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分钟游戏     
“一分钟游戏”是指一分钟以内能做一次或几次的小型游戏。这类游戏,一般都不需要什么场地设备,人数也可多也可少,较为自由灵活,而且幼儿也很喜欢玩,还能锻炼身体。一、踩影子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日子,人站在阳光下,会出现长长的影子。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追逐、躲闪,设法用脚去踩对方的影子。二、踩龙尾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拿绳(长1米左右)的一端用力摇动,使绳子不断在地面像小龙一样弯曲飞舞,另一人用脚去踩绳子的另一端。踩到了,两人轮换。三、撞肩幼儿两人一组,双手都放在背后,做连续  相似文献   

2.
目的:1.训练孩子追逐跑和躲避的能力,锻炼双腿大肌肉。2.发展孩子的想像力、造型力及绘画能力,锻炼双手小肌肉群。玩法:1.晴天,带孩子到户外,观察各自的影子,说说它们像什么。2.父母和孩子一起在空地上互相追逐、躲避,做“踩影子”的游戏,避免自己的影子被踩,同时又要努力去踩别人的影子。3.踩到别人的影子者获胜,被踩到的算输。亲子游戏(三) 踩影子@胡嫣  相似文献   

3.
(一)冲破边防线1.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和协调性。2.游戏方法:参加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每组8——10人,两组问隔2——3米相对站立,本组人手拉手连成一道防线。游戏开始,由甲组先喊“边防线”,乙组答“冲  相似文献   

4.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大都喜欢在大街小巷里玩“逮人”的游戏。幼儿园里的“逮人”游戏,多数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逮人”游戏有追逐逮人、圆圈逮人、踩影子、老鹰捉小鸡和抢阵地等。“逮人”游戏和过家家、开汽车、开火车等游戏不同,这种游戏有的追,有的跑,玩法多样,场面热烈,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追逐“逮人”、圆圈“逮人”和夺阵地等游戏,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更具有锻炼和教育价值。   追逐“逮人”。   定出谁是追逐者,然后发出信号,逃跑者迅速跑散,追逐者开始追捉逃跑者。由于是一种简…  相似文献   

5.
“比的意义”教学片段师:下面我们来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好吗?两人一组,比赛四次,然后汇报比分情况.学生游戏中,气氛异常活跃.一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6.
影子游戏     
梁安敏 《早期教育》2005,(11):20-20
踩影子 游戏目的:提高幼儿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游戏玩法:选择有太阳的天气,在室外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太阳下玩耍,先让孩子用脚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以变换方向慢慢跑动.然后限制场地,如在地面上画若干大圈,幼儿两两一组,轮流踩影子,双方都不能出圈线.教师要注意在旁保护.  相似文献   

7.
影子怪物     
活动意图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影子很感兴趣,在操场上玩起了踩影子、打手影的游戏。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设计了音乐游戏“影子怪物”。活动中,我们自编了故事“大黄狗找食”,将该故事用于音乐欣赏时的辅助材料,且在故事情节中渗透了关于“影子”的科学小常识。这既有利于帮助幼儿深入理解音乐,感知故事情节,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又丰富了幼儿的科学常识,同时也使音乐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8.
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做起点,另一条做折返线。在两线之间划两组曲线,弯曲度要相对大一点。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每队的人数都要是偶数。从排头开始“1、2”报数,1号做“盲人”,2号做“跛子”,两人组成一组。游戏开始后,先把“盲人”的眼睛蒙起来,然后,组织者发令,从各队里的第一组开始,走到起点线前,蒙着眼睛的1号背起2号,按照2号的指引,沿着曲线走到折返线后,交换角色后仍按弯典的路跑回本队,拍第二组的手,并回到队尾。依此类推,每组轮流一次,以先完成的队伍为优胜。  相似文献   

9.
捉尾巴游戏目的:让宝宝练习追逐跑。准备:用彩带(或其他物品,下同)做的尾巴。游戏玩法:两个宝宝身后各系一条尾巴。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提醒两个宝宝,在捉对方的尾巴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对方捉到。被对方捉到尾巴的宝宝要大声学小猫叫。捉小虫游戏目的:让宝宝练习追物跑和踩的动作。准备:一根长约1米的绳子、玩具小虫。游戏玩法:妈妈把玩具小虫用绳子系好,将玩具小虫放在地上,拉着绳子的一端拖着它跑,跑的同时,让宝宝在后面追。当宝宝追上玩具小虫时,要用脚踩住它说:我捉到了!”注意事项:妈妈在拖着玩具小虫向前跑时要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一、滚圈比远参加游戏者手持呼啦圈,站在同一条线上。发令后,将圈用力向正前方滚出,最后以圈倒下的落地点的远近决胜负。二、小司机参加者每人1只小号呼啦圈,两人为一组,一前一后站立。后者用圈套住前者腰部做乘车人。前者双手持圈当方向盘。当指挥者说“绿灯”时,司机即做开车状,并同时发出“嘀嘀嘀”的喇叭声;当指挥者说“红灯”时,就停止开车;当说“黄灯”时,两人交换角色,继  相似文献   

