛的情况下,如何立足深圳自身特色和中国国情,探讨和研究深圳的创新改革工作,进一步提炼中国创新发展的区域实践经验和示范推广模式,成为时下理论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从进一步支持深圳先行先试、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带动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等方面,就深圳如何发展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泉州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从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的转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泉州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对泉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基本思路提出几点思考,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突破,开创泉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新局面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勤  刘青松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40-143,152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企业向生态成长模式转变,需要从企业自身方面创新成长理念,更新企业知识,确立新的企业成长目标并制定新的企业成长战略;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营造相应的环境以促进企业生态成长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黄锦明 《未来与发展》2013,(3):21-24,17
我国城市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在技术、能源、产业和社会方面向低碳化转型。向低碳转型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制度创新是促进我国城市向低碳化转型的关键。我国必须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即对价值观和发展理念进行创新;要选择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正式制度;要协同正式制度创新和非正式制度创新,创新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科研团队体系建设,分析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面向国防科技创新的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等三种整合方法及其组织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这将有利于加速实现大学科技创新模式由科研项目从承接型向引领型转变、科研产出从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科研组织从孤岛式松散型向集群式综合型转变,提升我国大学国防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瑜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01-106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并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研究的意义;同时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理论体系、空间形态创新的测度、演化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5个方面归纳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然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恩社  郑有业 《资源科学》2008,30(7):1018-1023
西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野生动物约6 400余种,药用植物1 000多种;境内查明的矿种有101种,矿产地2 000余处;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108 kW,地热发电潜力80×104 kW,太阳年平均辐射达(3 300~4 800)MJ/m2。本文通过对西藏的优势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具有中长期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作为选择产业产品的基本条件。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注重市场、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能源、藏药、农牧和矿产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技术研究、引进和创新为突破,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适用性、创新性研究;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坚持资源产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资源消耗性经济发展模式向技术导向型模式转变;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天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天津也迎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分别从天津市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产业等维度出发,深入探索天津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及不足,挖掘阻碍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以期为各级政府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工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真正转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驱动认知基础、创新驱动主体要素投入、创新驱动主体成果产出、创新驱动扩散效应、创新驱动溢出效应"五大维度构建中国创新驱动价值链,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驱动指数进行测算,得出结论:在创新驱动价值链的五大维度共同推动下,创新驱动指数持续上升,创新驱动能力稳步增强;创新驱动价值链经历了从"认知基础保障"和"要素投入"协同拉动阶段向"成果产出推动阶段"的推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并具有主导创新贡献度的主体经历了从研究与开发机构向高等学校,进而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让渡;此外,各省份间创新能力差异较大,且持续的地区固化现象将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差距,给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