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秦兵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流派,其农战思想成为左右诸侯国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它主张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内和谐,从而达到强国强军之目的;在给养供给上主张以战养战;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张积极备战但又要慎战。兵家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成就了多方霸主,展示了其实效的魅力,其思想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遂昌长濂村人郑秉厚,为官16年,心系百姓,权为民用,治行显著;性格耿直,秉笔上疏,抨击权贵。政治上主张皇帝要“坚立志以隆德业”,“慎纠劾以造就人才”;经济上提出“议赋役以齐一国法”,“清铺行以厘积弊”等主张。他是明朝中后期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吏,一位敢言敢谏的言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思想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在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主张在党内实行民主和平等;文化上提出教育平等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民族关系上指出各民族一律平等;国际关系上主张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
墨家私学与当代民办高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方面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墨家的教育管理思想精华对民办高校具有极大借鉴和启示作用。墨家在学生管理方面主张法仪从事,规矩绳之;在教师管理方面主张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人事管理方面主张尚贤使能,人尽其才;在办学特色上呈现出质疑权威,敢为人先的特征。它对于民办高校管理的启示主要有:以制度化管理激励教师积极性;以教学主动性树立学校特色;在知人善任中注重和谐发展;在吐故纳新中成就学校辉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思想建立在对"小农经济"的否定及对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肯定之上。他们否定前者是以历史主义观点为指导,肯定后者是以现代农业生产手段为前提的。在其改造小农的预设方案中,主张以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的集体生产取代家庭生产,但同时强调对农民群众意志的严格尊重,这便为后来国际社会主义实践中修正理论、长期保留农民土地所有制留下了广阔空间;在实现农民经济合作的途径选择上,主张国家担当主导者、扶持者的双重角色,是为农民合作能力低下的正确选择。由于实践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一、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的比较相同点:①都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②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对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了批判,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人权思想集中表现在:首先必须反对侵略和压迫,以获得人民的生存权;二是必须反对封建专制,以争得人民广泛的政治权利;三是必须反对统治者的掠夺专断,主张平民享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四是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张建立平民政权,以获得人民真正的民主。然而,他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错误地认为不必经过中共的领导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只有他所领导的第三党才能获得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民主。实践证明这是无法实现的。这是邓演达先生人权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际云就加强部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思想.他主张加强干部之间的团结;主张实现干部新老交替,推动干部年轻化;主张采取"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原则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9.
明代松江府是江南著名的农业区,也是重要商品经济区,在思想上呈现出开放、兼容和多元的文化特色。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以江南松江地区徐光启、李雯、陈子龙为核心的一批开明学者,及其外围的宋应星、李之藻、方以智等实学家共同形成具有明显经济、地域、文化特征的松江学派。在经济上,他们主张农商并重、科技富民,以实现富国强兵;在科技上,他们主张会通中西,提倡“质测实学”,在科技哲学上有了重大突破,并由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序幕,形成松江学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开放式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道德教育观比较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先秦诸子的道德教育观各有千秋。在教育目的上,儒家以培养仁智合一的“贤人”、“君子”为己任;墨家主张培养“贤士”、“兼士”;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归真的独立人格;法家的培养目标是“名成于前,德成于后”的“耿介之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智”、“勇”;墨家是“兼爱”;道家是法自无为的“道”;法家则是“法”、“术”、“势”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儒家持性善论,主张教师言传身教;墨家认为“有道劝以教人”;道家则主张民主平等的交流;法家因信人性本恶,故力主以法为师。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学”、“行”、“思”的结合;墨子主张“学”、“行”统一,以“行”为本;道家主张后发起人,白化自正;法家主张“以力致功”,反对空言。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大动荡、大转折时代。这一时期政治黑暗 ,战乱频仍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豪门士族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上 ,由于儒学的经学化和日益神学化而遭到士人的反对 ,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以儒、释、道几种思潮融合而成的玄学得以滋生、风靡。玄学一方面主张“贵无论”,政治上表现为无为而治 ;另一方面又倡导“自然观”,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些思想主张一扫经学尘垢 ,为士大夫们开辟出一条玄思清朗的思想途径 ,从而使得传统士林风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激情萌动的生命意识 ,称情任性的思想情感 ,坦荡豁达的行为方式 ,高标风流的人生理想 ,则是这一风气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2.
凯恩斯依据其就业理论和有效需求原理,提出了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主张。凯恩斯主张运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扩大投资,从而达到反危机和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实施的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带来了严重的恶果。通过对其利弊得失的具体分析,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据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着重探讨其现实借鉴意义,据以对其进行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经济伦理观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利观上他重义而不轻利,在分配观上主张以功求食,在赋税观上主张薄赋敛,提倡富民.他还认识到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些都显示了孟子过人的智慧,是值得后人珍视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当前盛行的经济民族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负面影响的分析,倡导并期待积极经济民族主义理论。积极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各民族、各国家间友好合作,共同发展,以实现双赢多赢。  相似文献   

15.
冀明武 《天中学刊》2014,29(6):33-38
培根和马基雅维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二人思想中都包含大量帝王术的内容.比较发现,彼此之间存在诸多相似和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有:政治上都鼓吹君主专制;经济上都倡导保护私有财产;都强调军事力量对维护君权的重要性.差异之处有:政治上,培根对君权提出诸善德要求,而马基雅维利则较少;经济上,培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而马基雅维利相对主张自由发展;军事上,培根关注的重点是军事力量的经营,马基雅维利关注的多为军事力量的取得.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上强调民权 ,人人平等 ;经济上主张民生、贫富均等。这一方面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另一方面它又是世界上最邻近马克思主义的最后一种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的科教兴国思想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面向世界,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将科教事业置于战略地位。周恩来首先发出向现代科中进军的倡议;提出要发展经济,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主张经济建设要与科学,教育实现三结合。二、面向未来,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立足实际,提出办大教育思想;考虑长远,对人才培养应合理布置。三、从实际出发,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对待知识分子应在思想上重视,政治上肯定,生活上关心。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市场经济与经济立法的关系,并主张要充分发挥人的理性力量,超前制定出经济法律、法规,以规范经济活动。文章还对保证顺利实现经济体制转换、现时就需立法的具体经济法律、法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论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张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即教师的教学落实到指导学生学会上;主张通过学生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交替协调,使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相似文献   

20.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声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事实上,所谓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资本;西方各国的社会党也逐渐放弃国有化主张,在经济、政治上向保守党靠拢;股份公司不是公有制企业,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所谓"瑞典模式",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根本不存在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