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国维在他的作家论中,对作家的人格、品德修养是非常重视的。他把作家的人格、品德修养紧紧地同作品联系在一起。他在《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其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  相似文献   

2.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彰显了"君子"仁、义、礼、知、信的基本品质。在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市场经济运行的当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人格之塑造亟待汲取"君子"人格思想之养分:理性博爱——开启和谐人格的"窗口";崇尚道义——践履高尚人格的"阶梯";重礼守信——塑造健全人格的两大品质;自觉内省——人格养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一生创作颇丰,其山水游记尤为后世人称道,这其中除了因为其文笔清新优美.景物描写生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表现出的人格美震撼着后世读者之心,给读者以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三者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所致。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主要表现为: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坚强的人格;对人民深切的关怀——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李丽华 《教育导刊》2001,(24):34-35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人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恩斯坦所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行为,源于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收获高尚的人格;具备高尚的人格,享受高品质的人生。火炬学校创办人王哲红校长创办学校之初,就提出“要给孩子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责任与习惯”。走进火炬学校,思考火炬学子责任感与良好习惯的养成之路,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这种种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揭示出教师人格的高尚,也道出了人类社会对教师角色形成的共识和对教师道德品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也应是良好的、高尚的。教师高尚道德人格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  相似文献   

8.
品格优良、人格高尚的作者能写出好的艺术作品.而格调高雅的好作品也一定出自品格高尚者之手。作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针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探讨了作家的品格修养与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重人格、尊人道"——张謇的道德追求张謇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历史人物。1924年,在致黄郛的一封电文中,张謇说:"法治治人,先各自治。自治之要,重人格尊人道而已。"重人格、尊人道是张謇一生的追求,是"张謇精神"的核心,也是张  相似文献   

10.
高尚与远大的人生理想、坚韧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奉献与服务的人生价值、务实与健康的人生精神,构成了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风范。全面正确地汲取毛泽东有关人格风范的宝贵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赵慧宁 《职业技术》2007,(2):111-11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这种种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揭示出教师人格的高尚,也道出了人类社会对教师角色形成的共识和对教师道德品质的期待。今天,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3.
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健全人格的力量则是伟大的。大学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它的作用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有健全人格,因为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在大学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会从伦理道德出发运用“人格”一词对各自的行为评头论足,例如:某某是高尚人格、卑劣人格甚至是缺乏人格,这里面包含了人格心理的部分含义。其实,要掌握、要分析一个人、一个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低俗文化会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迷失、道德人格扭曲、道德行为失范,极大地影响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对于大学生高尚人格养成的负面影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自觉成为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读罢《演奏崇高的乐章——记岳阳县黄秀中学校长刘雄辉》一文,深深为刘雄辉的事迹所感动。刘雄辉是崇高的,他的崇高是通过他的人格展示出来的。他用高尚的人格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人生之歌,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教师高尚人格的魅力。顽强的毅力是他人格力量的基石。刘雄辉的经历是坎坷的,他11岁辍学;好不容易盼来高考,但始终未圆大学之梦;他走马上任当黄秀中学校长,而学校却正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最艰难的时刻;当他雄心勃勃、宏图大展之时,病魔和死神却接踵而至……面对这一切,刘雄辉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取、…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对欣赏者和聆听者的心灵具有深刻、特殊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也深”,“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古人对音乐力量之伟大的描述。在今天,好的音乐对形成人的高尚精神境界,塑造完美的人格,提...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使我国的法学教育承担起培养人格高尚、熟悉法律及公平、正义的法律人才的伟大使命,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替代的。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呢?主要包括:①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③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关键;④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人格——广义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狭义上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人格”,即培养他们健康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