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伪通过暴力强制推行伪币,排挤法币,利用法币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合法通货地位,大量抢购根据地物资,造成根据地物价不断上涨。地处敌我斗争最前沿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成为敌伪经济战的重点地区。苏中区党委、行署以货币斗争为重点,通过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贸易管制,在复杂险恶的斗争环境下,领导苏中抗日军民对敌伪展开经济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是在战争期间,在一定程度上,粮食关系着战争双方的胜败,因此成为争夺的焦点之一。抗战时期,华北的日寇为实现"以战养战"和消灭根据地之罪恶目的,疯狂的掠夺和破坏中国人民的粮食。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根据地党和政府领导军民展开了坚决斗争,他们实行快打快收、坚壁清野等措施,并对敌人的抢掠进行坚决的武装打击,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挫败了敌人的企图,保护了人民的劳动成果,保障了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际白银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当时银本位的中国造成巨大冲击。为应对经济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实施了法币政策,建立起信用货币制度,中国摆脱了金属币制的桎梏,政府增强了货币的调控能力。本文通过对法币改革前后中国国内的GDP、物价及财政收入的研究,表明货币改革和币值稳定对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经济危机当中货币因素至关重要,为当局在应对经济衰退时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军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破坏,以农业生产为最重.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共的抗日力量,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实施了有计划的破坏,造成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胶东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在广袤的胶东区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由创建到不断完善,形成了主任公署、海区专员公署(办事处)和县、区、乡、村六级抗日民主政权组织体系。胶东区根据地实行普选制和竞选制,根据"三三制"原则,选举出各级参议会参议员,然后由各级参议会选出政府组成人员。胶东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有着鲜明的特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抗战之初,山东根据地民众的文化水平非常低下,这种状况阻碍了党对广大群众的组织发动,也不利于人民觉悟的提高,因而对根据地的扩大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地的党和政府积极开展小学教育和妇女教育,大力进行"冬学"扫盲运动,并适当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水平和生产生活技术。山东根据地国民教育的发展,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今天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地区建立起来的,规模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根据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因张国焘等人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宗派主义路线,开展大肃反运动,不仅给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造成极大损失,也给整个中国革命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面临日伪残酷的军事清剿与经济掠夺,因此要与日伪进行金融战线的斗争。各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包括建立银行,发行抗币并促其成为抗日根据地的本位币,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基础。华中抗日根据地货币政策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对当今货币政策服务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互助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创新,相对于中国历史上 其他类型的劳动互助,有着明显的特色,其中一些理论和经验,对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仍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