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的线     
中国画线条的突出特点是富有表现性,它的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平实的线逐渐变为富有生命力的飞动的线条,从轮廓线到表现结构、空间、亮度的线条,从“存形”的线条到抒情的线条。最近几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不少现代中国画家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新线条。  相似文献   

2.
线的感悟     
正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读大学期间有幸亲历山西永乐宫临摹壁画。面对三清殿场面壮观、色彩斑斓、"满墙风动"的壁画,震撼激动之余曾突发奇想,如果把壁画中满墙翻飞舞动的线条抽掉,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了线条,壁画还会是"紧劲联绵"、富于动感和张力吗?线条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头脑中有着太多的疑惑。几年后赴敦煌朝圣,拜谒饱览了历代洞窟壁画和彩塑,迷  相似文献   

3.
线的情感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参与首批实验的教师大胆实践和探索,努力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经验。为了及时总结首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并为更多的实验教师走进新课程提供服务,我们从38个实验区推荐来的500多篇优秀案例中遴选了30篇编辑成“新课程优秀案例专辑”,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本专辑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专家访谈,课程专家就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关注的一些问题答本刊记者问。第二部分是教学设计,共15篇,涉及小学、初中多个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每篇都贯穿相应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叙述精要,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部分是特色案例,共7篇,各篇均抓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新理念指引下课堂上的新气象。第四部分是评析与反思,共8篇,聚焦精彩教学片段和典型问题进行评点与剖析,不乏引人深思之处。我们认为,这些案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某些细节可能有待推敲和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每篇都在一定程度或层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都有令人兴奋的亮点,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者树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在日常的网络布线中常用到的两种网线:交叉线与直通线.通过介绍交叉线与直通线的区别(其中主要讲解了两种网线的不同排序)、交叉线与直通线的做法及其各自的适用场合,使用户对这两种网线有了一个全面地了解,从而为用户在实际布线中如何选用这两种网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入了曲线周期、函数周期以及叶形线的概念,给出了曲线对称性的判定条件,分别构造了谐波叶形线,齿轮叶形线和齿纹叶形线,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函数表达式、函数周期、曲线周期、极点处的切线以及参数与叶数、叶形之间的关系.得到任意叶数和多种形状叶形线的极坐标方程,推广了玫瑰线.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画线的悠久历史 从现在所见的战国帛画、唐宋重彩。直到明清两代的各种卷轴画、壁画、以至木刻版画,无不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另以工笔花鸟为例,从出土于长沙南郊的陈家大山战国墓中的帛画《人物蔓凤图》、敦煌壁画《风纹饰》到唐代的阿斯塔那墓葬屏风,以及唐代《簪花仕女图》中鹤、玉兰花等的表现手法,都是运用了线这一表现形式。到了五代的黄筌、徐熙,宋代的赵昌、赵估、李安忠以及元代的钱选,  相似文献   

7.
叶形线研究     
本文对叶形线的基本形式玫瑰线,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探讨了它的周期、叶数、斜率和切线等问题.得出了它们的具体公式.  相似文献   

8.
缠线线     
有yǒu个ɡe女nǚ孩háir儿叫jiào钱qián钱qiɑn,帮bānɡ助zhù妈mā妈mɑ缠chán线xiàn线xiɑn。线xiàn线xiɑn长chánɡ长chánɡ绕rào钱qián钱qiɑn,钱qián钱qiɑn不bù停tínɡ缠chán线xiàn线xiɑn。长chánɡ长chánɡ线xiàn线xiɑn变biàn蛋dàn蛋dɑn,蛋dàn蛋dɑn掉diào地dì直zhí转zhuàn转zhuɑn。钱qián钱qiɑn满mǎn地dì抓zhuā蛋dàn蛋dɑn,摔shuāi了le钱qián钱qiɑn跑pǎo了le蛋dàn蛋dɑn。(正常的朗读速度为12秒,你能比这快多少?)缠线线@月月…  相似文献   