11.
游戏——骑马赛跑: 学生1—4报数后分成4人一组的几个小组并分成两路纵队,各在相距20米的平行线一侧,每小组要求学生自己安排合作,使1数做“马头”,2、3数并排站在1数后,各用一臂(内在的手臂)搭在1数肩上做“马鞍”,另一只手与1数手拉手作“马蹬”。  相似文献   

12.
踩影子     
我最喜欢跟爸爸妈妈玩“踩影子”的游戏了。不管在太阳底下,还是在灯光下,只要我们三人在一起,就开始你踩我的影子,我踩你的影子。“哎,踩你的屁股了。”妈妈一边喊,脚一边朝我的影子踩过来,我的“屁股”来不及躲开,被妈妈的脚狠狠地踩了一下。我故意捂着屁股,装出很痛的样子,哎呀哎呀地叫,惹得妈妈笑得直不起腰。爸爸真坏,趁妈妈蹲在地上的时候,飞快地踩了妈妈的“头”,我们笑得更厉害了。爸爸个头高,最不好对付。为了制服他,我经常与妈妈联合作战。“爸爸,你脚下踩了什么东西?”我想出了一招。“没有啊。”爸爸信以为真。“你看,这里。”…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以“合作精神”为主线 ,通过游戏、手工、郊游、野炊等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 ,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 ,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绳子、实验用具等。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游戏一 :拔河。组织学生分组做一个拔河的游戏 ,全班学生可分成四组 ,每组准备一根绳子 ,结成“Y”状 ,上面两根线分别安排三至两个学生 ,下面一根线比上面的单线多一个学生。比赛设为四个回合 ,“Y”上面的夹角依次为90度、60度、30度和0度 ,以哨声为依据开始比赛 ,绳子拉过中线0.5米者为胜。比赛结束之后 ,请学生谈感想 :为什么只有当“…  相似文献   

14.
抢占终点线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划一条“起跳线”,再划一条距起跳线20米的“终点线”。如下图所示。二、游戏方法:游戏者两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游戏者要背熟猜拳口令: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石头跳3次、剪子跳2次、布跳1次。1人猜拳喊口令,1人等待立定跳远。在两个组的比赛中,先到达  相似文献   

15.
活动意图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影子很感兴趣,在操场上玩起了踩影子、打手影的游戏.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设计了音乐游戏"影子怪物".  相似文献   

16.
踩影子     
在有阳光的场地上,幼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在前面迎着阳光跑,另一部分幼儿在后面踩他们的影子,被踩到影子者站住。两部分幼儿可互换角色,连续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7.
谁最聪明     
贞福  艳红 《良师》2002,(17)
山羊老师给学生们出一道题:有一根绳子,长12米,做一根跳绳要用2米,这根绳子能做几根跳绳?同学们很快解答出来:12÷2=6(根)山羊老师说:“你们算得都对,如果用剪刀剪开,要剪几次?”梅花鹿说:“一刀能剪下一根,最后一刀能剪下两根,所以要剪6-1=5(次)”金丝猴说:“先从这根绳子的中间剪开,变成两根短绳子,再把两根短绳子并在一起,两刀就成6根。共剪1+2=3(次)(如图1)。”小松鼠说:“先把这根绳子按4米一根剪开,两刀剪3根;再把3根绳子并在一起,再从中间剪一刀就成6根了,共剪2+1=3(次…  相似文献   

18.
本人曾就学生对线段图不同方位的适应情况作了这样一次试验:从班上选出20名中上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均匀地分成甲、乙两组,同时在5分钟内解答一道应用题:“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的高,把绳子对折后垂下到水面尚余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尚余2米,求桥高和绳长,”将这道题抄在前后两块黑板上,给甲组配上横向线段图,给乙组配上纵向线段图,两组学生背靠背地做。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乙组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明显优于甲组学生。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后来我又做了一次类似的试验,题目是:“小明的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81分,自然成绩比语文、数学、自然三种平均成绩还高8分。小明的自然成绩是多少?”所不同的是要求甲组学生自画纵向线段图解答,乙组学生画横向线段图解答,结果甲组学生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明显优于乙组学生。  相似文献   

19.
“踩”尾巴     
方法: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排成两队,按排队顺序各派出一个小朋友进行比赛。游戏开始时,两个小朋友都抬起一只脚,用单脚跳着去踩对方的“尾巴”——影子。在游戏中不能换脚,如果双脚着地,或给对方踩到“尾巴”就算输了,对方得1分。然后再换两个小朋友上场。得分多的一队,就是冠军队。  相似文献   

20.
李德湘 《教育导刊》2006,(12):47-47
手心手背(跑的练习)三人玩。幼儿有节奏地念“手心手背”。当念到“心”或“背”时,各伸出手心或手背。若同时伸出手心或手背,需重做一次。三人中有一人伸出的手与其他人不同的为追捕人,另两人为被追捕的人。砸沙袋(跳、跑的练习)四人玩。分甲、乙两组,每组两人,甲组为砸沙袋人,分别站在投掷线后;乙组为被砸人,在线边沿来回奔跑,躲闪砸来的沙袋,被击中者停止游戏出场外。乙组另一人如能接到沙袋,停止游戏的幼儿可重新参加游戏。如两人都被击中,两组交换位置,继续游戏。解带子(跑的练习)两人玩。场地放两张小椅子(相距1.5~2米),系上两条布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