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时候,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终于,牧师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2.
汤金洪 《云南教育》2001,(23):14-15
一、什么是心理超限效应何谓心理超限效应?不妨先看一则轶闻。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募捐演讲。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二、教育教学中心理超限效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轶事,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便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后来,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马克·吐温由于非常反感,不仅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二元钱。牧师冗长的演讲产生的效果真是糟糕。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上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超限效应”。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超限效应在…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表扬为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我们不能以此而忽视批评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批评教育中适时而合理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 · 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却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非常气愤,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钱。通常来说,这种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把它称为“超限效应”。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杰米扬的汤》。这篇寓言的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是美国一位受人尊敬的著名幽默作家。有一次,他到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然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非常厌烦,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美元。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讲演。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人,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募捐演讲。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烦躁或逆反拒斥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限就是极限,是事物的度,超过了度,事物就发生质的变化。水到零度成冰,百度成气;劳之过度损坏身体,逸…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则轶事,著名作家马克&;#183;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便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后来,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马克,吐温由于非常反感,不仅没有捐钱,相反还  相似文献   

11.
赵书海 《班主任》2000,(8):19-19
美国著名幽默大师、作家马克·吐温有一天听牧师演讲布道,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受感动,于是准备捐一些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仍然没完没了地讲,这时他十分反感,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但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12.
超限效应     
<正>马克·吐温听一位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183;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募捐演讲.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183;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相似文献   

16.
超限效应     
正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管理学上称为“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18.
蒋茜 《今日教育》2010,(5):22-23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入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管理学上也称为“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19.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非常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当牧师结束冗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非常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当牧师结束冗长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