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次山铭叙"是元结一组共二十四篇铭文之序的合称,始见于明代《名山胜概记》各书。元结作品中以文体而论,铭文最多,这一特点与他所主张的古文运动有关。而后世将其铭文中的序文独立出来,又合编为一组,突出体现了元结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侧面,使其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文学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元结碑》     
<正>【作品概况】《元结碑》又名《元次山碑》,全称《唐故容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颜真卿为表深念之情,精心书写,在距挚友元结故后葬地一公里的云台观鉴刻制碑。碑高220厘米,宽90厘米,厚40厘米,四面铭文。碑成后运至泉上村立于元结墓前。【观典赏析】《元结碑》是颜真卿生前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件力作。  相似文献   

4.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师簋有铭文"今敢博氒眾叚",马承源等先生读"博"为"薄",读"叚"为"暇","薄"义"迫",本文认为铭文应该断句为"今敢博氒眾,叚,反氒工吏,弗蹟我東國",而"叚"是表示语气的叹词,表示吃惊和不屑的语气,且"博"当读为"搏",其义为"捕持"."行气玉佩铭"是一篇叙述道家、内家拳术关于行气养生的铭文.铭文中的"(天)"字形、意义学者们解释众多,本文认为当释为"内",与"纳"是古今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元结诗歌的散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结是唐代第一个大力“以文为诗”的作者,其诗歌的散文化程度大大超过后来的韩愈。本文把元结的近百首诗分成三类,分析“以文为诗”在三类诗歌中的不同特色,进而把元结的“以文为诗”跟韩愈作比较,以突出元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玄的铭文不仅数量多,从内容上看绝大多数为咏物之作.其铭文有着鲜明的特色: "立象表意"的表现手法、短小精练的体制、华丽赡美的语言,这在当时及后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文本出发,探讨其铭文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元结山水铭文具有独特的修辞策略和美学风格,突出特点是通过写无名山水之荧束阐述、宣扬“君子之道”、“君子之德”和他对这种道德的向往。与写作诸如《心规》、《戏规》、《出规》、《时规》、《自箴》等表述道德规范内容的古文一样,他采用这种修辞策略,是出于重建道德以救时劝俗的需要。其写法继承和发展了上古铭文的传统经验,对唐宋古文家深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在新乡辉县出土的一批带有"妇(婥)"铭文的青铜组器,是一组商代贵族使用过的青铜礼器.其铸造之精、形制之美、纹饰之华丽令世人赞叹.文章通过比照、研究,尤其是对该组青铜礼器器物上铭文的考证和分析,试图揭示"妇(婥)"组器使用者的身份、时间和地位,印证在商代晚期辉县一带"妇(婥)"一支贵族的活动范围,以及他们同殷商王朝贵族们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这一支被封在商王京畿一带活动的贵族群体,对维护京都的安定以及王朝的政治稳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物内的铭文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见到的唯一有关武王伐纣的第一手出土文献史料.因此,自从发现以来,利簋铭文一直以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是,各家对铭文中的关键字"岁鼎"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为了更好的理解铭文,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11.
<俎侯夭簋>"易在俎王人□又七●"一句,"七"后一字当释为"生",学者或释为"里",不确.无论从铭文字体、铭文内容、同时期分封铭文的格式与内容,还是西周时期"里"的性质等,皆可得到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敦煌研究院藏拉萨下密院铜釜(即僧斋锅)内外皆阳刻藏文铭文,对研究西藏热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新释读铜釜铭文,判定铭文所涉及的"热振呼图克图"身份及铜釜铸造年代,校正文献中有关"三世热振呼图克图"生平事迹的若干误载,并对前贤研究中的若干疑论加以考订和补述.  相似文献   

13.
《少年文摘》2012,(1):94-95
2011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富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4.
元结的诗呈现两个特征,即显性的复古和隐性的创新,多数人只看到元结复古的一面,而少有人能认可其创新之处。本文立足对不同时期元结诗的分析,并结合元结本人及其诗论,认为复古只是一个短时的现象,创新才是元结诗的本真。他的创新之路,奠定了他在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进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元好问将元结视为自己的远祖,诗中多次提到他.元好问从政治、隐逸、文学三个方面评价元结,评价较为客观.元好问也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受到元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结,这位生活在盛中唐的诗人,他历经了安史之乱及以后的各种各样的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他也不例外。763年,元结被贬到道州,授任道州刺史。他在道州一呆就是八年。直到771年才离开道州。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道州也被叛军山贼多次洗劫。此时战争带给元结的伤痛有增无减。纵观元结在永州的诗歌,我们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可以窥探出其诗歌创作具有战乱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物世界》2016年第1期刊登的《厦门明代"大总戎"苏滨泉墓及出土文物研究》一文对苏滨泉的墓志铭文的抄录尚存误识、误断之处;对铭文出现的"同邑高浦"挥霍"徃"等词语或用字现象缺释、误释,对靳文以上缺失,试作纠正、补充,并重新识读苏滨泉墓志铭文,且对其纪年特点略作说明,认为墓主及立碑者是不承认清代统治的明末清初人.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大唐中兴颂》是元结晚年的一篇雄文,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然对其创作意图的评价,自宋以来颇有分歧,或以其高简古雅,得雅颂之遗,或以其暗寓讥讽,承春秋笔法。本文通过梳理宋人的相关议论,并结合元结仕历及其政治、诗学思想加以考索,认为元结撰写此颂的真实意图在于对肃宗盛德大业的由衷赞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