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类的一种毁灭性疫病,1959年至2003年全球暴发20多起,给养禽业带来了重创、造成巨额经济损失。1995年,于康震研究员带领课题组专门开始禽流感系列诊断方法,特别是迫切需要的疫苗预防技术研究。经过10年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禽流感分型诊断技术和H5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奠定了我国禽流感防制技术的基础,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疫苗——新型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在我国防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阻击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该成果“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8,(7):75-75
据东方网2007年12月26日消息,“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制”课题组于12月24日宣布,由北京科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研发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日前完成,初步分析显示疫苗对人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快速有效:禽流感人体疫苗数月内有望到位。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人体临床试验方案正在形成,药厂正时刻待命。全球医疗卫生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能够有效抵御肆虐于多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病毒的人体疫苗。早在1997年香港出现首例人体感染禽流感病例以后,疫苗的研制工作便开始了与病毒的赛跑。截至2月12日,今年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种已经夺去了19条生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下,美国和英国的三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始为研制新的疫苗制造所需的病毒种株。他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研究人员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困难的确存在,但是大多数困难已经得…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04,(4):48-48
在农业部和科技部共同主持及国家“973”、“86 3”和攻关项目的资助下,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安全的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和重组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这两个疫苗,是由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  相似文献   

5.
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可以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本文从病毒分类学、分子病毒学、流行病学等方面对H7N9禽流感病毒作简要介绍,并据此提出若干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从容应对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作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H7N9本身有几个不确定性:其一是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不确定,其二是针对病毒的疫苗也带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再加上已有的几例死亡病例,公众难免会生出一丝不安和恐慌,这也很正常. 所幸的是,经过了非典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公共卫生机构在应对此次H7N9禽流感时,已不再像十年前那般捉襟见肘,至少在信息公开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在禽类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如,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等动物之间流行,少数亚型可感染人。根据对人的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013年的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人传染人的特性。该文主要从H7N9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除民众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恐慌,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杨树菇血凝素(AAL)作为疫苗佐剂的作用机理,为有囊膜病毒疫苗佐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数据。创新点:首次研究AAL作为禽流感疫苗佐剂的作用机理。方法: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纯化野生型的AAL(AAL-wt)和糖识别结构域(CRD)突变型的AAL(AAL-mut R63H)(图1);动物试验证实AAL-wt具有免疫佐剂活性,AAL-mut R63H失去免疫佐剂活性(图2);免疫胶体金电镜(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y,IEM)试验发现AAL-wt能吸附H_9N_2病毒粒子,而AAL-mut R63H不能吸附病毒粒子(图4);凝集素印迹(lectin blot)、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证明了CRD区与H_9N_2病毒中血球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图5)。结论:AAL的CRD区是发挥佐剂作用的关键区域,CRD区与禽流感病毒表面的HA糖蛋白结合,可能暴露病毒的免疫识别位点,或者将病毒粒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大的病毒复合体,增加病毒的抗原性(图6)。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目前出现了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共存的局面。疫苗接种仍是当前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手段。单一亚型的HA、NA抗原甚至不能对相同亚型的毒株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广谱、高效、毒力低的多价疫苗(Polyvalent Vac-cine)是禽流感疫苗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病毒的毒力逐年增强及抗原的频繁变异,在疫苗株的选育上显得愈加艰难;又由于多价疫苗的相互干扰作用,会造成免疫原性降低或毒力增强等。因此,研制广谱、高效、低毒的疫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其中,DNA疫苗被认为是防制禽流感最具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9N2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形成H7N9和H10N8人间禽流感病毒的进程,探讨作为供体的禽流感病毒H9N2在当前中国的主要分布及其内部6个基因节段的进化关系。创新点:人间禽流感病毒H7N9和H10N8共起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早已成为共识,但共起源的时间节点、作为供体的禽流感病毒H9N2在当前中国的分布及其内部6个基因节段的进化关系鲜有论及。2014年,H5N6禽流感被多次报道造成人类感染。研究表明,H5N6禽流感具有复杂的重配来源,H9N2正是其一,加之H7N9第五波流行的严峻形势,亟需明确H9N2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形成新亚型的能力以及它在我国的当前主要分布。方法:从流感病毒公共数据库下载基因序列,评估查找适当的碱基替代模型,通过进化树查看与H7N9、H10N8及H5N6具有高度相似性的H9N2病毒的分布地区以及它们在内部6个基因节段上的进化关系,同时通过碱基替代速率的计算追溯最近共同祖先(tMRCA)及其分歧时间。结论:人间禽流感病毒H7N9与H10N8均在2012年之前形成,短期内通过碱基替代与基因重配形成了两种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证实了H9N2通过重配形成新亚型的高效性。作为重配供体的H9N2至今仍广布于华东、华南及东南亚。其内部基因节段的重配复杂,发生在亚型内部的重配以及通过重配形成新的病毒亚型的风险都很高,需在禽畜中加强流感病毒的流行动态监测,特别是那些一向被忽视的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组节段。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08,(11):72-72
据东方网2008年4月22日消息,河南洛阳普莱特生物有限公司研发出了这一疫苗,首创性地实现了对危害中国养禽业比较严重的禽流感(H9)、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征四种禽类传染病的一针四防,大大提高了禽病预防的效率。该四联灭活疫苗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在获农业部批准后上市。  相似文献   