9.
大院线     
正《×战警:逆转未来》说起来,小编已经记不清这是《X战警》的第几部了,从最开始的3部《×战警》到《金刚狼》,再到如今的《×战警:逆转未来》,可以说,正是因为备受欢迎,所以才一再续拍。至今,《×战警》在全球总共取得了近23亿美金的票房总成绩,在全球拥有众多影迷。《×战警:逆转未来》是今年5月要上映的最新一集。科幻超级大片、大牌明星云集是这部电影的两大卖点。这一集讲述的故事回到了过去,×战警们遭遇到史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线之旅     
正跟着线走,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跟着线走,走向天空、海洋和陆地;跟着线走,走入漂亮温馨的小屋。"线之旅"系列,是由朗菲斯特编绘,蒲蒲兰译,新世纪出版的一套系列绘本丛书。其系列绘本包括《跟着线走·环游世界》《跟着线走》《跟着线走·穿过房子》。本系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它是由一条线贯穿全图、全书,没有页码,没有过多的文字叙述,仅仅一条线,创作出了简单明了、想象力十足、细节丰富、充满童趣的一  相似文献   

11.
论绘画中的线与线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是绘画中的最基本要素,线意识体现了造型思维、绘画创作思维和普遍思维的逻辑和原理。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论述线的造型意义和线意识的理论思考,对线和线意识的意义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两日K线中,前几期文章已经做了一些介绍,最后再做一个总结性的概括,总体可以分为两类,称为遭遇线和分离线遭遇线相邻的两天K线出现聚拢的趋势,称为遭遇线。它代表着趋势的一个轻度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3.
线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对线条所表现的轻松、愉悦和紧张、痛苦两种具有对比性的情感的解说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线条除了本身的情感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强化这种情感,进而了解自然界和音乐作品中也有许多富有情感的线条,让学生懂得只要用心体验,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并可利用它们来提高我们生活的品位。本课中,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让学生从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到东方艺术中的线条,再到自然中的线条,逐步深入,最后听音乐体会其中富有情感的线条,并在欣赏过程中进行表现。二、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认识视觉艺术以及…  相似文献   

14.
线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线条所表现的轻松、愉悦和紧张、痛苦两种具有对比性的情感的解说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线条除了本身的情感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强化这种情感,进而了解自然界和音乐作品中也有许多富有情感的线条,让学生懂得只要用心体验,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并可利用它们来提高我们生活的品位。本课中,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让学生从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到东方艺术中的线条,再到自然中的线条,逐步深入,最后听音乐体会其中富有情感的线条,并在欣赏过程中进行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中曾用极坐标介绍过一种美丽的曲线——玫瑰线.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玫瑰线的一种形成途径. 如图1,设底面半径为R、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α(0<α<π/2)的圆锥Q,其顶点为S.过底面中心O的两条直线AC-⊥BD.另外还有一个以OB为底面直径、SO...  相似文献   

16.
线的意蕴     
美术作品中许多是以线的形式完成的.线的构成使得画面更为简洁、干净又不失丰富、多变,散发着无尽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张力.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线的组合使得作品内容更为丰富、多变,也更具可观性.中外美术家们对线的研究又有着不同的见解,中国绘画中的线,多注重"意",而西方美术多注重"形",现代的线条更多地显现出一种文化状态和时代特色,它就像一个永远延出不尽的精灵,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隐形线     
陈娜 《初中生辅导》2010,(28):13-14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都有传递,但方式不同,一根根隐形线把我们连在了一起,连成了一遍海洋,连成了浩瀚的天空。——题记隐形线把我们与父母连在了一起。我们在一篇课文中学过,一个孩子被扎破了手,  相似文献   

18.
陈睿宁  韦静 《广西教育》2006,(1C):60-60
文章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积极的立意——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用心体会生活,才会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与美妙。作者独特精巧的见解、清新流畅的语言、自然中肯的叙事说理。表现出其不凡的才气、骄人的灵性。  相似文献   

19.
垂直关系是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核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各种垂直关系中两条直线的垂直是最基本的关系(以下简称“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可升格为“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从而推动着平行关系,角、距离和面积、体积等一...  相似文献   

20.
扩展了卡西尼卵形线和伯努利双纽线,得到所谓的多卵线和多纽线,并进一步讨论了这两种曲线的性质及多纽线和有心力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