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金石之学昌盛,永州(旧为道、永二州)以其唐宋间为士人流寓的集中地,摩崖石刻资源异常繁多,引起学者的特别关注.在诸多金石著录文献中,清代宗绩辰所著<雷雲盒金石審>(简称<金石審>)一种,专门著录永州境内石刻,又多著录书体书法,内容比较独特.其中部分石刻今已不见,赖有著录,仅存文字,尤见珍贵.今自各书中辑出,共206条,并略作校注.书名依简体字录作<留云庵金石审>(简称 <金石审>).他日如获发见宗氏原本,亦可引为校补之助云.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永州由于元结的倡导,道学及党争的兴起,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水石"、"寓贤"为主题的摩崖石刻群体景观,不仅内容不同于墓铭、造像,而且数量众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为唐宋时期永州境内摩崖石刻的编年,体裁包括题名和诗刻,其中部分仅见于文献记载,石刻实物今已不存.编年据金石著录和方志文献汇集而成,初步统计摩崖石刻共计580项.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永州由于元结的倡导,道学及党争的兴起,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水石"、"寓贤"为主题的摩崖石刻群体景观,不仅内容不同于墓铭、造像,而且数量众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为唐宋时期永州境内摩崖石刻的编年,体裁包括题名和诗刻,其中部分仅见于文献记载,石刻实物今已不存。编年据金石著录和方志文献汇集而成,初步统计摩崖石刻共计580项。  相似文献   

4.
《金石录》和《集古录》是现存的最早的两部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其所著录的大部分唐代石刻及拓本今已不传。故此两书所录存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唐史研究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文、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     
《中文自修》2010,(2):F0002-F0002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培士,南宋女词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元祈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搬家,有著录占代金石文字的《金石录》一书。李清照和丈夫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居住十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靖康之难后,赵明诫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李清照载书擎建康。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曾被贬永州,作<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诗,今集本收入卷43.朝阳岩在今湖南永州市城西潇江东岸,洞内刻有此诗尚存.何时何人所书刻,自清有议论,至今未得定论.作者经实地考察,得知此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朱衮所书.朱衮,永州名士,卒后入县学乡贤祠,明清方志皆有(<传>,而互有出入,并明清时同姓同名者有四人,故至今相混.撰有<白房集>,清时已罕见,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一部完本.朱衮善古文,尤擅山水记,大似柳文,可谓祖述者.论文用内阁本及石刻考证柳诗书刻,并补正<朱衮传>.  相似文献   

8.
苟伯子,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著有<荀氏家传>十卷.<荀氏家传>记载了从荀淑至荀伯子,凡十世,具有相当之史料价值,从刘知几<史通>可知,修<后汉书>、<晋书>者,曾经取材于此书.该书<隋志>失裁,两<唐志>史部传记类著录,后佚,今试辑得36条,勒为一卷.  相似文献   

9.
赵明诚用一生的精力收集、编录和考证金石碑刻 ,写成《金石录》一书。《金石录》题跋强调金石补经证史之功用 ,如证史之误、补史之阙、纠史之妄、考察典制 ,大大丰富了史料来源。赵明诚《金石录》金石证史 ,能够客观公正 ,唯实是从 ,进而考史论史 ,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金石录>的一则题跋--<后魏化政寺石窟铭>中提到的泾州刺史杞嶷(抱嶷)开凿石窟的记录,推测今天甘肃泾川的王母宫石窟很可能就是抱嶷所开凿者.并进一步根据<魏书·抱嶷传>推测王母宫石窟的开凿年代为太和十九年(495)前后,从而认为王母宫石窟是今天陇东地区时代最早的石窟.  相似文献   

11.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丈、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12.
乾嘉学者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个庞大的学术群体,他们以治经研史为毕生职志.其中的许多人耽于金石搜访和金石研究,具体来讲,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即考稽史传,证事迹之异同;兼涉书法,辨源流之升降.乾嘉学者在搜访金石、辨识文字、考稽史传等方面用功甚弘,并取得了突出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文章在新近开展的全市文物普查及编纂出版<永州石刻拾萃>基础上,对永州市境内现存古代摩崖石刻的主要遗存,作了最新的介绍.作者为本地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文博专家,对于文章中所介绍的摩崖石刻遗址均有亲历.  相似文献   

14.
陆增祥字魁仲,号星农,又号莘农,清道光三十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清史稿》有传。约在咸丰十年至光绪五年间,陆增祥任官辰永沅靖道,在湖南近二十年之久。所著《金石补正》130卷,收录金石文献3500余通,重点收录明代以前历代石刻,为宋代迄今成就之最大者,其中得力于湖南永州摩崖石刻之处甚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和目录事业中,金石书籍绝大多数是在正统的四部分体系下加以收录的,不仅难为专类,即于四部之类属亦时有凌乱而为数不多的专门书籍目录中,对金石书籍的分类工业也很欠缺,致用收录上之种种弊端。这给今天对古代文物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造成极大不便。有必要对古典金石书籍的著录情况进行研究,梳其源流,辨其正误,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商周之时,所谓金石者,皆指乐器,如编钟、组磬,非今日所指之金石。金与石并举,略同今日之定义者,应始于秦。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所载群臣奏议及二世诏书,多曰金石刻或金石刻辞,后世据此类刻辞谓之金石文字或简称金石。五代以前,无专治金石学者,举金石事者不过四十余事。欧阳修集古录为金石专书之始,吕大临、薛尚功、黄伯思、洪适、赵明诚等各有著述。郑樵作通志,以金石别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身当明清鼎革之际,标举经世致用之实学,其金石学著作《金石文字记》博赡通贯,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体现了其以小学明经通史的学术路径.《金石文字记》一书的音韵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韵书之误,确定字音,利用音韵学知识考证石刻文字变化过程;其文字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字之误,利用文字学考察文字变化;训诂学成就则主要体现在以义训为基础,着重考察词义源流及词义分化.  相似文献   

18.
清初,傅山倡导“四宁四毋”开启了清代碑学的启蒙。清代碑学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它是由思想史的演变构成的,是一种断裂式的书法变迁。与此同时,碑学的出现又激发了这一时期绘画风格的重大创新与变革。碑派书法倡导的质朴、古拙的艺术精神与雄强、浑穆的审美理念,矫正了帖学影响下绘画纤弱、柔媚的画风,使绘画的面貌焕然一新。赵之谦、吴昌硕等为代表的金石画派,以融合了碑学书法的雄厚拙朴笔意入画,为绘画注入了“金石之气”。在清末民初西方绘画激烈地冲击中国传统绘画领域时,他们以“金石入画”的变革,加上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单一的审美模式,将传统中国画推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开启了近代中国画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赵明诚与金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石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宋代,并出现了一批对后学影响深远的金石学家和专著,当世名儒多投身其中,赵明诚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历经二十年搜集收藏两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学集大成之作《金石录》,共三十卷。通过叙述赵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搜集整理和《金石录》的成书过程,力图完整阐释《金石录》在金石收藏领域的地位及其内在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金石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宋代,并出现了一批对后学影响深远的金石学家和专著,当世名儒多投身其中,赵明诚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历经二十年搜集收藏两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学集大成之作《金石录》,共三十卷。通过叙述赵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搜集整理和《金石录》的成书过程,力图完整阐释《金石录》在金石收藏领域的地位及其内在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