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温洪媛 《科教文汇》2009,(12):121-121,14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符合教学改革的核心宗旨,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发散都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选择有效的背景音乐开展教学,运用多媒体营造阅读氛围开展教学,利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陈珊 《科教文汇》2014,(5):128+191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6.
陈珊 《科教文汇》2014,(15):128-128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7.
一、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会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二、激励学生“联想、猜想”联想是由来源材料分化多种因素,形成的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就是有助  相似文献   

8.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探索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在解题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和不同渠道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探索新的多样性的解题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日后的创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国家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然而要具有创新意识,其中必备的一个因素就是发散思维。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对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进行的是相同思维训练,而在求异方面训练不多不够,当需要转换角度看问题时学生往往做不到。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我认为学生如果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就会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因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如在生活实例中、在实验探究中、在故事中、在解题中。  相似文献   

10.
陈佐林 《科教文汇》2008,(12):110-110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生正处于思维由简单向复杂发展阶段,发散思维既能适应高中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探求,又能拓宽他们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纵横联系的能力。本文浅谈了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思维的要求,发散性思维的内涵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就是以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以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输出,即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具体的对象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发散思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本论文就中学数学教学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提取、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可以训练学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记忆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S):183-183,184
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发散思维和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发散思维和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从多个维度寻求答案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是思维结构的核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主要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插项法、递推法、定积分公式、Dirichlet核、欧拉公式和留数定理等知识给出定积分■的多种解法.通过一题多解,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系统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吉金 《科教文汇》2009,(24):144-144
创新教育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它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它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表现。因此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作大胆猜测和多方发散思考。平常教学则要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能力对初中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较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着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激发策略方面,教师可以从营造情境和氛围、把握学生思维兴奋点、注重变通性、鼓励联想和猜想等多个方面尝试,让发散思维的激发和培养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课堂教学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因此,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扩散思维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学会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求异思维的培养,要善于挖掘教材,选择一些恰当的发散点,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启迪学生,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活动,重视想象力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上述方法,既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特性,在解题中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讲述了发散思维的含义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六种途径,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转换思考角度、转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的思路及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