13.
五、禽流感【背景材料】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1月15日公布的禽流感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在世界各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造成鸡、鸭等死亡,而且已经出现了人被感染而死亡的现象。【测试题】1.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分别指()A.H指糖蛋白,N指神经氨酸酶B.H指神经氨酸酶,N指糖蛋白C.H和N都指病毒中变异的RNAD.H和N都指病毒的血凝素2.根据禽流感病毒的糖蛋白易发生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至H15共15个…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     
2月2日星期一阴这几天,禽流感又有了变种病毒,弄得人心惶惶,为鸡打预防针、把鸡全都杀掉,已经不足为奇了。而且,我们中国已发现H5N1和H5N2病毒。就连上海都发现了疑似病鸡了。幸亏上海方面已经给感染区的鸡接种疫苗了。再说说我们常熟,虽然没有一例禽流感发生,但大家都争着去给鸡打预防针,要不就是乘着过年家里人多,把家禽全杀了吃。不过我相信,只要大家提高警惕,严防死守,禽流感会像“非典”一样得到有效控制并最终被扑灭。(指导老师:金鸽)禽流感!215535$江苏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四年级@陈诗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禽流感H5N1病毒的发生概况及其分子致病性机理,探讨了禽流感H5N1病毒跨越种属屏障的可能途径感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H5N1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08,(7):75-75
据2008年1月6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英国伦敦2008年1月5日电,英国一家名为ACM—BIS的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人流行性感冒疫苗。首次人体试验显示,疫苗安全有效,接种了疫苗的志愿者能产生针对疫苗M2E蛋白的免疫反应。利用较容易感染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白鼬进行的试验也显示了疫苗的效果显著:接种了疫苗的试验组动物有70%对大剂量H5N1型禽流感病毒接触安然无恙,而不接种疫苗的动物则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以往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根据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并结合流感的潜伏期,其潜伏期一般为7d以内。1禽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其中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危害并不很大。禽流感病毒则属于A型,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目前,H5N1型禽流感疫情呈迅速扩大之势。全球已报告有140多人感染禽流感,其中80人死亡。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如果出现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禽流感病毒,将有可能引发  相似文献   

19.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类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寄予厚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抓紧新冠疫苗的研制.本文概述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5种主要新冠疫苗的研发策略、优缺点及其最新进展.在已有新冠疫苗面市的当下,做好个人防护、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仍然是自我保护和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鸡禽流感病原分离鉴定及高免卵黄抗体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产蛋量下降的产蛋鸡群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病毒,经HA活性测定、分离尿囊液中新城疫病毒排除试验、禽流感A型特异性血清的琼脂扩散实验、A型流感病毒的亚型鉴定试验,分离到的病毒为H9N2禽流感病毒,用禽流感H9N2亚型油乳剂灭活苗多次免疫产蛋鸡,获得高免蛋,并制成禽流感高免卵黄液,在发病初期给禽流感病鸡肌注高免卵黄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