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音乐教学中有效实施欣赏教学谈四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艳春  苏丹 《科教文汇》2009,(5):200-200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用的音乐欣赏内容,都是经过音乐专家精心挑选编辑而成的。内容丰富、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很多曲目都代表了音乐了展史上的某个重要阶段。但是针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和当前的教材内容,如果不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当前学生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的欣赏课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刘勤 《知识窗》2014,(4):74-74
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创新音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知艺术的魅力,有助于学生感知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用音乐扮靓生活,也有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杨晓彦 《科学中国人》2014,(8S):243-243
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作品欣赏为目的,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或方法,如聆听、多媒体技术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能够实现愉悦自我,做到真正欣赏的一种教学组织与活动。中学课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做到欣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音乐课的欣赏中更是具有积极意义。音乐欣赏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力。有助于学生在音乐课的欣赏中不断构建自我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视艺术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影响着音乐教育。教师应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音乐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卿泽 《内江科技》2006,27(9):159-159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就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听”、“感”、“动”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艳飞 《科教文汇》2012,(31):142-142,144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小学音乐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教会学生正确地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通过“音乐想象”,培养审美能力;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欣赏,幼儿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野。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音乐想像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音乐欣赏教学日益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然而如何改变以往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被动吸收的传统教学形式,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  相似文献   

9.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有利于促进学生其他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欣赏音乐;丰富教学曲目类型,给学生播放多种不同类型的歌曲,让学生见多而识广;改编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音乐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是美的升华。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则是通过多方位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借着音乐这对美的翅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是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包玲萍 《科教文汇》2010,(23):162-163
欣赏能力是感知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定位分析,理解音乐欣赏的含义、教学目的以及作用,继而分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结合了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音乐的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的能力。音乐欣赏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智力发展,陶冶情操。本文将针对音乐欣赏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生学生聆听、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或激励性评价等教学手段来完善欣赏教学,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变成学生的最爱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唐丽媛 《科教文汇》2011,(32):184-184,202
音乐课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课,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的特点,用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学生享受美、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红梅 《科教文汇》2009,(14):223-223
本文试就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分析,旨在阐述美术欣赏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美术欣赏的引导者,应创新教学思维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欣赏物象的品味和深思,定会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启迪心灵,陶冶情感,提高审美技能。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音乐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带动学生去欣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首要条件。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采取审美的模式去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之中加强自身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加强教育的效果,并且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音乐欣赏,就能够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情操的陶冶,能够让他们用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审美素养的进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重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音乐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带动学生去欣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首要条件.在大学音乐教育之中,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采取审美的模式去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之中加强自身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加强教育的效果,并且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音乐欣赏,就能够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情操的陶冶,能够让他们用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审美素养的进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重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对现代生活中美的感受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带给人更加愉快的心情,还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自主性的学科,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养成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奠定学生未来发展基础。由此,本文主要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丽 《科学中国人》2014,(3S):147-147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由此可以看出美感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感教育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学习当中感受音乐之美,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获得知识与心灵上的双重满足。本文主要在美感教育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美感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本乐理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掌握音乐的主要因素,开拓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感觉。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掌握运用乐谱知识及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常识,从而培养视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毛羽 《科教文汇》2010,(5):136-13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应用,这其中也包括多媒体。但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教与学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用得不好,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使课堂华而不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增添了负面效应。所以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充分运用好多媒体及多媒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使用的程度,是一个值得探究、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