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在校学习容易产生两种“心理距离”:一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大多产生于教材内容抽象程度较高之时,或教师纯客观地抽象地“分析”、灌输。使学生难以形成真切感受之时。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虽然经常同处一个空间,但他们之间由于多种原因会有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不敢或不想接近老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后,小组之间便可通过互动形成学习团体。而处在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们由于相互的交往,会形成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组间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对抗,彼此的关系出现紧张状况,这就是“冲突”。组织行为学认为: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的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团体活动与组织秩序,对学习小组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小组互动中的冲突,包括团体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包括学习团体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师生之间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教师(教练员)都热情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运动员)在自己的指导下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具有优异的成绩,而每位学生也都渴望自己能出类拔萃,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方向统一的方面;而教师总是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管理、指导学生,当然这其中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而学生总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和思维去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心理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心理距离”,过大的心理距离会影响教师计划的实施和学生的成长,然而过密的心理距离也会失去教师的尊严和威信。那么,如何把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调整为最佳状态呢?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工作,在这里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校都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教师在教室上课,只能站着,不能坐着,教室自然就没有老师的座了。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的人文背景下,不给老师设座的惯例也该改一改。就像给每间教室设置一张讲桌一样,也应给老师设个座。首先,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远近不同,位置的高低不同,产生的心理效应就不同。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是如此,老师离学生远,学生对老师自然就会产生离心倾向,甚至误认为老师不重视他。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会产生自卑感(生不如师),或者抵触情绪,回答提问也被动机械。因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会给学生以一种权威的压抑感,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协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上融洽、和谐的程度。教师与学生心理上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时,二者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就大,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反之,其心理相容性就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距离和在人际知觉上的偏见。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势造成的。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激发学习兴趣。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课讲得“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学生最为亲近的老师,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往往会首先向班主任寻求帮助,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给出适当的建议或指导。这是一种教师经常运用的传统会谈模式,即“问题一解决”取向模式,它着眼于“过去”.也就是通过与学生的会谈,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把学生带回“当下”。事实上解决学生的困扰与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揭示问题的过程中,这一思维取向的会谈模式很有可能会把学生领回到“过去的痛苦”中,那么在会谈时学生出现“阻抗”或“不认同”就在所难免了。这会使学生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改善行动的能量,教师也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果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教师如果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子破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负重望的决心,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合理的肯定,还会增强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减轻学生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我校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讨论,首先澄清了两点模糊认识。一是“减负”就是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显然是把“学习负担”简单地与作业划上了等号。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非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难而造成的,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抄写5个生字,每字10遍。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使学生“心累”。相反,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且充满…  相似文献   

11.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抗”心理,它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方法不对,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的批评不符合实际,或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教师在不以身作则时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不服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2.
成语“爱屋及乌”,怎么写成“爱乌及屋”?是不是写错了。不是的,这要从儿童学习心理谈起。 我们知道,情感是儿童学习的能源,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爱屋及乌”的意思是喜欢这个屋子,也就会喜欢屋檐下的鸟。迁移到教学领域,乃指学生很喜欢一位语文老师,就也会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语文课,从而学好语文。这种心理效应,在小学尤为突出。所以,明智的教师都以真诚的爱心博得学生的喜爱,从而使孩子们特别爱上这些老师所代的课。这是应该称道、发扬的。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心境,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师生关系紧张,或学生对教师有戒备心理,就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和学习,也是教师施教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健全的孩子不只是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心理上的安全也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则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增添许多不可知的意外.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缩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状态探讨余文福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若按对象关系划分,可有“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主要指教师授课;第二种指学生向老师课堂课...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心境,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师生关系紧张,或学生对教师有戒备心理,就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和学习,也是教师施教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要让化学这门科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力求认知或趋近的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笔者在课改…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习兴趣“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程产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学生对第一堂课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老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是有力的推动。例如《思想品德》课,老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首先讲好“引言”,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什么样的课程。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  相似文献   

19.
章海华 《考试周刊》2010,(22):51-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主体性,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教学任务重.上课时间紧.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时间很少。加之部分学生对教师有敬畏感,即使学习中或心理上有了问题,大多数人也不敢来找老师请教或谈话.无形中形成一种“无交往”的真空状态。新课改中提出“无交往就无交流”理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师生之间如何才能实现真正心与心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杨启迁 《课外阅读》2011,(4):101-101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内容是指:只要对学生们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期望的效果。一般地说,表扬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而批评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提醒教师经常创设一种“老师在期待着我”的心理情境,让学生从老师的表情、眼神、微笑、语言、语调中感到振奋,受到鼓舞,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无数的教育事实证明了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某方面存在着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渴求是相同的一期待着老师对他们的热情期待和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