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第七册上第三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从多个角度阐明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本节的讲述,要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水循环;理解植物为什么需要水;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练习解读实验数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为什么需要水、练习画直方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有关植物生理基本知识的一节内容,如何开展教学及使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经过实践,通过“找水”、“分析图片资料”、“解读实验数据”、“评诗、改诗”、“角色扮演”(萎蔫的菊花、沙漠中的仙人掌)、“给萎蔫的菊花浇水”、“了解家乡的水资源以及植被分布情况和缺水地区极其珍贵的水资源”等一系列探究、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课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设计思路】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普遍具有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与叶片的结构关系密切,对促进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对植物自身以及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都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运用实验进行探究。本节课将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的地位。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进一步探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的途径,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的叶器官对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从而自觉爱护绿色植物。本文就“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教学过程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蕨类植物》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第二课时,该节内容涉及的三大类群的植物,虽“低等”,但其在生物圈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已经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探究学习了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尤其对它们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已有了相当的认识,这就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蕨类植物是这三个类群的“老大哥”,学习它对整节的教学有带动和统领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对整个植物类群将有一个总的认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中,“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清楚“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之后进行的。这样安排满足了学生“追根”的愿望,符合认知规律,利于学生对“水分如何从外界进入植物体各部”的学习。教材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及“水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该内容时,学生已具备了有关  相似文献   

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其具体教学目标有以下五点:①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②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CO2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③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④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⑤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三个目标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水中的藻类植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②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③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旨在构建绿色植物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认识水中藻类植物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与人类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能够认同生物圈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激发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并转化为保护植物的自觉行动,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分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苏教版)的内容,教材要求学生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使学生清晰地认识"生物圈是一个整体",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珍惜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关注自然及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人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九年级人教版新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就是一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素材。利用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较为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2.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简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一节。笔者在参与教研活动时发现,多数教师认为本节内容相对较少而且简单,不足以支撑一节的教学,甚至有个别教师主张只用两三句话就可以完成本节教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数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的不断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师教学的方法。在教学"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探究和多样化的练习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对处于启蒙期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找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生已经学习的数、式、运算以及直观认识的图形在各单元中分散安排探索规律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式、运算以及图形排列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更是根据内容每册各独立编排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从丰富的探索规律内容中引导学生探索一类又一类典型现象的规律。尤其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蕴含规律的情境不再简单直观,而是偏向于复杂内隐,其中隐含的规律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才能被探索和发现,这就意味着"探索"的过程成了寻找规律的重中之重,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探究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笔者以"和与积的奇偶性"为例,提出"探索规律"教学的"四重奏"。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1课时) "的教学中,穿插多个实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问题为主线,在体验中感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9.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常因材料选择不当、方法不合理等,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章实验进行分析,改进了“植物对水分的运输”“观察叶片的结构”两个实验,延伸与拓展了“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实验,并取得了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中,以“植物的生活”为单元主题,以追踪“一滴水在植物体的旅行”为情境,以“整体—部分—整体”结构形式,创新教材呈现的方式,不断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辅以数码显微镜,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用递进性的问题引领,调动学生思维,以直观的实验现象,实现概念的形成与实验能力的提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